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中環High Tea

傳媒逼宮

2015/09/17 08:41:09 網誌分類: 生活
17 Sep
        澳洲通訊部長兼富豪特恩布爾周一在執政自由黨黨魁選舉中擊敗阿博特,成功逼宮成為新任澳洲總理。戰敗的阿博特批評傳媒文化間接助長逼宮風氣。有人可能認為阿博特戰敗發老脾,但他所提出的觀點確實也反映了今天傳媒文化的一些實況。有選舉的地方便有阿博特說的問題,這種傳媒文化今日已成為政治文化牢不可破的一部份。

        阿博特的批評是甚麼?他說:「過去十多年的政治變了質,愈來愈多民意調查,評論氾濫,且大多數是屬尖酸刻薄,甚至等同人格謀殺的言論……民調觸發恐慌,造就總統旋轉門,對國家不利。」他又說:「若我能給傳媒一點忠告,便是不要為尋求私利的人做文章,這些人往往不願公開身份,傳媒不要被借刀殺人。」

        傳媒是否被借刀殺人?阿博特是否只輸在他口中所說的「變了質的傳媒文化」,相信沒有絕對的答案,但阿博特講的傳媒現象,確實存在,不但在澳洲,在美國、在英國、在香港,民調愈搞愈多,評論式的新聞,有立場、有傾向性的新聞漸次取代了客觀報道,這確實是一個愈來愈明顯的趨勢。這種傳媒文化,不但只存在於選舉新聞,也存在於很多關乎國家、社會的敏感或重要議題的新聞上。

        以香港為例,民調愈來愈多,對政治領袖的評分、對政改是否應該通過的公眾立場,對各級選舉中的不同陣營的支持度,民調幾乎主導了相關新聞的基調,但民意調查機構對他們做調查的方法、問卷如何設定,有幾鉅細無遺的公佈?調查方法、問卷問法幾可影響民調結果,但大部份市民,只看到結果,全盤接受結果,以之為整體民意,殊不知民調原來並不完全反映民意。

        民調不反映民意,例子不少,近如今年五月英國大選,選前民調預測保守黨和工黨兩大黨不相上下,最後保守黨在下議院650個席位中,贏得逾331席,比五年前對上一次大選多24席,且超出控制國會所需的323席,但工黨議席不升反降,比上屆少了26席,至只得232席與保守黨所得的議席相去甚遠,這個真實的結果,反映選舉民調不可靠,但傳媒天天拿着這些民調結果追蹤選情,在此情況下,公眾究竟是多了知情權,還是少了知情權,讓他們對政治人物作出判斷呢?民調治國似乎主導了西方民主社會的管治方向,但民調不能真正反映民意,是否很有誤導性,也很危險?

        至於阿博特提到的人格謀殺式的評論,真是英、美、香港常見的現象,報章評論,若是具名式的,當事人文責自負,市民知道哪些人發表甚麼言論,有關人士的職業,所屬機構,所關心的議題是公開資料,大家可作判斷他們的言論是否有利益所在。然而,今天香港有不少針對政治事件的評論、專欄,皆非以作者真實姓名發表,這些人躲在假名背後,或是報章專欄欄目背後,高談闊論,論盡城中政治和社會議題,月旦城中政治領袖,當中有沒有涉及私利,普通市民會知道嗎?掛上面紗不以真面目作出評論,這些人要隱藏身份,目的何在呢?

        除了評論,有些新聞充斥着知情人士透露、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傳媒對這些隱藏身份提供的消息,做了多少印證工作才發表相關新聞?或只是只要有一人提出某些觀點和消息,不加求證也可大肆報道?若如此,市民又如何可以判斷這些新聞是否如阿博特口中所說的傳媒「被借刀殺人」?

        今天香港和西方社會,出現了不少扭曲的政治和傳媒文化,變相降低了傳媒監督社會的功能,也削弱了市民真正的知情權,此風不改,任何一個地方的政治領導都不可能做好管治工作,在此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或社會,還有空間去求進步?

        黃麗君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