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4 04:12:55
網誌分類: 生活
24
Feb
台灣小食中我最懷念胡椒餅,記得在淡水一家小店,一個大圓柱鐵桶,底部燒炭火,老師傅一邊做燒餅,一邊兼顧桶內鋪着一個個圓漲卜卜的胡椒餅, 烤熟後用火鉗取出。熱騰騰頗燙手的胡椒餅,餅皮香脆,餡滿多汁,最好即場品嚐。 終於在灣仔的川流找到味美的胡椒餅...
2021/02/17 04:13:57
網誌分類: 生活
17
Feb
疫情阻隔,暫時心靈外遊,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無限loop旅遊舊照,也可以到中環的法國畫廊Villepin,看看名為「希望的藝術」展覽,到巴黎轉一圈。 第二次大戰後,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藝術家選擇了巴黎,形成一個巴黎新學院流派,他們包括來自中國的趙無...
2021/02/10 04:13:27
網誌分類: 生活
10
Feb
農曆新年,大家開懷吃喝,蘿蔔糕、年糕都是煎炒美食,唯有多飲茶消滯,所以過年之前先備靚茶自用或送禮。 老友推介新品牌茶老七,取名阿七,源於無論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琴棋書畫花酒茶」,從養身到養心,茶都位列第七,有心思。 ...
2021/02/03 04:14:22
網誌分類: 生活
03
Feb
多數酒樓都把時令混亂,所以一年四季都有生炒臘味糯米飯吃,但在粉嶺的新漢記,餐牌上註明這是「時令」之食,只在秋冬臘味飄香之時有得吃。 新漢記的生炒臘味糯米飯,與別不同,先把糯米飯炒香,之後才稍稍添上淡口的生抽和老抽,絕無一般亂炒的深褐色,見得到...
2021/01/20 04:12:57
網誌分類: 生活
20
Jan
不少親友請了印傭,她們教曉大家,印尼菜不限於炒飯nasi goreng或沙律gardo gardo。近期愛上了Soto索多雞湯粉絲和薑黃飯。 Soto是傳統印尼菜,每個印尼姐姐都識煮,來自印尼不同省份會稍稍不同。 Soto字...
2021/01/13 04:13:44
網誌分類: 生活
13
Jan
平日清假,趁遊人較少,遠征粉嶺看白茅賞壁畫。 先到粉嶺聯和墟的陳漢記食客家菜,吃過葱油走地雞餐祭過五臟廟,坐專線小巴往坪輋。坪輋坪洋村有一大塊荒田,長滿了白茅草,毋須辛辛苦苦爬上山,雖不是芒草,但一樣美。白茅的根部原來是茅根,可煲竹蔗茅草水,...
2021/01/06 04:13:38
網誌分類: 生活
06
Jan
石硤尾主教山的紅磚羅馬式蓄水池出土,令人重新發現香港昔日的美,在疫情中讓人暫時將注意力轉移,也是好事。頓時發幽古之情,趁周末天氣好,連走大潭和香港仔水塘,尋找更多歐洲式建築。 大潭水塘是香港第二個水塘,它的興建見證了香港早期的發展。由於香港...
2020/12/30 04:13:51
網誌分類: 生活
30
Dec
在網上看到尖沙咀海防道熟食中心重建之後煥然一新,牆壁、枱椅乾淨企埋,有不少打卡位,友人推介德發牛丸。 德發是幾十年老字號,開始時在天星碼頭擺擋,是潮州牛丸風味,據說是指定用腩肉、肉眼和水𦟌三個部位製丸,水𦟌即豬大髀內側肉,肉味香濃、又腍又滑的...
2020/12/23 04:13:11
網誌分類: 生活
23
Dec
今年朋友圈都說食盆菜過冬至,我也跟風,訂了唐人館的盆菜。 盆菜直送到家,由重甸甸的瓦煲盛載,賣相誘人,有鮑魚、游水星斑、大海蝦、金陵燒肉、走地雞丶海參、鵝掌、燒鵝丶燒肉丶枝竹丶蘿蔔、芋頭和宗谷瑤柱。 瑤柱以日本出產為最高品質...
2020/12/16 04:12:56
網誌分類: 生活
16
Dec
疫情惡化,屈在家裏太久,又想散心的話,我揀中午前到尖沙咀海旁走走。午前遊人不多,迎着海風看隔岸港島景色,有時陽光普照,海港片片揚帆,讓人心曠神怡。星光大道重建後增加了不同風格的藝術裝置,變身一個吸引的公共空間。 附近的藝術博物館暫時閉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