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佛教歷史真相7】

2021/12/27 10:13:32 網誌分類: 歷史真相
27 Dec

《情執》
有一个佛教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位小僧人出家多年,依然常常想起在家的年邁父母,他為此感到困惑而且内疚(為何我擺脫不了這些俗念?難道我終究是個無法放下紅塵俗世的凡夫)?
為了擺脫思念的糾缠,他準備了一根小針,每當想起父母時,就用針刺一下自己,希望借用痛苦来忘掉思念親情。
當他的師傅發現了這件事情,將他叫到跟前来:(你用這個方法可以忘了思念父母嗎)?
小僧摇摇頭說:(不但没有,還與日俱增,也許因為害怕想起父母,結果父母的挂念反而一直擱在心里)。
師傅繼續問:(為什麼你害怕想起)?
小僧不安地說:(每當想起兩老孤苦無依,便有各種情緒涌上心頭,真的很難平静下来静心修行)。
師傅聽後却微笑着說:(很好,很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世間唯行善與盡孝不可等)。
這時這位師傅跟小僧人說:(我馬上給你還俗回家善盡孝道,直到父母離世,否則,不可以再次出家)。
多年後,小僧人的父母都相續離世了,他回到寺廟要求出家,這時他問師傅:(師傅,當初你為何要我還俗回家)?
師傅反問他:(你現在可忘了父母)?
小僧人笑了笑:(親情岂能說忘就忘?但不刻意去忘,也不刻意去想,因此可以說没忘,却也可以說忘了)。
故事中小僧人的心境轉變,正是他從原本的壓抑情感,到最後把想做的事情完成的呈現。
許多人在這方面用錯了方式,假設:他的師傅不曾給小僧人還俗回家侍奉父母的責任,只怕再過十年,甚至一輩子,這份遺憾仍然留在小僧心中,反而成為他日後修行的障碍。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年輕人,遇到感情波折的問題就痛不欲生,有些人跑去出家,或傷心難過,但無論出家或是傷心難過,問題難道解决了嗎?絕對不會,事實上,問題仍然存在。
我曾經見過一個人到寺廟裡要求出家,原因他剛離婚了,他說他已經看破紅塵,决定出家修行,但出家不到一個星期就吵着要還俗了,他說,寺廟雖然稱為佛門清净地,但他却無法清净,又要念經又要打坐,讓他很心煩氣躁。
我却知道讓他心煩氣燥的不是這些問題,而是他的内心無法平静。
修行的心境并不在于身體出不出家,而是内心能否明白自己現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生命中的一個過程,一個經歷,再從這些事物去產生感觸、思考、進而超越,得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體驗。
佛法對於情感方面的看法,就是六根接觸六塵的效應,絕不是叫我們不碰不沾,杜絕後患,相反的,希望我們在這個紅塵世間能够勇敢的去體悟,并從中體悟出(為與不為),(覺醒與沉迷)之間的差異。
所謂擺脫情感問題,并不是要我們冷酷無情的對待,而是在教導我們,認清自己身為人,就確實會有生離死别,悲歡離合的情感反應,然後,問明白自己為什麼需要?這樣才能够明白因由的進一步看清、超越這些情感問題的束縛。
情感問題絕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助人解脫的必經之路。如果没有情感世界就没有解脫的可能,畢竟,解脫是因超越情感世界而来。
《印度佛教歷史介绍 7》
在佛陀弘法時代可說是百家争鳴,多姿多彩,大體上可以综合成為六十二種見解,其中有下列的諸項疑難很流行:
(1)世界是常住。
(2)世界是無常。
(3)世界是有邊。
(4)世界是無邊。
(5)身體與靈魂是合而為一。
(6)身體與靈魂是分開。
(7)人格成就者(如来)死後還存在。
(8)不存在。
(9)存在又不存在。
(10)不存在又非不存在。
以上諸項問題叫做(十難)。
之後又有(十難的變形出現):
(一)既是常住也是無常。
(二)既非常住,也非無常。
(三)既是有邊也是無邊。
(四)既非有邊,也非無邊。
再加這些合稱為十四難(這些顯然是十難的變形)。
揭示(十難)的經典,巴利文與漢譯合計有二十種,光是漢譯的(十四難)就有六部,還有叙述其中一部,再加上變形的内容者,共有五十三種之多。
佛陀有過多次被人問到這些難題,但是,佛陀常以(無記)對付,也就是不作答。
那麼,為什麼不回答呢?原因是,這些都是說不完的形而上學問題,佛陀說:(我以不肯定答說的方式讓你們明白我所以不肯定說的原因………我不肯定答說(世界是常住)之類的問題,為何我不肯定答說任何一個答案呢?原因是,這種問題根本與目的無關,既不能當作清静修行的基础,也不能讓人厭離世俗性事物和欲情,更不能使人制御煩惱,或使人内心平静,獲得智慧,以至涅槃境界)。
還有些佛經提到一則有趣的比喻(毒箭)。
假如有人被毒箭射傷叫苦不迭。這時侯,他的親友們就要送他去找醫生,不料,受傷者却說:(到底射我那個人是王族呢?婆羅門呢?庶民或是奴隸呢?如果不弄明白,就别把這支箭拔出来。
如果不明白對方的姓名,也别把箭拔出来。
如果不明白對方是高個子、或矮個子、中等身材、還有他的皮肤是黑色、黄色、或金色、他是何方人氏?他用的弓是普通、或强勁的呢?
弦、箭和羽毛的材料是那一種?
箭的形狀怎樣呢?
若不弄明白這些,那就别拔出那支毒箭。
這一来,受傷者還没有弄清楚以上的答案時,就一命鳴呼了。
同樣道理、如果有人說:(師尊倘若不肯解答我的問題,世界是常住,或不是常住?那麼,我就不想向師尊修習清静行)。
兩者的情况完全一樣,這一来,由於完成修行的師尊不肯作答,致死那個人死了。
所以,佛陀排斥這種脫離實踐,無益身心清净的争論。
(三法印):
(法句經)里面有這句偈語:
一切存在物是無常的。
一切存在物是苦。
一切存在物是無我的。
由此可見,用智慧觀照時,才會厭離諸苦,而才是邁向清净之道。
所謂三法印,即佛法被印證之意,不僅出現於(法句經)上,也在原始佛教經典上屢見不鮮。
漢譯是:
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
不久,在三法印後再加上一句:涅槃寂静。
這意謂涅槃是柔和平静的世界,這一来反而成為四法印,不過,後人把(一切皆苦)除去,才變成其餘的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强調其間(一切皆苦)。
這顯然是正視(苦的現實)的態度,等於三法印的出發點。它通常是指(苦、集、滅、道)等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如果詳加調查初期佛教經典時,肯定這句就是談(苦)。
如果再追根究底,那麼,我們必須思考佛教到底是怎麼起来的?這個起自佛陀的成道。
但若再往上追溯時,根源在佛陀的出家(當時還没有成佛)。
那麼,出家又因何而起呢?誠如許多佛陀傳所說,佛陀出身為王子,從小就没有在物質和肉體上吃過苦頭,反而生長在安定祥和的環境,每天過著應有盡有的快樂生活,那麼,他為何舍棄地位,抛棄妻兒和一切,跑去出家呢?
佛陀傳記添加(四門出游)的故事。
原来他在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看到老人、病人、死人和出家人,結果引發他深刻的反省,以致走向出家的這條路上。
只有老、病、死等,眼睁睁等(苦)惱的問題。
不論肉體多强健,生活多麼快樂,環境多麼舒適,老、病、死所象徵的(苦)對於一切芸芸眾生都不能避免,苦就是這個情狀。
天下人類或一切眾生所擁有的東西,縰使不愿意、不希望,或想盡辦法逃避也逃避不了,仍然不能永遠常在,而這就是(苦的實狀)。同時,這是佛陀覺悟的内容,若再追根究底,那也是他出家的根源。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