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真的是越辯越明嗎?

2017/03/16 22:03:40 網誌分類: 真假修行
16 Mar


社會上我們經常會發現有兩個不同團體或個人因為雙方各堅持己見,因此不斷的在爭辯,到最後任何一方都會認為「真理」是站在他那一方,也認為真理會越辯越明,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古今中外這一些典型的爭辯議題例子很多,就如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優劣的爭辯,民主制度與專制制度好壞的爭辯,住郊區或城市哪裡比較好的爭辯,麵包與愛情哪一個比較重要的爭辯或是信仰哪一種宗教是正信,哪一種宗教是外道等爭辯與哪一種信仰比較能夠上天堂或極樂世界的爭辯…等等皆是,但是認為「真理是站在他們那一方」或是認為「真理會越辯越明」的這兩種觀念其實都是錯誤的,真理是大中至正、無私無偏的,它絕不會偏向甲方,當然真理也不會偏向乙方,因為偏向任何一方的言論根本就不能稱為真理,另外真理也不可能是越辯越明的,因為真理是根本不能辯的,真理只能「悟」不能「辯」,只能「參」不能「說」,所以能說出口的言論都只是一種「假理」而不是「真理」,佛曰:「不可說」這一句話已經清清楚楚的告訴大家,因為宇宙間的至理根本無法用語言與文字去表達,因此只要是能透過文字相表達或透過語言相來說出的,就絕對不可能是真理,故佛經有:「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之經文,而道家也曾說:「悟者無語」,為什麼會有「悟者無語」的說法呢?因為真知者是不需要用言語來說的,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果一個真悟的人他發表了他的看法,則意見不同的人便會跟他爭辯,如此便落入陰陽兩儀對抗之漩渦當中,因此古聖說:「先知是孤獨的」,既然是先知當然就是一個真悟道的智者,而跟他辯的人根本就是未悟道的愚者,兩者的悟性不同,道根也不一樣,因此如何能辯呢?俗話說的好:「遇夏蟬不語寒冰」、「遇井底之蛙不談太空梭」,夏蟬的短壽命根本無法活到寒冷的冬天,牠的身體狀況也無法在寒冰中生存,因此一個對於「寒冰」完全沒有概念的昆蟲,跟牠談什麼是「寒冰」又有什麼意義呢?井底之蛙亦是如此,井裡窺天焉能知天,更何況跟牠談什麼太空梭呢?

真理能「辯」嗎?當然不能辯,因為能辯論的言論都不是真理,所以社會上才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說法,我們常在電視的宗教頻道上看到各宗教法門的傳教者在傳播福音、佛法或聖道,他們說的都是「假理」而不是「真理」,因為那些說法都只有信仰他們教義的信徒才會認同其言論,而其他各宗教法門的信眾卻不一定能認同,而真正的「真理」卻是沒有爭議性的,所以佛教法師說的是「佛法」,「佛法」兩字就是隱喻那些釋道的言論是一種成就佛果位的方法,而耶教、儒教傳教士所說的是「聖道」,「聖道」兩字也是隱喻儒道之言論是引導世人成為一個聖人必須要走的道路,因此耶教、儒教才有「封聖」的儀式,聖人是凡人封給他們的,所以才有「敕封」、「冊封」等儀式與名詞,而「佛」的果位卻是要靠自己修行修出來的,所以佛教從古至今才沒有辦過「封佛」之儀式。

那什麼是真理呢?其實真理就是「道」就是「自然」,道是無私無偏、大公至正、大慈大悲、不偏不倚的哲理,所以它不會站在任何人的那一邊,真理符合天地陰陽兩炁之生化,充滿於宇宙自然之間,也能運用於國際、國家、社會與家庭之中,若每一個國家之執政黨與領導者所作所為符合了這個真理者,則國際之間絕對不會有紛爭,國家之中也不會有政爭,如果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符合了這個真理者,則社會上也不會紛擾不安,家庭中更能夠幸福美滿和樂融融,雖然各國的國情不一、各民族之風俗亦不同、各家庭狀況也不一樣,但是「真理」卻都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因此真理是無法用文字來定義的,因為若有「文字定義」,必然會符合甲國的需要但卻不符合乙國的需要,真理也不能用嘴巴說出來,因為說出來也只能符合部份人的狀況,卻不符合更多人的需要,那就不是真理了,譬如有的宗教法門說要一定要吃素或出家才能得道或解脫,有的宗教法門也曾說:「信上帝才能永生」或是「上帝是唯一真神」、「安拉是唯一真主」、「唯佛獨尊」,但是這些言論都是各說各話,根本不符合真理的要件,因為它只能適合自己宗教的信徒去聽,別的宗教法門信徒根本就不認同,所以它們都只是普通的「道理」而已而非宇宙間獨一無二的「真理」,「理」是秩序也是道路,所以每一種理都是一條通往真理的道路,也都隱含著讓世人悟出真理的契機,因此只要能仔細參悟各宗教法門之經典或教義之中的文字內容即可悟出真理出來,所以真理有如宇宙最初之天象「混元一炁」一般的模糊,說它是陽炁或陰炁都不符合真相,因此真理絕對不是越辯越「明」!不是嗎?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