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

2017/07/25 16:56:33 網誌分類: 宗教
25 Jul



十二因緣

緣起(梵文、巴利文:Nidāna)也稱十二緣起支(梵文: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巴利文:paṭicca-samuppāda-aṅga),佛教重要基礎理論之一,它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其指從“無明”到“老死”這一過程的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佛教將世間一世因果擴至三世因果即可解釋關於社會中同類不相應現象,將一切串聯其中以使人產生敬畏之心,達到超自然的,嚮往解脫生死心靈寄託。


在《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中,普光正見如來對顛倒女人宣說了十二因緣:“

(1)無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煩惱的總稱。於緣起性空無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執著,此謂“無明”;

(2)行:造作義,指一切行為,即依無明所造的善惡業;

(3)識:業識,此識隨業受報,為過去業力所驅,挾持所造善惡種子而來投胎;

(4)名色:名指心識,色指形體。由於一念愛染投入母體為名,成胎後為色。所謂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個月的中間,由名色漸漸成長到六根完備,於出胎後對六塵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觸:即接觸。根、塵和合而成觸。指出胎後六根與一切外境之接觸;

(7)受:即領受。根境相對於違順二種境界上,生起苦樂二種感覺謂之“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情緒;

(8)愛:即貪愛。對於五塵欲境,心生貪著,此即為對境所起的一種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歡之樂境則念念貪求,必盡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後已,遇所憎之苦境則念念厭離,必千方百計以圖舍之而後已,此即為愛染欲境的一種趨求。

(10)有:即業。即有因有果,由前際因(愛取),生後際果(生老死),業力牽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輪迴的事實來。此為所作業力感報的一種規定;

(11)生:即受生。以現在所作之業為因,依因感果,必招來世受生,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活動;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諸根衰敗叫做老,身壞命終謂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軀自然從少到老,無常轉變必至於死,此即為未來受報的一種結果。


緣於“無明”(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行”(造作諸業)。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業識)。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緣於“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外境接觸)。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苦、樂的感受)。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對境生愛欲)。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追求造作)。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業因完成)。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在受於身)。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未來身之老死)。


1.“無明” 緣“行”(緣:可解作引起),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處”,5.“六處”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周而復始。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無明滅即行滅。行滅即識滅。識滅即名色滅。名色滅即六入滅。六入滅即觸滅。觸滅即受滅。受滅即愛滅。愛滅即取滅。取滅即有滅。有滅即生滅。生滅即老死憂悲苦惱滅。


依過去諸佛

所說的十二因緣法

一切眾生

實是本來清淨

由於過去一念

無明妄動

便有行為造作

有行為造業

便有入胎之識

有入胎之識

便有現在之胚胎

有了胚胎便具備

眼、耳、鼻、舌、身、意

等六根

出胎後

六根就會有六種觸覺

有六種觸覺

便有六種感受

有感受便懂得愛

懂得愛之後

就會執著

極力去奪取

有所奪取便會形成

未來世之業因

有了未來之業因

就會領受來世之生

有生就必然會有老死

及一切憂愁悲傷苦惱

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順生門


若是沒有無明妄動

那裡會有行為作業

沒有行為作業

那裡會有入胎之識

沒有入胎之識

那裡會有胚胎這個色身

沒有色身

就不會有六根存在

沒有六根

就不會有六種觸覺

沒有觸覺就沒有感受

沒有感受便沒有愛

沒有愛

就不會有執著奪取

沒有執著奪取

就不會有

未來生之業因

沒有未來生的業因

就不會有未來世之生

沒有生就不會有老死

及憂傷悲苦

這就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

 

佛教以十二因緣流轉門去解釋人生,及世間現象的過程。

後人稱為「業感緣起」。

何謂「十二因緣流轉門」呢?

單以個人的生命來說,因為無明,而流轉生死。

所以十二因緣的次序,若由因而推果;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死。

以佛經的術語講:無明緣行,即是無明為原因,而生起行,如此類推。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

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死。

解釋十二因緣,以說一切「有」部,三世兩重因果的解釋,比較通俗易懂。

第一;凡夫是因為過去的無明愚痴,而生起煩惱,因而做各種業行。

我們的思想行為,發動身口意三業,因做業而受報,所以叫做「無明緣行」。

第二是「行緣識」;因為思想行為活動,而形成心識。

此心識「阿賴耶識」,是投胎的根本。

換句說話來講:凡夫是因為過去的無明愚痴業力牽纏,生生世世流轉六道輪迴之中。

當一生完結,而死亡的時候,神識於此死,而於彼生,投入母胎,所以話「行緣識」。

第三是「識緣名色」;當嬰兒投生母胎之後,還未有感觀系統,只是胎盤,稱為「名色」。

漸漸胎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形成,叫做「六入」。

所以第四是叫做「名色緣六入」。

第五是「六入緣觸」;有了感觀系統,就有接觸外界的感受,叫做「觸」。

第六是「觸緣受」;當嬰兒出世後,至十四五年歲之間,他的感受性比以前更強。

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受到外間的薰習。

到了十六十七歲以後,「受緣愛」,即是六根受薰習,加上以前的業力所牽,產生更強烈的身口意三業。

身業有三,即是殺、盜、淫。

口業有四,即是惡口、綺語、妄語和兩舌。

意業有思維的業力,即是貪、瞋、痴。

其中最顯著的執著心,就是「愛欲」、「淫欲」和「貪欲」。

十二因緣流轉門第九,是「愛緣取」。

當貪愛等欲念強,而執著取捨分別妄想心,越來越強烈,惑業苦會更加多。

第十是「取緣有」;對世間執心熾盛的時候。

不單思維上生執著取捨,凡夫會用盡一切的方法,去滿足身口意三惡業。

「有」代表牢不可破的貪瞋痴心態。

因為有貪瞋痴,而生一切惑業苦,因惑業苦,而流轉生死。

所以「有緣生」、「生緣老死」。

在人類文明史上,一位經過歷劫修行,而覺悟的人,叫做釋迦牟尼佛。

他證悟到脫離十二因緣流轉生死的方法,詳述在經律論三藏之中。

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古德有講: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