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識途
馬識途
馬識途

環球地方賽馬智慧

2019/03/21 04:12:14 網誌分類: 生活
21 Mar
          香港國際賽事雖然曲終人散,但賽事再次印證香港賽馬運動貫徹始終,讓不同國籍、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士,皆可以參與並在綠茵場上一展身手。不信?大可以日後有機會到馬場走一圈便會知曉。

          話說回來,香港賽馬會有136年歷史(1884年11月成立),而香港首次有紀錄的賽馬活動,更可追溯至1846年,換句話說距今有175年。這一切當然與香港歷史有着密不可分割關係。

          香港早年的賽馬活動是外籍人士天下,馬主只有外籍人士才可擔當;本地華人雖然容許參與博彩,但直至1926年、即是相隔第一次舉辦賽馬後的八十年,才可以出任馬主。

          根據記載,第一批能晉身為馬主的華人有何甘棠、即何東的同母異父兄弟。現時位於中環半山衛城道、獲政府改建為孫中山紀念館的甘棠弟便是其故居。據講,何甘棠在1927年2月首次以馬主身份現身馬場,以7駒出賽並贏得豐厚獎金。不過,日軍佔領香港期間,何甘棠被日本安排出任馬會主席並要兼任裁判,直至戰後一切才逐漸回復如常。

          今天,任何人只要合符要求,都可以出任馬主,並無國籍限制;而董事局主席過去多年來既有外籍人士也有本地華人出任。

          至於在綠茵場上馳騁的騎師與練馬師,也是來自世界不同地方,隨便數數便有來自澳洲的潘頓、法國的巴度、南非出生的韋達等。而在1971年轉入職業化前,也早有不少外地騎師來香港作賽,包括廣為人識的澳洲梅道登。其後也有來自不同地方或背景的好手在香港策騎或從練,諸如甘保頓、胡森或告達理等等。可見,「不問國籍、只問實力」絕對是香港賽馬場上的最佳寫照。

          至於馬會的管理層同樣是華洋不拘,馬會高層亦尤如聯合國,來自不同地方,就像負責賽馬事務的執行總監夏定安來自澳洲,行政總裁應家柏則是德國人。說起來,他的姓氏是Engelbrecht-Bresges,要懂得怎樣讀真是一點也不易。

        馬識途
■除每年一度的香港國際賽事外,平日的賽事其實也是「不問國籍、只問實力」。
 ■除每年一度的香港國際賽事外,平日的賽事其實也是「不問國籍、只問實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