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迅<祝福>問答(四)

2007/05/08 13:17:12 網誌分類: 閱讀
08 May

祥林嫂講述阿毛的故事時,魯鎮人有何反應?為什麼?

                                                                    

 作者:Anniewh

 

 

 

 

 

魯鎮的人對祥林嫂講述阿毛的故事時,反應各式各樣。

 

最初,男人聽後,「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h.P33)。有的上年紀的老女人更是特意前來,見祥林嫂「說到鳴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評論著」(h.P34)。

 

後來,她永遠都是機械麻木且重覆又重覆地述說,倒也常常能吸引住幾個聽眾。但當大家聽來聽去都已熟記了內容,就連「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同上)時,說明人們已厭倦了。

 

最後,全魯鎮的人聽得熟了幾乎全能背下來了,甚至到了「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的地步。於是,她只要剛說個開頭,聽的人「立即打斷她的話,」模仿她的原話幫她接下去說兩句,撘完話後就生怕她再開口馬上「走開去了」(同上)。可見,魯鎮的人由關心轉冷淡,煩厭到已沒人再聽她那麻木的講述了。

 

再問魯鎮的人是否真的關心祥林嫂呢?為什麼呢?

 

魯鎮的人們最初聽到她那悲慘的身世時,還有人是出於人性善端而肯花上點時間關心似的聆聽,其中或許有那麼短短一剎那同情心罷。真關心她的應算是送她來做工的中人「衛老婆子」,當然也為得報酬。當時迷信禮教下,人們都會認為她是不吉祥之剋夫剋子寡而再寡的罪人,柳媽說她「實在不合算」,還不如「再一強,索性撞一個死,就好了」(h.P34),叫她捐門檻也算是關心她罷?想不到卻又變成害她了。

 

其實,在冷酷現實的舊中國,社會上人們都彼此這般而見怪不怪的,像祥林嫂這樣貧窮苦命人哪都有,人人自顧不暇,有幾個肯花更多時間真去關心要飯的呢?當人們肯咀嚼及賞鑒她那心靈上的創傷時,也不過是借以彌補自身精神上的空虛罷了!

 

再說,人死不能復生,她失子的痛苦是誰都幫不了她的。所以,更多的正常人對她麻木的述說後轉為卑視及嘲諷,視她為廢物了。道理不說自明:人們非親非故,對罪孽之凶避之則吉乃做人之常理或謂人性之驅使,此理於今日不也仍舊嗎?

 

 

參考書目:

h.中國現代中短篇小說選 (上)黃維樑/劉紹銘合編 (1991-1949)

1994重印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