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佛教歷史真相6】

2021/12/26 09:30:45 網誌分類: 歷史真相
26 Dec

《貢獻》
一九七九年若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除了照顧貧窮、弱勢的人們,她更專注於為那些快要死亡的窮人服務。她會去接回那些被遺棄在水溝旁、垃圾堆、馬路邊奄奄一息的人們,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程能够得到最適當的照顧,她并没有給他們金錢或精致的享受,而是讓這些可憐的人得到温暖和安慰,她給了這些人應有的愛和身為一個人的尊嚴。
據說在她照顧下死去的人們都带着笑容離開,這些人完全忘了之前遭受的痛苦,他們感受到(特蕾莎修女)安詳溫暖的愛心,心满意足地離開這個世界。
1997年9月,當(特蕾莎修女)去世時,印度政府為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两天,成千上萬的人冒着傾盆大雨走上街頭,為她的離去流下了哀傷的眼淚,他就是被譽為“活聖人”的特蕾莎修女。
1979年授予她的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詞說:“她的事業的一個特徵就是對最孤獨的人、最悲慘的人、濒臨死亡的人得到尊重,都從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捨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泰國聖僧(龍婆坤)在泰國建造了四百多間佛寺,還有醫院、學校、救火局、警察局………他自己本身却一生人連拖鞋也没有穿,無論在森林修行或是從森林出来之後弘扬佛法,到處帮助窮人,就是赤脚走路,全泰國人民都非常尊重的一位慈悲老和尚,泰皇也被他的行善而感動了,專程乘直升機過去Wat Ban Rai 参拜這位慈悲老和尚,還特别建造了一座博物館記念他老人家,這是泰國有史以来唯一国家建造博物館紀念的僧人。
記得有一次,他老人家問我:(Jack,你知道我們来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嗎)?
一時之間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只好很尊敬的問師傅說:(師傅,徒兒不知道該怎樣做?愿師傅教導)。
(龍婆坤)很慈悲的跟我說:(Jack,記住,我們来這個世界就是為了貢獻)。
我永遠都會記得恩師的訓話。
當我們帮助人的時侯,要知道我們并不是在帮助人,或为為了能够得到任何目的與利益,而是順着内心與生俱来的自然需求,發至内心的慈悲喜舍,我們并没有因為貢獻了而失去任何東西,它不像一般的反光總是弱於光源,相反地,它回到我們身上的時侯,反而會更加的輝煌燦爛。
這更加輝煌燦爛的光,并不是祈求有任何實質上的讚揚或金錢,而是感受到困苦者的全心感谢,以及煩惱被拔除後的輕鬆自在。
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在我們身邊作出貢獻的人無處不是,慈悲無所不在,甚至,我們也可以變成慈悲與貢獻的一份子。
《印度佛教歷史介》
大體来說,初期佛教的資料有經藏、律藏和論藏,為了要明白佛陀思想,最重要的是經藏,其他可以来自律藏,而論藏屬於注解,不妨放在一邊。
經藏收集了佛陀及佛弟子的言行,而律藏主要是教團規範。但是,眼前編輯的情況是以阿育王前後为主,直到紀元前後為止。
通常,佛陀是不同場合、時間和對象而說(學術名詞叫觀機逗教),而且幾乎都是對話,向一大群對象說,或讓他們說,自動列舉許多比喻回答,而使對方能够理解。佛陀自己倒不曾發表過特定的教理,或有什麼講演,且無意建立特定的思想體系。
凡曾經接觸過佛陀的人,因時因地不同,都綜合了自己對佛陀的言行舉止,佛陀最後二十五年左右幸好有阿難侍候,才能留下不少(阿難)的記憶資料。
佛陀入滅後,大迦葉召集500名佛门的卓越弟子,在王舍城郊外,各自道出自己的記憶而綜合起来,尤其,阿難谈論(藏經),優婆離談(律藏),而舉行一次所謂經典結集,不過,當時成立的所謂經典不能保证原原本本承傳後世,且後世流傳的經藏與律藏更不能保證是當年所聚集的全部(尤其律藏不乏後世附加的内容)。縱使當時收集了許多聖典,但也一定在當時和後来遺漏了不少。
經藏的談論經歷好幾代,其間,據說也曾從九部、十二部等形式开始編輯,然而那些在今天也只留下名稱而已。其間為了方便記憶,有些被簡化、或韻律化,或把同一件事情反覆說明,甚至附上其他内容,或整理成系統。
例如:宇井伯綬博士在這方面作了詳細的整理,一般人說佛陀成道時有十二因緣說,其實那只是(緣起),在(阿含經)各處都提到很簡單的緣起說,且没有達到十二支。
所以,若說佛陀當時已經悟到(十二因緣),顯然是後世的說詞,畫蛇添足,不勝枚舉。
佛陀出家在於他發現人生的許多問題,結果,他找到了最基本很究竟的解決之道,一言以蔽之,他發現了(法),若人生不能依據自己的意志得到解脫,自然就會(苦惱),之後思考如何解决它,不管怎樣,反正初期經典列述許多内容,無疑出自後世經典編輯者的想法。
流傳到今天的經藏,以巴利文本最完整,但漢譯也含有古老的内容,故一定要参考對照。幸好在巴利文五部中有四部可以跟漢譯四阿含相應。
不過,其間有不少無法相符的部分。漢譯四種(阿含經)各来自不同部派,斷斷繼繼弄成四部(只有雜阿含經有其他譯本)。
巴利文(長部)~漢譯(長阿含經)=由較長文章組成。
巴利文(中部)~漢譯(中阿含經)=中等長度的文獻。
巴利文(相應部)~漢譯(雜阿含經)=大部份為短小經文。
巴利文(增支部)~漢譯(增壹阿含經)=被以上編輯漏掉部份。
尚有巴利文里有所謂小部,也包括十五部經典,其中也有一部相當於漢譯的經典。
在小部里特别重要的有:法句经、經集、感傷偈、如實語、長老偈、長老尼偈、本生譚。
以上這些都不能等閒視之。
巴利文印度古代中西部一带的方言。但是佛陀常用摩竭陀國語,等于現代的一般用語。摩竭陀話是古代印度中部,毋寧說是印度東部的方言(現在没有一個地方沿用摩竭陀話的原版)。
随着佛教的廣大,摩竭話的文獻就跟着轉為巴利文語了(摩竭陀語和巴利文比較接近)。
若要追溯巴利文佛經的来源,便要提及阿育王時代,那位阿育王的兒子(瑪希達長老)把佛教傳到(錫蘭)的緣故,雖然,當時也是口誦傳承,但怕重要的經典會消滅,便在紀元前一世紀左右抄寫下来。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