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雷台
是非雷台
是非雷台

運動心率存在誤差

2021/04/10 04:12:51 網誌分類: 生活
10 Apr
          很多人做運動時都以心跳率來計算運動強度,時下流行的運動手帶更有提示目標運動心率的功能。到底所謂目標運動心率是否準確呢?其實一直以來它都存在誤差,反而簡單如採用說話測試(talk test),也許能夠有效分辨出高強度與中等強度運動水平。

          成年人的靜態心率介乎每分鐘六十至一百之間,一般建議的運動強度,以心率維持於最高的六十至九十個百分點不等,這個心率範圍稱為目標心率。坊間所有計算目標心率都以二百二十減去年齡,再乘以建議的運動強度百分比,又或採用心率儲備方程式,把靜態心率計算在內。上述兩種計算方法,同樣要先計出最高心率。有趣的是,從來沒有人會去問,最高心率為甚麼定為二百二十減去年齡呢?

          這個疑問曾在運動科學世界討論多時,有學者探索計算最高心率的起源,竟然發現這個算式從來沒有真正在實驗室進行過精密的測試,而是靠十一份文獻的數據觀察得出來。由於年齡因素影響心率變化的誤差較大,部份運動生理學者質疑這樣推算方式的可靠度,能否應用於普羅大眾層面,這樣推算最高心率一般存在每分鐘正負十次心率的誤差。

          運動時,心臟加速跳動把血液運輸到肌肉系統,早年研究人員發現運動時心率愈高,運動強度愈高,兩者呈現統計上的正相關係數。量度人體運動時攝氧量的單位,是每分鐘每公斤體重所攝取多少毫升的氧份,而非心率。在統計學上,由於運動心率和攝氧能力呈現正相關,所以研究人員可以從運動心率之中推算出運動時的攝氧情況,兩者在迴歸方程式裏並非一條直線,而是接近直線的微曲線。

          礙於測量人體運動時的攝氧過程十分複雜,需要採用昂貴的儀器,通常只能夠在實驗室內進行,所以推廣運動的人便把心率作為評量運動強度的簡單指標,以方便市民大眾計算。

        其他因素影響運動強度

          熱愛運動的人喜歡佩戴心跳表或運動手帶來知悉自己的運動強度,運動心率只供參考而已,它並不能百分百準確計算出運動強度。反過來,影響運動時心率變化的因素眾多,諸如緊張心情或環境等,採用說話測試(talk test) 也許能夠有效分辨出高強度與中等強度運動水平。假若運動時喘氣程度使人不能說話,這便達到高運動強度。反觀如果運動時仍可以說話,便屬於中等強度。

          總括而言,運動心率可以視為運動強度的參考指標,不用過份解讀吧!

        浸會大學體育及運動學系副教授

        雷雄德博士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