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種人
一家三種人
一家三種人

叫姨姨

2017/11/27 08:41:57 網誌分類: 生活
27 Nov
        很多人對「姨姨」或「叔叔」等稱謂非常抗拒(在此簡略用「姨姨」),無論是十九歲還是三十九歲,一旦被孩子或其父母稱為「姨姨」,就耿耿於懷;假如獲孩子叫「姐姐」,便心花怒放。以前我會想:大人不如乾脆教孩子叫所有女士為「姐姐」,大家開心,何樂而不為?

        可是當了媽媽,自然以孩子角度出發。對女兒來說,若三歲的女孩是姐姐,三十五歲的女士又是姐姐,會不會很混淆?她又會否疑惑:「為甚麼媽媽的妹妹是姨姨,但那個比媽媽大的人卻是姐姐?」家長一方面想教導孩子誠實而適當地運用稱謂,另一方面,又怕傷害到姨姨/姐姐們的感受。

        老公對我這種煩惱很感莫名。他說,他們在英國一般着孩子叫親人或很親的朋友為uncle或aunt;至於其他人,直呼其名就行;假如是陌生人,例如在街上有人替孩子拾起玩具,他會叫孩子saythankstothelady,不會叫她「唔該姨姨」。在他的詞彙裏,「aunt」是親戚,向陌生人叫「姨姨」就是胡亂認親認戚。

        或許今後為了顧及各方感受並省卻無謂煩惱,我也可採取這種做法:對陌生人,只着孩子「講唔該」就是,避開稱謂;對朋友,則直接叫名字,不是更親切嗎?「姨姨」一詞,就留給我的妹妹(真正的姨姨),以及其他已為人母的女士吧——女人做了媽媽,多半就不再介意被叫姨姨了。

        王思慧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