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
平凡人
平凡人

只有最高的水平才能把菜炒一样难吃

2009/05/11 23:01:39 網誌分類: 經濟
11 May

只有最高的水平才能把菜炒一样难吃,那不容易啊。把菜炒好吃不难,把菜炒得一样的好吃那是最难的。

(读了郎咸平以上这句话,启发很大......平凡人)

韩国汽车之所以能从业界的笑话变为神话,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其背后苦心营造的系统工程

郎咸平

  美国NBC有一档脱口秀,主持人雷诺在1990年的节目中讲到现代汽车,他说我经过两年的研究,终于懂得了韩国人造的现代汽车跟美国有什么不一样,美国人造的汽车要开才会动,韩国人造的汽车要推才会动,而且还是下坡的时候。全体哄堂大笑。韩国人就这个水平,你能造什么汽车呢?

  我们笑韩国人,笑啊笑啊。到了1997年碰到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整个国家几乎全线崩溃,我们又笑,你就是不行。到了2004年,全世界汽车排行榜出来,其中有一个指标叫做汽车质量排行榜,它按每出厂100台汽车三个月之内所汇总的零件缺陷数目排行,数目越少越好。全世界37个大汽车厂的平均零件缺陷率是129个,第一名是日本的丰田,零件缺陷率只有101个。我们笑了十几年的现代,你猜它排第几名?零件缺陷率102,排全世界第二名。一个在上世纪90年代被雷诺先生脱口秀讥笑的韩国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竟然在质量排行榜上排到了世界第二名。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 60年代初期,比中国汽车工业还要晚几年,然而,韩国的汽车工业用了仅仅大约40年的时间,就走过了美欧等西方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百年发展的道路,超越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后起之秀。它为什么有如此杰出的表现?那不是因为奥运,我们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韩国有如此的表现,那是因为从80年代末期开始,也就是汉城奥运会的时刻开始,他们的政府,他们的企业,他们的老百姓,辛辛苦苦地建立起一套资本密集或者是高科技产业的必备基础——系统工程。

  什么叫系统工程?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大部分是听不懂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过系统工程。我们的企业还是什么水平呢?包括很多的汽车制造商,还停留在中餐馆的水平。什么叫中餐馆的水平?就是看大师傅。比如说我们今晚到这个餐厅吃饭,为什么呢?大厨师的手艺好。我们这个公司为什么做得好?董事长和领导水平高。

  这样的中餐馆特有意思,它是不能量产的。这个餐馆好吃,开个分店就不好吃。原因是什么?没有系统工程。你只要想制造一个好的发动机,你想量产的话就一定要有系统工程。我就以大厨师为例,怎么建立起他的系统工程。他炒鱼香肉丝特别好吃,别人炒都不行,你要把他炒鱼香肉丝的本领分解成20道流程,一个人切葱花,第二个人切肉丝,第18个人倒三瓢酱油,第19个人把火开到600度,第20个人炒三下??

  这20道工序经过无数次的改进之后,比如第二个人切肉丝切短一点,第18个人倒两瓢酱油,而不是三瓢,第19 个人火开到700度不要600度,最后一个人炒两下??你会发现最后一定有一次的组合炒出来的菜是一样的难吃或者一样的好吃。到这个时刻你只要按照每一道流程工序,炒出来菜口味一定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麦当劳的水平。所以为什么麦当劳都那么难吃,而且是一样的难吃?只有最高的水平才能把菜炒一样难吃,那不容易啊。把菜炒好吃不难,把菜炒得一样的好吃那是最难的。你需要这20道工序流程一丝不差。你千万别给我创造,该切多长的葱花,你就听我命令,该倒几瓢酱油,听我命令,少罗嗦不要创新,只有在这种严格的工序流程,也就是系统工程要求之下,你产出的质量才是一模一样的。

  我国政府曾推出用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结果是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外国厂商凭什么把技术给你呢?他靠这个生存他凭什么给你?工序流程这个系统工程是汽车工业高科技,是任何资本密集行业的基础,日本跟韩国之所以是真正的亚洲制造业大国,他们所以有高科技,所以有资本密集,所以有索尼、丰田、现代、三星,什么原因?他们国家已经建立起了鱼香肉丝的系统工程。

  高科技的本质就是鱼香肉丝的工序流程的积累,不是一般的积累,是鱼香肉丝20道流程的积累。只有这种积累才可以量化。一般的积累是不能量化的,所以我们的高科技,我们的资本密集为什么做不好?我们没有量化的积累。我们都凭感觉来造东西。

  要建立起鱼香肉丝的流程,这个民族必须是一个知道规则、遵守规则的民族,他才能从心里,从基础上把这个制度建立起来,因为这就是一个绝对的规则。而你想靠外资教你,他是不会教给你的,因为这是高科技跟资本密集的真正秘笈,真正的技巧就在这里——如何建立起一套严谨的工序流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汽车工业到现在还是这么落后的原因。

回應 (2)
我要發表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5/12 10:55:19 回覆
金融中心:北京還在等什麼?

拙作《金融中心上海將遠勝香港》(二○○九年四月十四日)發表後,讀者差不多一致同意。該文提出的第五點,行內的朋友拍案叫好。我是這樣寫的:

「搞金融中心,你道上海勝香港最重要是哪一點呢?我賭你猜不中。這是嚴格地說,港元沒有自己的面目。鈎着美元或轉鈎人民幣,港元算不上是可以獨當一面的貨幣。多年以來,港元在國際上打出一點名堂,算是了不起,但要搞出一個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自己的貨幣可以獨當一面非常重要。

「回顧歷史,英鎊曾經雄視地球,今天還清楚地有自己的面目。倫敦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有其因也。美元的成功故事不用說,面目得來不易,帶起華爾街。七十年代日圓呼之欲出,一時間東京紅得發紫,可惜政策出了大錯,一蹶不振二十多年了。歐洲採用歐元之前有三幾隻貨幣有看頭,但國際上不成大器。今天的歐元有面目,但金融中心沒有國籍名堂。再者,金融危機出現後,歐元能否保得住是問題,因為不同的國家需要有不同的貨幣政策。當年佛利民反對蒙代爾的歐元建議就是為了這一點。

「要搞起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貨幣有自己的面目重要。這是說貨幣需要是一隻名牌,有公信力,容易被各方接受為結算單位。弱幣不成,強幣較好,但太強也不成。與物價水平衡量,幣值穩定重要;國家本身的生產力可靠也重要。人民幣有十三多億人口的可靠生產力支持,過了一個難關,而如果依照我多次建議的以一籃子物品為人民幣之錨,物價當然穩定,所有難關都過了。這裡要說的,是不久前周小川先生提到凱恩斯三十年代建議的以三十種物品為貨幣之錨,與我建議的方法不同,施行會有困難。我建議的要點,是為錨的一籃子物品要化為任何人可以大約地在市場自由成交的物價指數。這是重點,我解釋過多次了。」

反應要快、判斷要準

這裡要說的,是北京不久前公布會在二○二○年在上海推出國際金融中心。那是十一年後,他們在等什麼?不明白北京的朋友怎樣想。經濟的發展歷來千變萬化,見一步走一步要反應快,要判斷準。搞金融中心可不是搞北京奧運,不是要按着既定的時間表進行的。金融中心早就應該搞,而對中國來說,數千年來,最有機會達大成的時機是今天。夜長夢多,再等是劣着。讓我分點說說吧。

(一)搞國際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條件是沒有外匯管制——即是說,外人要多少人民幣皆可按市價購買,其進、出口政府一律不管。搞國際金融中心,有匯管不能搞。這裡有一個傳統的謬誤,雖然我認為是維護某些利益團體的藉口。這是有些人認為放開匯管要等到什麼時機成熟云云。是大錯。已故的香港財政司郭伯偉曾經對我說,二戰後,香港有關當局也認為需要有匯管,放開要等時機成熟。但他們當時不知怎樣管,於是不管。後來見不管的效果好,就想也不再想了。

二十年前,佛利民最執著的是中國立刻解除匯管。他對我舉出人類歷史無數的匯管為禍的例子。後來北京把匯管放寬了不少,但不少沙石今天還在。要是中國沒有放寬匯管,不會有今天。目前看,全部放開是搞國際金融中心的先決條件。

放人民幣到地球雲遊四方

我不要在這裡指出哪些團體或機構因為人民幣有匯管而獲利,但要指出一點北京朋友信奉的,是神話。他們認為匯管可以阻止資金外流。其實不然。匯管可以阻止或妨礙的是生意的正常運作,要把資金搬出國外的人總有辦法。幾個月前美國的外交部公布的中國投資於美國金融的數字,比中國央行的估計高出一倍!

(二)像中國那麼龐大而有經濟實力的國家,搞國際金融中心大有可為。但要打出名堂,人民幣在國際上要成為名牌,要有自己的面目,不容易。數千年來,中國貨幣能打出名堂的成功機會最高是今天。這是因為國際金融大亂,人民幣推出去會給國際人士在保值上多了一個選擇,何況炎黃子孫滿布地球,給祖宗一個面子我是相當肯定的。

自由地放人民幣到地球雲遊四方,國家賺錢,有需要時收回就賺了利息。另一方面,放人民幣出去不是要在國際上取代美元或其他先進之邦的名牌貨幣,而是因為我在《人民幣的故事》(二○○九年三月三日)指出的一個重要觀點:

「目前的形勢是,因為這些年落後之邦發展得非常快,先進之邦如在夢中,從匯率的角度衡量,前者與後者之間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斷層,連接不上了。上層之間有競爭,下層之間也有競爭,但上層與下層之間的競爭是脫了節的。北京的朋友認為可以容易地打上去,推出騰籠換鳥,失之輕浮。治安轉劣,是騰籠換賊乎?回鄉歸故里是連籠子也換了嗎?」

目前看,上述的「斷層」很現實,但向前看,這斷層早晚會收窄,會平服下來。因為這些年發展中國家的生產力上升得快,而先進之邦的法定最低工資高企不下,需要的過渡期會為時甚久。人民幣放出去,其他落後之邦或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不直接或間接地跟着人民幣走是很愚蠢的。我反對中國做什麼發展中國家的一哥,也反對中國要領導世界什麼的。但我肯定今天把人民幣放出去,會協助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從而可以遠為容易跟他們貿易而獲利。

解除滙管、穩定貨幣購買力

(三)這就帶來另一個重點。自二○○三年起我極力反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同時解釋過多次,這反對不是人民幣兌美元的本身,而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幣值跟着美元走,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於是兌其他競爭國家的貨幣也升值。解除匯管,人民幣自由進出,發展中國家多了一個重要的選擇,情況會很不相同。

這是說,依照我解釋過的,一九九七的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發展中國家的幣值與人民幣達到了一個均衡點,成為一個層面,跟着的發展是這層面與先進之邦的幣值層面出現了一個相當大的斷層。如果人民幣獨自在國際上提升,對中國的競爭力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人民幣有外匯管制,不放出去,亞洲的發展中國家沒有選擇,跟着美元走,人民幣兌美元升值是劣着。但如果央行解除匯管,讓人民幣自由外流,聰明的發展中國家會把其幣值跟着人民幣走,或起碼會重視與人民幣匯率的調節,也會考慮以人民幣作為他們的一部分外匯儲備。讀者要知道,任何國家都可以隨時選擇及調校他們的國際幣值。這調校要考慮到自己的競爭力、國際貿易的利益與國民收入的實質享受。這也是匯率在市場浮動的主要功能。如果大有差池,不按經濟原則處理自己的貨幣的國家,執政者是要下台的。

這些年我擔心因為中國有匯管,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等於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升值,在競爭中會中計。解除匯管,讓發展中國家多了人民幣的選擇,他們不按經濟原則處理幣值,不維護自己的外貿利益,中計的就轉到他們那邊去。這也是說,只要人民幣解除匯管,穩定着自己的貨幣的購買力,避開了不可以接受的通脹或通縮,美元兌人民幣怎樣變動中國大可不管。中國要管的是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互相得益的競爭,而如果人民幣不自由放出,他們的幣值老是跟着美元走,中國不能不管人民幣兌美元是何價。

上述的道理不淺,但屬一等的經濟分析。是純正的價格理論。縱橫學問五十年,我認為除了價格理論,可取的經濟學沒有其他。

無錨貨幣不可取

(四)人民幣解除匯管,有機會帶來另一項麻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四方君子可以憑炒買炒賣來擾亂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運作。機會不高,也不難處理。中國要穩定人民幣對物品的購買力,而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我建議過無數次的、把人民幣與一籃子任何人可以在市場直接成交的物品指數為貨幣之錨,也即是與這籃子物品的價格指數掛鈎了。肯定可行,我解釋過多次,這裡不再說了。人民幣下了這個錨,對任何貨幣的匯率皆自由浮動。這樣,在貨幣的話題上,中國是不怕任何擾亂的。

這裡要說的,是如果人民幣與一籃子物品為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幣值會跟着人民幣走的意向一定激增,而某程度他們選用人民幣作儲備也可以肯定。這些判斷我樂於賭身家。

(五)也說過多次,無錨的貨幣制(fiat money)不可取。這一點,不少經濟學者同意,只是以大國而言,他們想不出怎樣把貨幣下一個固定的錨。十多年前跟進朱鎔基的貨幣政策時,我霍然而悟,想出了可以用一籃子可以在市場成交的物價指數為貨幣之錨。

八個月來,為了跟進地球金融危機而讀到不少美國行內專家的貨幣言論,更證實了無錨貨幣不可取之見。這些專家不少是老朋友,他們的學問我歷來欣賞。無錨貨幣的困難他們當然知道,但在美國現有的經濟結構下,轉用我提出的下錨制不容易。歐羅可以採用,而人民幣採用是更容易了。

上海搞國際金融中心前途無量

無錨貨幣的一個無可救藥的缺點,是適當地調控貨幣量難於登天。這些年美國聯儲用上調控利率的方法,基本上是價格管制,違反了費沙的不可能錯的分析,也違反了價格浮動是引導資源使用最重要的功能。我曾經指出,美國的次貸之災的其中一個主要起因,是聯儲把利率轆上轆落。利息是提前消費或提前投資之價,利率應由市場決定,央行不要管,但這重要的市場利率運作,是要在人民幣下了一個可以在市場運作的錨才可以安枕無憂。

我明白如果把人民幣下了一個穩定的錨,讓利率自由浮動,央行的調控經濟的權力會大幅下降。這是正着:市場的運作一般可靠,遠勝政府的左右。不是說政府不要管經濟:應該管的事項多得很,但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卻干預頻頻,出錯的機會十之八、九也。

上海搞國際金融中心,原則上是前途無限的。要放開匯管才可以搞,而央行的工作會轉到另一些重要的事項去。央行還在等什麼?北京的朋友還在等什麼?國際金融中心是那麼重要的工程,有大成可勒碑誌之,北京今天的領導人為什麼要把這樣重要的功績推到接班人那邊去?他們為什麼要糊裡糊塗地把自己的名字押在新《勞動合同法》這項劣迹上?難道將來的歷史怎樣寫對他們不重要嗎?

文中小題為本報所加

(五常按:本欄將改為每星期一篇,星期二發表。)

平凡人
平凡人 2009/05/11 23:13:16 回覆
郎咸平:高盛绑架美国政府,是金融海啸背后操纵人(2009-05-11 21:38:20)

      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国富论》,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大英帝国的统治者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让他的子民愉快地幻想他们在大西洋(600558,股吧)的西端,拥有一个伟大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到现在为止只是一个幻影而已,它不是一个帝国,而只是一个项目,一个计划。它不是一座金矿,而只是一座金矿的计划,一项需要持续、永久地支付费用的计划。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计划,如果情况照这种情势发展下去的话,为了维持殖民地的费用将难以估量。亚当·斯密认为正是那些大资本家绑架了大英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不会给英国人民带来任何的实惠跟利益。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大英帝国的人民而言,他们只有损失而没有利润。
      到了今天,这种大资本家绑架政府的行为再度上演了,只不过这一次,操作这种绑架行动的不再是产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
      无奈的救市
      美国7000亿救市资金的分配曾经备受关注,2008年 12月,美国财政部终于决定:向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向保险公司AIG注资400亿美元(最终救助额达到850亿美元),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消费者融资计划提供2 00亿美元,向花旗集团提供250亿美元,另外还拨款234亿美元来救助美国汽车业。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美国财政部已经将国会划拨的3500亿资金分派一空。于是在2009年2月,奥巴马不得不又一次提列819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来振兴美国经济。
      救了金融机构之后结果是什么?太有意思了。2008年他们搞得这么差,但他们2008年总共拿到的奖金是18 4亿美元,这和牛市的2004年一样。此外,花旗银行拿了这么多钱以后,我们发现,花旗银行的老总们准备拿出5000 万美金去买私人飞机。AIG接收了850亿的补助之后,AIG的高管们花了500万美金,去世界的顶级海滩会所度假,气得美国参议院破口大骂。所以奥巴马总统就在2月初讲了一句话,他说华尔街的那些人不负责任到了极点,令人感到耻辱。我们应当做的,是让那些华尔街不断向政府伸手寻求救援的人表现出你们的克制、自控和责任感来。
      奥巴马只能骂骂他就算了,他还能做什么呢?因为同样辱骂的语言,同样训斥的语言,也同样存在于19世纪的英国。我记得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里面,也用同样的口气骂了当时的那一批资本家。亚当·斯密强烈地谴责资本家的贪婪,因为它摧毁了资本家的灵魂。这句话和奥巴马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花旗银行的老总拿出5000万美金给自己配备私人飞机,AIG拿出500万美金去顶级会所度假,2008年他们发给自己的花红高达 184亿美金。他们从来就不在乎老百姓,因为他们已经绑架了美国政府。
      由于金融海啸会使得大量的金融机构面临倒闭的风险,而这些金融炒家所孕育的金融机构一旦倒闭之后,将会冲击第二张骨牌,那就是打击美国人消费的信心,再冲击第三张骨牌,使得消费下降。再冲击第四张骨牌,企业倒闭破产。再冲击第五张骨牌,失业上升。再冲击第六张骨牌,消费下降。从而形成一个由金融海啸慢慢地冲击到实体经济的这么一个可怕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国会不顾那么多美国老百姓的反对,最终还是通过了7000亿美金的救市方案。然后美国政府就拿这笔钱,去帮助这些金融机构,希望把他们都救活了,救活了之后就不会影响到经济实体面了。
      高盛,实在是高
      我发现,在这一系列救助行动背后,有一个身影反复出现。
      美国财政部要求美国银行收购美林,收购美林之后,马上换掉一把手,这个一把手是谁?名叫约翰·赛恩。他是谁?他就是一个最可怕、最大的国际金融炒家——高盛集团的人。还有,AIG注资850亿美金后也换人了,它的首席执行官也换成高盛的埃德·李迪。一个叫Wachovia的银行,注资之后它的主席也换成了高盛的罗伯特斯·蒂尔。也就是说,当美国政府拿老百姓的钱去救助这些受到重创的银行之后,他们的一把手或者主席全部都换成了国际金融资本的炒家——高盛集团的员工。
      高盛甚至掌控了美国的政策。花旗银行的董事长鲁宾,就是美国前财政部长,他也是高盛的人。甚至美国政府注资解救的公司,这些人事的任命权,它不是在美国政府手中,而是在高盛集团的手中,由他们派人去担当要职。就是高盛这个集团,它是国际金融炒家最大最厉害一个,他们的人密布全国,掌控着财政、经济、政府、基金甚至股票交易所、证监会、期货交易所。
      高盛在美国政府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声望,也在悄悄地操控着美国经济。而在与各大公司的交手中,高盛也多数处于获利的位置。华尔街曾经盛传,是高盛的背后操纵导致竞争对手雷曼兄弟的破产,《石油战争》的作者恩道尔也在书中多次提到高盛如何操纵石油价格。汇丰银行股价的连续下挫,以及很多中国企业损失惨重的交易中都有高盛的身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家企业失手于高盛?高盛又是用什么手法从全世界席卷大量资本的呢?
      无处不在的高盛
      我们不要认为高盛跟我们无关。任志刚,就是香港金管局总裁在2009年2月2日暗指汇丰银行遭到操控。被谁操控?下面是我的分析。高盛写了一个研究报告,说汇丰银行的坏账准备应该会高达301亿美元,亏损会高达15亿美元。因此这家银行的价格会从七八十块跌到49块。这个报告一出来,这个公司一周内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价一周内下跌25 %。
      高盛又写了一份研究报告,高度看空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虽然包括申银万国、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大力推荐中石油,可是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发布相反的报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那么高盛等银行在2004年,在国有银行要改制的时候,相继发表一些文章跟看法,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结果谁要了,高盛自己去买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占有的美国银行以一块多钱的价格收购了建行上市的股权。结果在2 007年下半年,美国商业银行对外宣布,由于次债危机,他们遭到重大损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们赚到了1300亿。 100块乘以13亿人口就等于1300亿,就被这些大行席卷一空,相当于每人出了100元。
      各位还记不记得越南危机?发生在2008年4月的越南危机是越南的大悲剧。可是我们注意到了,这个国家在20 07年出了问题,可是到了2008年3月之前,以高盛为首的国际投行一再地呼吁大家买入。他们对越南的评价有八个字,叫做:越南概念,亚股新宠。这篇文章是2007年5月 14日发表的,文中讲到高盛把越南纳入新钻石11国。在它的力捧之下,越南的股价、楼价拉高,最后到2008年4月呢,不知道什么原因,所有资金全部撤出,股价大跌,楼价大跌,只有一个不跌,就是通货膨胀高达25%。这就是高盛。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这么说,以高盛为首的这些国际金融资本,他们就是这一场金融海啸的真正背后操纵人。

user

最新回應

立 冬
立 冬 2018/07/16

怪不得人哥幾年沒上來頭條呢.  {#icons_cat9}

WongHD
WongHD 2015/07/21

平凡兄,我沒有這個情況呀。

住家小男人(政见不同请勿拍砖)

long time no see {#icono0_45},你地可以打牌,吾准食糊 {#icons_boy4}

WongHD
WongHD 2015/06/17

係呀,真係甘,我會守多陣。 之前,我見到1788升到8蚊,所以無追入,後悔中... 你呢個post嘅兩條問題,我未遇過,所以答唔到你,希望有些網友能幫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