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喉開得太猛? 7月17日

2009/07/27 15:13:39 網誌分類: 經濟
27 Jul

有人說亞洲的經濟從金融海嘯裡恢復得太快,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大量游資湧到中國追逐利潤--無疑中國已經成為國際投資者獲利最高的熱點。

在本港我們目睹了整整兩天的驚慌:一是去年10月27日,當日恆指跌至10,670點;另一日是今年3月9日,當時匯控(5)供股的驚慌達到極點,恆指跌至11,340點。

但面對這一輪排山倒海般的崩潰,香港的樓市竟能處之泰然。只有一段短時間人們能夠找到比較便宜的物業,之後樓價又再反彈至崩潰之前的水平。這並不是新事,早在1987年10月股災的時候,樓價的所有損失就在短短6個月內得以回補。

我認為歷史注定要重演,只不過今天樓價的驚慌程度遠遠不及股市而已;但在1987年股災爆發之前,炒樓一族不斷的互相交接火棒,買完之後轉眼就有另一個買家以更高價承接。

經過一輪短暫的調整之後,我預料樓價會繼續回升。但原因不是因為樓平,而是因為新樓建成的步伐減慢,而且香港人手上有大量儲蓄終有一天會被釋放。

但香港樓市的穩定程度,與國內相比仍然相去甚遠,國內主要城市的樓價全速暴升,近日我看到一篇文章分析了樓市的泡沫、其原因和後果,作者警告這些事情注定要發生--不僅局限於國內,在全世界都一樣。

我在想,過量的流動資金到底會跑到哪兒去,我相信這會造成新一輪的通脹,部分原因是國際間的央行把水喉開得太猛、太長時間,如果它們不這樣做的話,那麼經濟一定會回歸至最黑暗的局面。雖然如此,我認為現在不必看得太遙遠,這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我也在想,救市方案是否去得「太盡」。這尤其適用於中國,畢竟中國並非處於金融海嘯的中心,這些刺激方案純粹是預防性質多於治療。


在一個被政府操控的經濟體系中,中國政府不可能以完美的方法調控經濟,人們一定要有心理準備,經濟會有上有落。最令人擔心的是水喉一下子開得太猛;如果慢慢開水喉的說,經濟的好景會變得更加易受控制;但如果一下字就開到最盡,那麼後果是不堪設想。

這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議題,投資者因為短線的獲利感到興奮,但他們最應該捕捉的是大升浪、大跌浪。他們應該知道,政策緊縮的目的是要減慢升幅,令繁榮變得細水長流。

中國的經濟變得越來越獨立,內需佔整體經濟的比重較出口越來越高,而政府的監管機構一定要注意這個轉變。如果政府提高利率、並且提高物業按揭的首期比例,而且要求銀行縮緊房產借貸的話,這對整個社會都有好處,而股市也不會太受影響。

這適用於中國,而我相信美國仍然處於蕭條狀態。當年格林斯潘把利率推得太低,間接導致了今天災難性的局面;而伯南克一定會很小心不再重蹈覆轍。

伯南克是在走鋼線,在鋼線上停留太久就一定會跌下來,但如果下面有安全網的話,又不至於要跌死。我的直覺是,事情最終會比市場預期為佳,投資者不必太過憂慮。

美元利率長期維持於低位是絕對有可能的,而這遲早會令通脹和資產價格急升。投資者對抗通脹的方法是買股票;而在那些高通脹的日子,投機客甚至可以考慮使用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