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地
張天地
張天地

皇帝那一套思想不適用現今大乘佛教裡面。

2022/02/05 14:13:58 網誌分類: 大乘亂象
05 Feb

佛教:中國的大乘出家人,為什麼不出去托缽討飯?因為中國佛教懶,依皇帝那套不依悉達多那套,就此造就很多出家人借口,不種地不托缽用皇帝那套在寺院吃住了。

佛陀制定托缽,令出家眾不得從事生計營業,亦不可蓄存財富物資,二千年來可見有大乘佛教僧托缽呢?有的是托錢多,太多中國出家人身嬌肉貴涯不了苦汗多,也可能太多僧人害羞不敢拍門,不好意思開口討飯,所以不去托缽。

我們看新聞或者看電視,經常發現,國外的出家人,很多都是去托缽討飯的,我們中國雖然也有,但很少,絕大多數出家人都是在寺廟道場裡,接受在家人的供養。那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可惡大乘佛教的出現。

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人是沒有自己的寺廟道場的。釋迦牟尼佛帶領他的兩千五百常隨弟子,生活很簡單,就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

那時候的出家比丘,一天只吃一頓飯,什麼時候吃?中午,太陽剛好在正中的時間為準,過了中午就不能吃了,即使超過一點點時間,都不可以再吃一點點東西,這叫日中一食。

那飯怎麼來呢?就是出去托缽。大家早上去托缽討飯,托缽也有很多規矩。首先是挨家挨戶去,不能挑揀,不能專門挑富貴人家或者貧窮人家,這樣都不行。然後去乞食的人家數量也有限制,超過這個數量了,即使沒有討到飯,也不能再托缽了。

還有就是,不能說托到東西了一邊走一邊吃,那叫犯威儀,會讓別人笑話你,說這個出家人貪心,不守戒律。那什麼時候才能吃?要回到大家駐紮的地方,一般在樹林裡,回歸到樹林裡,跟大家一起吃。

怎麼吃法呢?把大家托到的飯,統統匯集在一起,你吃多少就盛多少,如果剩下了怎麼辦呢?也不能扔掉,也不能留起來,要供養給畜生。

晚上呢,大家就在樹底下休息,叫樹下一宿。並且一棵樹下只能休息一個晚上,第二天就要換樹,這是為了防止生起貪戀心。

現在很多中國的出家人,還都沒保留著佛陀在世時的傳統,日中一食,托缽乞食。

那為什麼我們中國的出家人不託缽乞食呢?

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大乘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東漢永平八年,釋迦牟尼佛已經滅度一千年的時候,漢明帝派蔡音、秦景等十餘人出使西域,迎請大乘佛經佛法。後來在大月氏國遇到了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於是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大乘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二位高僧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大乘佛經、佛像到達國都洛陽,受到漢明帝的親自接待,將他們安排在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漢明帝下令在洛陽西建造僧院,取名白馬寺,以紀念白馬馱經,成為中國第一所寺院道場。中國的第一部漢譯大乘佛教經典假《四十二章經》,就是由這兩位高僧在白馬寺翻譯而成的。

看完這些,或許大家心裡就明白了。大乘漢傳佛教,是皇帝主動迎請過來的,中國的皇帝都是佛弟子,佛是皇帝的老師。我們中國人講孝親尊師,學生住宮寺殿,老師樹下一宿,這怎麼對得起老師?學生生活優越,卻讓老師去托缽乞食,這像話嗎?還不讓別人罵死?

所以在我們中國,出家人住的都是寺殿道埸,完全違背了釋迦牟尼戒律,又説是皇帝給老師建的,不如說自己建給假僧人,皇帝説也不用托缽乞食,皇帝不忍出家太嚴,改新革不用嚴考任何阿豬阿狗都可以出家,有肉不吃又改吃素,這就是「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的道理,出家人完全沒保持日中一食。沒佛陀教學的理念,妄説恆順眾生,假隨喜功德,所以大乘佛教到了中國,以所謂善巧方便流傳假大乘佛教思想。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