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姆蘭--艾賽尼人的教義

2019/08/18 13:58:37 網誌分類: 耶穌在印度
18 Aug

庫姆蘭--艾賽尼人的教義

從庫姆蘭的艾賽尼社團成員留下的文獻來看,他們沒有自己的名字。他們稱呼自己是“神聖的教團”---“貧窮者”---“上帝挑選的人”---“啟迪者”以及最常說的“光明子” 。事實上,艾賽尼人基於自己的靈性,超過了猶太律法的要求,並且在某些方面,人們大可不必去問,庫姆蘭社團是否還可以被稱為猶太教的一個教派。

在已發現的讚美詩中提到他們本著上帝的仁慈,向“勞苦人”傳達福音,願意成為“福音的使者” 。他們要與上帝締結“新約定” (新約) ,並且稱呼自己為“新約定” 。很久以後,人們視耶穌為“新約定”的創始人。這個“新約定”應從“接走唯一的導師”之日起, 一直延續到“ 亞倫和以色列 的彌賽亞復活"。

令人吃驚的正是庫姆蘭人不像所有忠於教規的猶太人那樣,朝著耶路撒冷聖殿的方向祈禱,而是每天“面向東方 ”祈禱三次。他們的祈禱對象位於東方之國的方向,位於太陽升起的方向。約瑟夫斯·弗拉維烏斯寫道,艾賽尼人“在旭日東昇之前,不說任何褻瀆神靈的話,而是口念傳統的祈禱詞,向太陽祈禱。……"這段話清楚地表明,在艾賽尼人看來,太陽就是神的象徵。一首庫姆蘭人的讚美詩更清楚地說明了這點,其中有一段讚美上帝的歌詞:“

……你就是拂曉時外出現在我面前的真正的朝霞” ,接著說:“你就是拂曉時分出現在我面前的力量之光”。

“教派的教規”規定應勸導守約的信徒早晚各進行一次祈禱。在克羅頓研習過印度婆羅門教的畢達哥拉斯的信徒和受畢達哥拉斯影響的海爾梅斯·特里斯美吉斯托斯的諾斯替教信徒也舉行同樣的宗教儀式。不論是祈禱的方向------“東方” ,還是神的象徵------大陽都使人聯想起克什米爾的馬爾坦德的太陽神廟。

另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是,艾賽尼人也不使用耶路撒冷廟宇制定的曆法------陰曆,而使用他們自己的記時方法,他們以更為精確的太陽年記時。自從婆羅門統治時開始,這種歷法就在印度流行,後來才由儒略·愷撒將太陽曆引進整個羅馬帝國。然而,猶太人至今尚未採用這種曆法,根據庫姆蘭曆法,一年中的宗教節日------與官方規定的日期相反------往往是在同一個星期的同一天。

將一年分成四個季節也決不是猶太人發明的。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古希臘只知道2---3個季節,直到畢達哥拉斯才將新的時令劃外法從印度傳進希臘。

艾賽尼人的另一個特點使人再一次清楚地認識到艾賽尼哲學的思想背景及其產生的根源:艾賽尼人------像印度的先知和希臘的哲學家那樣------相信永恆的生命,相信精神能克服和經受暫時的牢籠------肉體。耶穌帶來了復活的教義,為他們的教義輸進了新內容。耶穌提出死者會復活,並沒有強調肉體會復活。他所指的複活並非一定是肉體的複活,而是印度吠陀經的輪迴學說。這種“超變輪迴”學說是所有印度宗教的基本教義。在艾賽尼人之前,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信徒,俄爾甫斯教信徒,恩培多克勒、柏拉圖和新柏拉圖主義者已經在宣揚靈魂在新的肉體裡復活的學說。諾斯替派信徒和伊斯蘭教的一些非阿拉伯教派接過復活的思想,傳到今天,發展成為通神學和人智學。

上一個世紀,研究人員已經指出艾賽尼人的教義受了佛教的影響。艾賽尼人也相信,要麼扭轉能使“ 智者”通達的宿命論(羯磨〉,要麼繼續作惡, 自毀於世界的末日。他們深知,自己處在世界的末日,期待不遠的將來,天國會來臨。

儘管耶穌和艾賽尼人之間有許多相同點,但人們仍然必須清楚地指出他們的不同點,相比之下,耶穌正是一位變革陳腐習俗的改革家,因為他寬大為懷,不同於其它所有的人。首先,耶穌不受“律決書”和《摩西五經》的約束:"古代的律法說……但我告訴你們…… ”(《馬太福音》5, 21-48),猶太人法典規定,凡觸犯猶太安息教,並且不聽規勸者須處死。而庫姆蘭的大馬士革教規卻禁止處死觸犯猶太安息教律的人。《馬太福音》載,耶穌也說: “……我是安息日的主 " (《馬太福音》 12, 8)。

耶穌與艾賽尼人和庫姆蘭人在愛敵人這一點上,差別尤其明顯。艾賽尼人仇恨他們的敵人,庫姆蘭人特別重視脫離塵世的隱居生活,禀性清高。而耶穌則相反,他力圖通過與罪孽者接觸,感化那些看來已經陷入歧途的人,並且特別強調,就是他受派遣去拯救“以色列家園中的迷途的羔羊” ;他尤其反對宗教利己主義,反對建立天主教機構。

在使用油或者香脂上,耶穌和艾賽尼人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別。耶穌被稱為“受膏者" (基督) ,這是一種稱號或者一種特殊的讚許,因為他不同於艾賽尼人。古老的方術典籍載,方士用膏脂驅趕魔鬼,使其無法興妖作怪,膏脂可以治療和驅除心靈和肉體的疾病。另一方面,塗抹膏脂是上帝保護信徒的可靠形式。塞爾索寫道:“崇拜蛇的諾斯替教信徒都有一顆印章,凡接受印章者將成為“ 天父之子 ” ,並且會告訴眾人:我已受膏,我的全身裹著一層生命之樹的膏脂。"(奧利金:《駁塞爾索》第Vl卷第27章)。

《偽腓力福音書》載“但是生命之樹位於天堂的中央,它是產生膏脂(Chrisma)的樹,膏脂是形成複活的源泉。 ”

如果人們從這一段文字中聯想到精神會在新的肉體內復活,那將會明了作為“受膏者”的耶穌將會給各種艾賽尼教派的教義輸入何種嶄新的內容。正如伊里奈烏寫道:對“完成修行的人”來說,塗抹膏脂是一種比洗禮更為聖潔的“超度儀式 ”。我們知道,塗抹膏脂主要是在頭頂和額角進行,有時塗成十字架形。塗抹膏脂的傳統起源於印度。至今,這個國家的苦行僧在額角上畫著一條垂直或水平的白色標記,白色顔料是用油脂和聖灰(vibhuti)調製而成的。

在早期基督教中,特別是在《保羅書信》中,首先是在寫給以弗所人的信(幾乎不是保羅的手筆)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諾斯替教的思想。後來,諾斯替教的思想對《約翰福音》,對亞力山大的克萊門、奧利金和奧利金主義者(即本原派)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由於幾乎所有“異教”經典中的天主教教義不斷遭到清除,今天,諾斯替教的原始證據幾乎已蕩然無存。有關諾斯替教的文獻和文物,至今尚存的還有《信仰的智慧》(Pistis Sophia系希臘語:前者指信仰,後者指智慧) 、《紙牌要術》和像在死海之濱發現的經卷那樣,於1945年在納格·哈馬迪發現的古代埃及基督教徒後裔公元四世紀修建的圖書館。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