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惠民是否利經濟 政府機制設定是關鍵

2023/02/20 00:44:20 網誌分類: 生活
20 Feb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周三發表,政府會否全民派發第三次消費券,仍是社會各界關注焦點。基層普遍希望政府再派發電子消費券,但政府內部及專業界別則出現意見分歧。其實,政府如何擴大消費券的「刺激消費效應」 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才是關鍵。

站在市民角度,派糖當然無任歡迎。近日便有民調報告指,有85%受訪者期望政府推出電費補貼,80%建議保留消費券,當中76%更希望最好派發1萬元或以上。公屋聯會認為,雖然香港走向復常,但距離全面復甦還有一段距離,故要求政府再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紓緩基層市民生活負擔,也可支持零售市道,振興香港經濟。

不過,在專業界別卻意見兩極。有會計界人士認為,派發消費券有助提振本地消費,刺激短期經濟。稅務學會亦認為,派發消費券除了幫助紓緩受疫情影響的個人財務壓力外,亦有助刺激本地需求,推動電子支付。地產代理更預期,如果有措施支持零售業,商鋪市道復甦將加快。至於金額方面,大多認為5000元屬相對合理水平。
但有會計師行則傾向平衡財政儲備,不建議派消費券,原因在於內地與香港實現全面通關,社會走向復常,居民就業情況好轉,經濟復甦在望。同時預計,受新冠疫情影響,樓、股印花稅以及賣地收入下跌,本財政年度港府赤字將逾千億元,財政儲備因而降至8300多億元至8500億元。認為在財赤上升、盈餘下降的情況下,針對有困難的市民和企業推出紓困措施,如提供稅務寬免、電費補貼、利得稅優惠等會更為合適。

對於「派定唔派」,財爺陳茂波日前出席公開場合仍說未有最終定案,只說政府會「睇餸食飯」,以及全面考慮市場環境。但消息指,財爺的謀士相當反對派消費券,理由正是覺得本港已邁向復常,財赤又嚴重,不應該繼續派發。據悉財爺近月就此拜訪過許多政黨,跟不同團體溝通,大部分都要求他派發,但都預料金額會比去年少。我從一些立法會議員及政圈朋友了解到,財爺在不同會面中曾說過考慮派發,方案之一是分兩期派發合共5000元;但亦有人說:「無話一定派,只強調如果派就派五千,一定無一萬。」

平情而論,派發消費券是利民措施,尤其本港經濟前景仍有眾多不確定因素,旅客完全回歸料仍需較長時間,將部分消費券用於包括飲食或消閒娛樂等指定行業,可以填補相關影響,有利穩定經濟及民心。

需要留意的是,參考往年經驗,消費券計畫對經濟的提振作用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GDP)1.2%。而在首階段消費券發放後,當月零售銷售總額增長明顯,但隨後兩個月開始下跌;之後再發放第二階段消費券,雖然都帶動了銷售額輕微上漲,但提振作用並不持久。據會計界估計,今次再派消費券涉330億元開支,最多僅可為GDP增長貢獻0.7個百分點,提振力度比前大減,心理影響可能大於經濟作用。也就是說,如果消費券的運行機制不精準設定,可能令消費券只是用來支付慣常性的日常基本開支,甚至出現「套現」的情況,這樣「替代效應」可能會很大程度上弱化消費券的「刺激消費效應」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乘數效應」,消費券的實效將被大打折扣,這與現金發放基本無異。

政府「睇餸食飯」,有消費券派,對市民絕對是好事。但是,政府在設計消費券發放和運行機制時,應充分考慮市民生活和各行各業的實際情況,將原本的「普惠型」消費券機制設定,變得更加精準,無論是在適用範圍還是在使用方式上,都應考慮更多長遠的經濟帶動因素,令消費券的發放落到實處。

蔡晋

政府會否全民派發第三次消費券,仍是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政府會否全民派發第三次消費券,仍是社會各界關注焦點。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