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仁
陸羽仁
陸羽仁

殖利率曲線趨平

2022/02/15 08:43:33 網誌分類: 經濟
15 Feb

俄烏局勢緊張,有壓力、未解決。股市跟著相關新聞頭條走,週一美股反覆偏軟。杜指最多跌過434點,午後跌幅收窄,收市跌171點,收34566點,跌幅0.5%;標普500指數跌0.4%,收報4401點;納指收市收復所有失地,平手離場,收報13790點。

外媒傳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向總統普京建議,繼續通過外交途徑與西方國家展開對話,另外,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報道中引述烏克蘭駐英國大使Vadym Prystaiko說,為避免與俄羅斯開戰,烏克蘭可能會做出巨大讓步,放棄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此同時,《路透社》亦表示,由於普京此前已劃出「紅線」,強調北約若繼續東擴(即接納烏克蘭成為北約成員),俄羅斯為了邊境安全,將無可避免要攻擊烏克蘭,烏克蘭大使的講法,無疑是作出了重大讓步,以應對俄羅斯軍隊在其邊界集結。不過,政治就像股市一樣,反覆無常,Prystaiko在不足一小時後,就否認之前對BBC的講法,話烏克蘭不會放棄考慮加入北約。而美國繼續為當地加油添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佈將美國駐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搬去西邊城市利沃夫(Lviv)。俄烏衝突未解決,股市和油市的大方向繼續。

美國期油昨日一度炒上每桶95.82美元的逾7年高位,尾市略為回順至95.46美元,再升2.5%。由於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每日生產大約1120桶石油,Rystad Energy的高級石油市場分析師Nishant Bhushan表示,出現任何破壞當地石油生產的情況,再加上全球經濟正處於新冠大流行之後的強勁復甦階段,都很容易會令到布蘭特和美國期油推至遠高於每桶100美元的水平。美國希望俄烏局勢升溫,到頭來又會像向中國開打貿易戰一樣,推高油價和境內物價,通脹繼續飆升。通脹持續飆升,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聯儲局會採取更嚴厲地的收緊貨幣政策。

上週放鷹,搞到美股大幅波動的聖路易士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 ,昨日又出來提醒大家,由於「聯儲局的信譽岌岌可危,需要提前加息,以對抗加速攀升的通脹。」預計7月前會加息至1厘。據最新的美國聯邦利率最新交易數字顯示,到了今年6月,美國聯邦利率升至1厘的機會為48.1%,升到1.25厘為26%,市場比布拉德的預期更激進。而反映聯儲局加息的美國2年期國債息昨日收1.573厘,係201911月底以來最高,而美國10年期國債息昨日早段亦一度衝上2厘樓上,午後略為回順,收1.977厘。

瑞信技術分析師David Sneddon所講的:「全球股市前景仍然疲軟,市場壓力來自地緣政治關係緊張之外,也來全球性的國債收益率攀升與加息前景。」更要留意的是,美國短期債息隨著升息預期走高,長期債息卻因市場擔憂升息衝擊經濟而較緩慢,導致「殖利率曲線」趨平。30年和5年期債息差縮窄至374點子,而10年期和2年期債息差亦縮窄至410點子,殖利率曲線趨平,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失去信心。而渣打銀行預測,殖利率曲線今年年中將完全變平,年底前有倒掛機率。無獨有偶,貝萊德(BlackRock) 的行政總裁Larry Fink也警告,殖利率曲線有倒掛可能。他指出,自1955年以來,每次經濟陷入衰退前,殖利率曲線都出現倒掛,而經濟衰退會在倒掛出現之後的624個月發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最新回應

soho*
soho* 2023/07/21

20/7/2023 外交部:反對日方排海計劃有理有據
<匯港通訊> 因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中國強化限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表示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學保障,計劃向中方呼籲要求盡快取消進口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表示,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須對人民的健康和海洋環境負責,反對日方的排海計劃有理有據,採取有關措施有理有據。

對於日本政府利用北約峰會、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東加勒比漁業部長會議等場合,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辯解,並釋放不會推遲今夏啟動排海的訊號。

毛寧強調,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合理關切,停止強推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鄰國充分協商,切實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國際監督。(WL)

soho*
soho* 2023/06/10

有美國撐腰的日本官員卑鄙無恥下流賤格自私, 將核災難輸出全球, 害人精將會受到詛咒

https://youtu.be/zBNGawiSC1o

soho*
soho* 2023/06/10

日本執意傾倒核水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進一步推進,最快7月傾倒入海,在國際間引起極大關注。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計劃安全,惟說法無可否認極具爭議性,多國都強烈質疑,在安全疑慮完全釋除前,日方堅持推動計劃無疑非常自私。

本港作為日本農產品最重要市場之一,在此敏感時期,港府作出了周詳果斷的應對,加強日本食品檢測同時,亦已預備好禁制高風險水產,保障食品安全。

若信核廢水安全 日本何不自用?

日本政府在國內外強烈反對聲下,繼續核污水傾倒設施的工程,排放隧道基本竣工,東京電力公司本周開始在隧道注水,按照日方說法,現在距離正式排放只差最後一步,只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料廢水最快今年7月排放落海。

事態發展引起區內國家強烈反應,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指,將核污水向海洋一排了之不負責任,按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馬來西亞、南韓、俄羅斯以及多個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一再強調倒核廢水入海安全,但按日媒報道,東電5月份在核電站附近海域作檢測,發現有海魚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計劃。

環境局長謝展寰曾向日本當局和日本駐港領事表達極度關注,直指日方若對核廢水安全有信心,應在本國尋求作灌溉等用途。

如今日本選擇將廢水排入海,而非注入當地的湖泊、河川,顯然也明白箇中風險,核廢水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後患無窮,而且覆水難收。日方忽視這些合理疑慮,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下一意孤行推進計劃,做法非常自私。

香港雖然只有700多萬人口,卻是日本漁農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香港的農林水產品總值2,086億日圓(約117億港元),僅次於中國的2,783億日圓(約156億港元)。

隨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計劃推進,料愈來愈多國家或地區作出類似入口限制警告,日本將要承受自私行動的後果。

(轉貼9/6/2023經濟日報)

{#iconb_227}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現在係頭條網註冊會去咗下載星島頭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