佛教的帝釋天是道教的玉皇大帝嗎?

2017/02/05 21:42:06 網誌分類: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05 Feb


佛教的帝釋天是道教的玉皇大帝嗎?

你可以看最下列經文比較看看佛教天道(三界二十八天)與道教天道(三界二十八天+四梵天+三清境+大羅天)。

正統道藏所記載,道教至上神為「元始天尊」,天始天尊居於道教天道中三界之上的「大羅天」。

佛教所說的「帝釋天」,則是屬於佛教天道中的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天主。

若照佛、道兩教正統經典內容來比較的話,佛教帝釋天並不等同是道教的至上神。

至於在道教中「玉皇大帝」這個名詞的來源,要考據的話,也有一堆可寫,但我想在本文中,那反而已不是重點了。

《楞嚴經》的卷八、卷九(繁體字版):

http://www.geocities.com/suramgama/suramgama-content2.htm

《雲笈七籤》卷三、卷二十一(簡體字版):

http://www.guoxue.com/zibu/dao/yun7/yun7.htm

---------------我是分隔線----------------

佛教徒(甚至許多佛教山頭的領導者),常在文章中或演講中認為佛教天道欲界第二天天主帝釋天就是道教至上神的玉皇大帝,用意是「尊佛貶道」。

上面的說法錯誤有二:

一、道教至上神並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元始天尊。(這點連很多道教徒都不曉得。)

二、道教至上神是居於道教天道三界之外的大羅天,而非欲界。(道教天道三界以上的天人即斷生死,三災所不能及,這在《雲笈七籤》卷三,若是中華書局版的話,在第三十六頁有記載。)

把這些錯誤觀念給糾正,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旨。

---------------我是分隔線----------------

從《雲笈七籤》卷三所記載來看,統治道教天道三十六天者,過去為「元始天尊」,現在(原文為「見在」)為「太上玉皇天尊」,未來為「金闕玉晨天尊」。

但「太上玉皇天尊」為「元始天尊」的弟子。

元始天尊又是三清之尊,因此說元始天尊為道教之至上神也不為過。

《雲笈七籤》卷三:

「……最上一天名曰「大羅」,在「玄都玉京」之上,紫微金闕,七寶騫樹,麒麟師子,化生其中。三世天尊,治在其內。三界二十八天,其次四天,其次三境,最上「大羅」,合三十六天,總是三尊所統。故《經》云:「三界之上,眇眇『大羅』;上無色根,雲層峨峨;唯有『元始』,浩劫之家。」

三代天尊者,過去「元始天尊」,見在「太上玉皇天尊」,未來「金闕玉晨天尊」。然「太上」即是「元始天尊」弟子。從「上皇」半劫以來,「元始天尊」禪位。三代天尊亦有十號:第一曰自然,二曰無極,三曰大道,四曰至真,五曰太上,六曰道君,七曰高皇,八曰天尊,九曰玉帝,十曰陛下。……」(中華書局版第三十六頁、第三十七頁)

PS:上述文中之《經》指的是《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我是分隔線----------------

在道教神明中,會出現很多「同名異神」或「同神異名」的現象,也就是說很多神明會有同一個名稱(尤其是簡稱),或是同一個神明有許多個名稱,加上又有一尊神明化身為好幾尊神明的複雜性,我想對照前後文的關係是比較能夠判斷的。

首先要說明的是用「玉皇上帝」這個簡稱名詞會比較好一些,《高上玉皇本行集經》這部經上有敘明玉皇上帝出生於丙午歲正月初九,我想這就是正月初九天公生的來源吧?這部經也有描寫玉皇上帝成道過程。

「玉皇」之稱,最早見於六朝人所撰作的道經中,如《雲笈七籤》引《大洞經》說:「玉清文始東王金暉仙公號曰玉皇二道君」。陶弘景撰《真靈位業圖》中在「上皇道君」之次,也有「玉皇道君」的名位。當時即不稱「玉皇上帝」,也不是至尊天神,不過稱「道君」﹑「天尊」。

唐人詩中,也出現「玉皇」之稱,如韓愈《李花詩》中有「夜飲張徹投盧同,乘雲共至玉皇家」。柳宗元《界圍岩水窗詩》中有「忽如朝玉皇,天冕垂前旒」。元稹詩句「我是玉皇香案史,謫居猶得住蓬萊」。從唐人詩句看,玉皇已是朝野信仰的「聖中至尊」之天神了。

到宋代,崇拜更隆,據《宋史-禮誌》謂:宋真宗祥符五年(西元1012年)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年(西元1116年)再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以後便一直崇奉不衰。

---------------我是分隔線----------------

依南朝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的說法,玉皇上帝是居於玉清境

(清澈天),在道教天道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之上。

道教天道三界以上的天人即斷生死,三災所不能及,這在《雲笈七籤》卷三(若是中華書局版的話,在第三十六頁有記載。)

而佛教所說的「帝釋天」,則是屬於佛教天道中的欲界第二天「忉利天」的天主。(仍為三災所及)。

因此,雖然玉皇上帝依目前道教神仙譜系的通說,為僅次於三清的四御之一,但很明顯其所位居的天比佛教所說的欲界高太多了。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