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遲暮
美人遲暮
美人遲暮

海外网评:G7和北约才是双手沾满鲜血的 “刽子手”

2022/07/01 22:33:23 網誌分類: 民主人權言論自由?
01 Jul

海外网评:G7和北约才是双手沾满鲜血的 “刽子手”

海外网 2022-07-01 19:02:11

BAY45JDF35PHXKP654XUDJ6KBQ.jpg

资料图:北约领导人峰会(图源:路透社)

       当地时间6月30日,北约领导人峰会在西班牙马德里闭幕。除了继续强调俄罗斯对西方的 “威胁” 之外,北约还首次在其 “战略概念” 文件中将中国错误定位为 “系统性挑战”。北约对中国的攻击抹黑,与此前举行的七国集团(G7)峰会几乎如出一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批评G7 “热衷于制造分裂对抗”,并表示 “北约才是世界安全稳定的 ‘系统性挑战’ ”。中方对G7和北约炒作 “中国威胁论” 的坚决回击送上了 “清醒剂” ——一些国家的 “霸权梦” 该醒了。

       无论是G7还是北约,都已沦为美国护持霸权,扰乱亚太和世界的工具。在北约邀请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领导人参加峰会后,本次北约峰会已然演变成了一场 “G7和他们的朋友们” 的 “秀团结” 表演。G7和北约打着 “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 的旗号、鼓吹所谓 “民主对抗威权” 叙事,对香港、新疆、人权、东海、南海以及台海和平稳定等说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攻击抹黑中国,煽动对抗情绪,实际上就是想将 “集团政治” 和 “价值观外交” 引入亚太,在亚太地区复制 “控制盟友”  “遏制对手” 的套路,重温 “冷战” 旧梦。

       G7和北约的政治表演,归根结底都是在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服务。自奥巴马政府提出所谓 “亚太再平衡” 战略以来,美国的地缘战略中心就重新转向亚太。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义为 “战略竞争者”。拜登政府上台后,尽管一再在口头上表示 “不与中国进行对抗”,但却在事实上不断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对华遏压措施。美国政府 “印太战略” 声称要推进地区 “自由开放”,实际上却在纠集盟友摆出 “五眼联盟”  “四边机制”、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双边同盟、“印太经济框架” 的 “五四三二一连环阵”,大搞封闭排他的 “小圈子”,强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在美国运用内外全部资源对华进行无底线遏制打压的背景下,G7和北约便成了美国遏华战略的 “工具” 和 “打手”。

       美西方这种不断煽动对抗分裂的行径,不但不能给世界带来和平稳定,也不能解决西方世界自身面临的困境。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曾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美国领导人虽然重新统一了西方,但他可能无法重新统一美国。G7和北约两场峰会无疑再次印证了这个说法——就在西方领导人们在镜头前 “秀团结” 同时,背后却是国内的一地鸡毛。糟心的通胀、疯狂的油价、向右转的最高法院,桩桩件件都是拜登政府无法逃避的内忧,是美国 “败絮其中” 的明证。就在拜登结束欧洲行之际,因为推翻 “罗诉韦德案” 投下 “宪法炸弹” 的美国最高法院,又给了拜登政府 “当头一棒”。6月30日,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限制美国环保署监管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力。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一裁决将令美国在应对气候危机的道路上倒退数年。

       美国之外,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日子也不好过。过去几个月,受能源价格飙升的影响,欧元区国家、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通胀率一路走高;日本则被日元贬值搞得焦头烂额;因为应对通胀不力,法国民众在法国国民议会选举中用选票表达了对刚刚连任总统的马克龙的不满……G7、北约峰会举行期间,欧洲多地爆发示威游行活动,欧洲民众要求 “不要搞小团体”,“不要北约,远离战争和武器”。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毫不留情地评论说,G7峰会在所有方面都失败了。G7领导人吹嘘在应对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挑战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共同目标,但事实上,他们的解决方案似乎 “自相矛盾” 且 “自食其果”。

       事实上,G7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他们没有资格代表全世界,更没有资格把自身价值和标准作为国际通用价值和标准;早就在30年前失去存在合法性、近些年更是被宣布 “脑死亡” 的北约,更只是一个需要靠不断制造 “对手” 为自己 “续命” 的组织。国际社会早已看清,这些宣称别的国家是 “系统性挑战”  “战略威胁” 的 “小集团”,其实才是在国际舞台上制造祸乱、破坏和平的真正乱源,才是双手沾满鲜血的 “刽子手”。美西方应该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放弃迷信军事武力、谋求绝对安全的错误做法,放弃搞乱欧洲、搞乱亚太的危险行径,为世界安全稳定做些好事。(聂舒翼)

责编:何洌、吴正丹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22/0701/c353596-32451984.html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