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近海嚴重污染 生蠔銅超標740倍

2011/10/07 07:52:50 網誌分類: 健康
07 Oct

 

廣東近海嚴重污染 生蠔銅超標740

{#icono_13}

2010年廣東海洋公報顯示,廣東近海四成入海排污口排放污水超標,16%的近海海域正在遭受污染。重金屬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體的腎、肝髒、性腺、鰓中,生蠔銅元素和鎘元素分別超標740 倍和90倍。 食用污染物,多數情況不會產生急性毒性,而是在人體內積累,存在慢性毒性。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量時,會對危害人體功能器官、致癌。

 

928下午5時,廣州建滔(南沙)石化有限公司通往入海口的排污口,黃浪翻滾。排污口不斷向海洋里排放黃色的污水,將周圍一片海域完全染成了黃褐色,整個海灣彌漫一股刺鼻的氣味。

大魚很難捕到了,化工廠這麼多,很多魚都沒有了。附近的漁民老張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老張漁船所在的海灣,東面是廣東華凱石油天然氣公司、建滔化工、發展BP(英國石油公司)油品有限公司和一家發電廠,北面是小虎島,這個島的主要產業就是化工業。

廣東海洋和漁業局最近發布的海洋公報顯示,建滔(南沙)石化公司排污口鄰近海域中,無機氮含量已經超過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海洋生態環境質量處于差的狀態,海水水質不能達到相應海域使用功能和環境保護目標的要求。

2010年廣東海洋公報顯示,廣東近海四成入海排污口排放污水超標,16%的近海海域正在遭受污染。2010年珠江八大入海口和榕江、深圳河、東江等主要入海河流攜帶入海的石油烴、砷、重金屬等污染物108萬噸。其中珠江排入海的污染物佔總量七成。

現有大量的研究表明,珠江口水體和沉積物中很多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含量超標。這些污染物會在水體生物,如魚類、浮游動物等體內積累富集,並且對它們產生毒性危害風險,更為嚴重的是通過食物鏈將毒性放大,危害人體健康。廣東省化學危害應急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郭鵬然博士說。

近海漁港污染嚴重

郭鵬然博士此前研究了珠三角近海的一個大島 - 桂山島水底沉積物,該島位于珠江口東側主航道上,是珠江口大型油船停靠處,也是廣東省最大的海水網箱養殖基地之一。

郭鵬然的研究結果顯示,桂山島附近海底表層沉積物中,銅、鉛、鋅三種重金屬含量均不同程度地超過河口背景值。評價結果是該海水養殖基地中,表層沉積物中重金屬對底棲生物有潛在或慢性毒性作用。

桂山島屬于遠離海岸的島嶼,污染情況要比近海岸的漁港低。廣東近海漁港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與建滔(南沙)石化公司附近海域漁民的感受一樣,深圳灣漁港的漁民打撈上來的海魚同樣有臭油味,當地餐館老板稱之臭油魚

深圳、珠海和澳門漁港沉積物的銅、鋅元素含量遠高于國內河口和海灣,鎘元素含量也明顯高于國內的河口和海灣水平,其他漁港的重金屬含量水平與國內河口及海灣相近;與世界各地港口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區漁港沉積物中重金屬含量處在中等水平,其中深圳漁港沉積物中銅的含量已居世界前列,僅低于報道的受重金屬嚴重污染的美國NewBedford港。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張干研究員指出。

張干研究員表示,珠三角的漁港都具有中等潛在重金屬生態風險,其中重金屬銅和鎘元素具有的潛在生態風險。廣東漁港總的潛在生態風險由高至低順序為:澳門>深圳>珠海>茂名。

張干認為,珠三角高度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其毗鄰的海域具有嚴重的環境影響,漁港沉積物重金屬污染與漁港周邊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密不可分的。

魚含鉻鉛蠔含銅鎘

湛江是廣東重要的海鮮生產地,到湛江,食海鮮,這是外地游客津津樂道、湛江市民耳熟能詳的口頭禪。

2009年開始,湛江港口貨物吞吐量開始突破億噸,邁進全國15個億噸大港行列。隨著湛江港和湛江沿海工業的發展,湛江漁港的海鮮生產,也開始出現污染情況。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與氣象學院陳清香教授研究了湛江海域的貝類,她並沒選用港口受到明顯污染的貝類,而是選用位于湛江灣外海域、受工農業污染較少的貝類。不過,研究結果依然不容樂觀。

貝殼類均是肌肉中的重金屬含量最低,而內髒團(含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等)的重金屬含量高,也就是說,食用貝類時選食肌肉部分是最安全的。從中國人的傳統食用習慣來看,食用腹足類時,基本上是選食肌肉部分、腹足,但食用雙殼類的貝類時,很多(如牡蠣、蛤、蟶、蚶、貽貝等)都是食用整個軟體部,這大大增加了攝入重金屬的風險。陳清香認為。

珠江口海域的生物體受重金屬的污染影響較大。伶仃洋甲殼類、雙殼類、魚類和頭足類都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尤其銅等重金屬,甚至達到了重度污染水平。中國科學院南海(專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黃小平博士認為。

黃小平表示,一般來說,重金屬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體的腎、肝髒、性腺、鰓中,廣東海產品中的棘頭梅童魚的鉻元素和鉛元素分別超標24倍和48倍,另一種主要經濟魚類長蛇鯔(俗稱狗母魚)的鉛元素超標53倍。而市民經常食用的生蠔中,銅元素和鎘元素分別超標740倍和90倍。

水體底層生物>中上層種類>近底層種類;魚類富集鉛和汞的能力強,甲殼動物富集鎘和汞元素能力強;軟體動物中富集鉛元素。黃小平博士總結道。

黃小平表示,有機物污染方面,以蝦姑和龍頭魚污染較重。
蚌類等生物體檢測到較高濃度的有機污染,一些污染已經到了可能危害食用大量海產品人群健康的水平。

偷排猶如貓鼠游戲

對于廣東近海污染,廣東海洋環境監測部門、廣東環保部門聯手監測和治理污染多年,為何廣東海洋的污染病癥久治不愈,並且還有惡化跡象?

目前化工企業污水治理成本較高,而違法受到處罰的成本很低,導致一些工廠偷排偷放污水的現象不斷發生。一位負責海洋環境監測的人士告訴記者,環境監管部門和企業之間,就像貓和老鼠,當環境監測人員采樣的時候,化工廠就會開動污水處理裝置,但等監測人士一走,污水處理裝置就關停了,環境監管部門沒有那麼多人力和精力,不可能時時刻刻緊盯著每個企業。更多時候,需要企業的自我約束。

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廣東環保部門在海洋環保方面的思路是,以陸源污染控制為重點,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和推進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通過推動入海主要河流流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做好對廣東近海的保護,尤其是強化以珠江流域為重點的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從源頭上保護廣東海洋環境質量。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企業排放污水之外,廣東日益增多的生活污水也在排入海中,2010年廣東有54億噸生活污水排入海里,在全國各省份居于首位。目前廣東全省的生活污水處理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

廣東省環保廳副廳長李暉表示,管網建設跟不上,使得目前廣東污水處理項目成了一種環保
擺設目前廣東一縣一個污水處理廠建成了,但污水處理管網沒錢建。3塊錢的污水處理成本,1塊錢是投資建廠,2塊錢是用于管網和運行,管網現在卡脖子,污水處理主體工程難完全發揮作用。

 

李暉表示,目前從老百姓手中收取的污水處理費根本不足以維持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各地縣財政不願掏錢,省財政又無能為力,資金不足給廣東省生活污水處理帶來很大困難,在廣東的東西北地區,污水處理的問題尤其嚴重。

不過,廣東省正調集資金,加快污水處理設施、管網的建設,逐步完善城鎮污水收集系統。各地級市和縣政府部門也在連續開展城鎮河涌整治,希望能夠消除流經廣東各大城市主要河段黑臭現象。同時環保部門表示,將繼續關注海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對污水直接排海的重點企業,逐步推進在線監測工作。

廣東近海  四大危機

隨著廣東近海水體不斷受到污染,廣東近海生物出現了一系列危機,包括︰臭油魚、野生海豚體內大量富集石油烴、近海珊瑚大量死亡。污染已經從水中的動物,擴展到整個近海生態系統。

問題一︰遠去的珊瑚
珊瑚覆蓋率在不斷下降。陳天然博士是中國科學院南海(專題)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近年他對廣東大亞灣石珊瑚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發現,大亞灣石珊瑚總覆蓋率從1983年的76%降到現在的20%,僅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1/4

陳天然博士調查發現,海底珊瑚優勢種從枝狀的霜鹿角珊瑚轉變成塊狀或皮殼狀的秘密角蜂巢珊瑚。相對于生長速度較快的枝狀珊瑚,塊狀珊瑚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如水溫升高、水體富營養化等,優勢種的改變可能反映大亞灣環境正在不斷惡化。

除了大亞灣,我還去過珠江口、廣西潿洲島、海南三亞、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做過珊瑚礁、群落的調查研究,狀況並不比大亞灣好多少(除了南沙群島)。實際上,全球範圍內的珊瑚礁均出現退化的趨勢,包括保護非常嚴格的澳大利亞大堡礁。陳天然說。

陳天然認為,人為因素造成海洋環境惡化是造成珊瑚死亡、退化的主要因素,在我國以及很多發展中國家的珊瑚礁區可以明顯看出。

問題二︰臭油魚
927中午,深圳蛇口漁港,50來艘小漁船停靠在漁港里,三 三兩 兩的市民開車來到漁港買海鮮,而漁民們打的魚都十分小,數量也不多。我們凌晨兩點出門,要跑到很遠的海里去打,現在近海的魚蝦都少多了。漁民老吳無奈地說。

我們飯店雖然靠著蛇口漁港,但我們不買漁港的魚。蛇口漁港邊同興旺海鮮飯店老板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漁港里打上來的都是臭油魚,口味不好,我們都是去其他地方買海魚。

廣東海洋大學海洋資源與環境監測中心研究員孫省利表示,隨著近十年來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深圳河和大沙河正在不斷地向海灣排放各類污水,加之大規模的填海工程,給深圳灣海域的生態環境造成愈來愈大的壓力,使得海灣屬性弱化,納潮量降低,海水交換能力差,海灣內營養鹽、重金屬、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在海水和沉積物中迅速蓄積。

問題三︰海豚富集石油

由于船舶漏油、海上鑽井平台事故,大量石油泄漏進了海水。最近我國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海水中石油濃度一般呈近海岸高于遠海的空間格局。生活在廣東近海岸的中華白海豚受到海水中石油影響,體內石油烴開始富集。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選取了東莞、深圳、香港等地死亡海豚尸體進行了解剖,2010年發布結果稱,由于珠江口是我國沿岸石油污染較重的水域,解剖顯示中華白海豚體內的石油烴的富集已很嚴重。

南海水產研究所專家解釋,中華白海豚體內石油烴富集,同其棲息水體的石油污染程度有聯系。海豚是肉食性的海洋動物,處在海洋食物鏈的高端,捕食其棲息海域的魚類、蝦類動物。相對魚、蝦體來說,珠江口海豚對石油烴可能有生物放大作用。

問題四︰漁民上岸

長洲島是珠江出海口附近的一個島,歷史上曾經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海港,當年曾經商賈雲集,盛極一時。長洲島坐船可以到廣州漁民聚集的九沙尾社區。不過,九沙尾盛行一時的捕魚現在不再流行了。廣東海監貼在九沙尾社區的漁船柴油補貼公告上,顯示這里僅有80條漁船。

現在捕魚賺不到錢,港口污染,魚不好吃了,這段時間休漁,打魚的人很少了。小孩也都上岸進學校,在岸上發展。一位老漁民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整個九沙尾社區漁民家中,鮮有魚掛著,偶爾能看到幾條小魚干。在斑駁漁港里,年輕一代穿著校服騎自行車穿行,他們已經不可能像前輩一樣以捕魚為生了。

九沙尾漁村不遠處,是一家通宵開工的石材廠,廢水直接排入珠江入海口,污水設施已經停工很久。而不遠處的一家電池廠,很多廢水從電池廠邊的河涌,直接流入入海口。

專家提醒

由于一般情況下,重金屬等污染物,容易富集在海洋生物的腎、肝髒、性腺、鰓中,而肌肉中重金屬含量最低。廣東海洋大學的陳清香教授認為,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看,公眾日常食用貝類海鮮時,要改變食用雙殼類軟體部整體,最好去除貝類內髒團,食用剩下的貝類肌肉部分會更安全。

 “我們食用富集了污染物的水體生物後,多數情況下不會產生急性毒性,而是在人體內積累,存在慢性毒性。郭鵬然博士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當污染物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量時,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較大危害,例如危害人體功能器官、致癌等。

海洋產品的食品安全令人擔憂,需要科研人員、政府監管部門共同努力。郭鵬然說,所以,我們要注意不能食用水體中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較為嚴重區域中水體生物。不過,普通大眾一般也難以知道哪些水體區域中污染物較多,所食用的水產品來自何處,所以對于食品安全,需要環境化學科研工作者和政府食品監督部門共同努力,使科研真正服務于社會。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2085-big5.html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