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wong
mattwong
mattwong

34)中藥學(3)性能

2012/10/28 16:36:03 網誌分類: 中醫學
28 Oct

 

 

三、中藥的性能

 

 

“藥以治病,在於其偏性

中藥的作用包括治療作用和不良作用(不良反應)

中藥的治療作用又稱為中藥的功效;中藥的不良作用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應

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劑量時出現的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

一般比較輕微,對機體危害不大,停藥後能消失。副作用的產生固然與藥物的偏性有關,更重要的是因為一味中藥往往有多種作用,治療時利用其一種或一部分作用其他作用便成為副作用

毒性反應是指用藥後引起機體損害性反應,往往因用藥劑量過大用藥時間過長而引起,與人的體質因素也有密切的關系

充分而正確地利用中藥的治療作用,儘量避免不良反應發生保證用藥安全、有效,這是臨床用藥的一條基本原則。

將中藥治病的各種性質作用加以慨括,統稱為藥物的性能

中藥學的主要理論--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和毒性

中藥的性狀與中藥的性能完全不同,屬於兩各不同的慨念。中藥的性狀是指藥物本身的形狀、顏色、氣味、質地等。

一.四氣

氣,是指藥物的性質,即藥性。藥性指出它對人體的作用性質,是醫者必須了解的。

中藥的藥性寒、熱、溫、涼四種,稱為四氣

亦即四性

其中溫熱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

溫與熱為同一性屬寒與涼為同一性屬,僅是程度上有差異,溫次於熱,涼次於寒。有些藥物還有大熱,大寒,微熱,微寒等區別

溫、熱:屬陽,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

寒、涼:屬陰,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

此外,尚有一類藥物,其藥性平和,寒熱不甚明顯,稱為“平性”。

平性藥物中也有偏溫,偏涼之分,仍未超出四性的範圍。

.五味

藥物的基本味道有辛(金)、(土)、(木)、(火)、(水))、等,但為了與五行配屬,將澀附於酸淡附於甘,故稱“五味

五味與陰陽的關係:辛、甘淡屬陽酸、苦、鹹屬陰。

五味與五行的關係酸入肝屬木澀附於酸

苦入心,屬火

甘入脾,屬土淡附於甘

辛入肺屬金

咸入腎屬水

五味的基本作用辛-能散、能行;

甘-能補、能緩、能和;(甘草)

酸-能收、能澀

苦-能泄、能燥;清熱,燥濕

咸-能軟、能下。(便)

 


三.升降浮沉

定義:升降浮沉反應藥物的趨向性,是說明藥物性質的慨念之一

1.與陰陽的關係

升浮:屬陽上行向外,具有升陽發表被風散寒湧吐、開竅的功效

沉降:屬陰下行向內,具有瀉下清熱利水滲濕、重鎮安神潛陽熄風、消導積滯降逆止嘔、收澀、止咳平喘的功效。

    2.與性味的關係

升浮的藥物大多具有辛、甘味溫熱之性

沉降的藥物多具有酸、苦、咸、澀味和寒涼之性

李時珍有:“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之說。

    3.與藥物質地的關係

       花、葉類藥材質輕,多屬升浮

       根、種子、礦物類藥材質,多屬沉降

    4.與配伍、炮制的關係

       通過配伍,對藥物的升降浮沉有影響:通過對藥物的炮製,也會影響藥物的升降浮沉,如酒炒則升鹽水炒則降等。故李時珍說:“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四.歸經

歸經藥物作用的定位慨念,既表示藥物作用部位歸是作用的歸宿臟腑經絡的慨稱

藥物歸經的說法主要是將藥物的功效納入臟腑經絡的理論之中。如能開竅

安神入心經

能止咳平喘者,入肺經

。又如治療頭痛時,因部位不同而選用不同的“引經藥”:太陽經用羌活

陽明經用白芷

少陽經用柴胡等。

五.毒性


 

 

 

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

前人以藥物偏性的強弱來解釋有毒無毒及毒性的大小。

如明代張景岳雲“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也。”有毒藥物偏性較強,可以根據以偏糾偏,以毒攻毒的原則,用以治療惡瘡腫毒癥瘕等。

現代理論認為:有毒藥物,是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較接近相當用藥安全性小,容易引起中毒反應

無毒藥物,是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差值較大安全度較大

有毒與無毒,不但與藥物本身的性質有關,同時也與使用者是否掌握了性,是否正確診斷疾病以及是否正確地使用藥物也有關。

                               完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mattwong
mattwong 2018/10/19

Facebook matthew wong 師兄黃

2018/10/07

亞黃sir點解近來不見你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