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是鬼?

2015/11/04 10:33:54 網誌分類: 時事
04 Nov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說,對於港大校委會發生的偷錄行為,「難以判斷是正確抑或不正確」。我驚訝於這位教育界代表、前中學校長、前教育學院講師為人師表的道德理解力。

如果爭辯偷拍、偷錄算不算犯罪?你不是警察,也不是法官,你「難以判斷」,還情有可原。今天,記者只是問葉老師偷錄對不對?你竟然說「難以判斷」,一個幼稚園生都懂的道理,一個文盲都知的道德界綫,代表教育界的你,曾為校長的你、曾在教育學院教出老師的你,竟然不懂判斷。(有咁嘅老師,就教出咁嘅學生!家長們:你地怕未?)

葉老師,聽說你是港大中文系畢業的,唸中文的人對中國文字多少有點深究吧?那我想向你請教一下:「偷錄」的「偷」,意指為何?是善行還是惡行?是合法還是非法?或者該改用小學生的學詞方法問你:這「偷」字,是褒義還是貶義?

當過教師的你,如果有日發現有學生考試時偷看鄰座同學的試卷,你是獎他?還是罰他?如果翌日你又發現有學生上課偷玩電話,你會駡他?還是讚他?

看試卷、玩電話、錄音,本來是一個中性行為,對,是不可判斷好壞的,但只要前面加上一個「偷」字,那絕對成了負面行為。葉老師,你是唸中文的,我們不說政治,我們只說文字,你認為這理解對不對?

如果葉老師還有懸念的話,我建議你翻翻犯罪學的書,我明白,老師不會甚麼都懂,但如果你連這個「偷」字都弄不清楚,作為約九萬香港教師代表,是不是太羞人了呢? (佢經已醜到國際知名啦)

屈穎妍

佢是人?是鬼?一目瞭然啦!

英語水平跌不休 唔中唔西最堪憂

香港一向以國際都會自居,英語係法定語言之一,表面上似乎好國際化,可惜只係假象咋,如果話港人嘅英語水平仲低過日本甚至越南,你信唔信吖?

唔係講笑架,有教育機構針對全球七十個國家及地區嘅調查顯示,香港成年人嘅英語能力僅排於全球第三十三位,比去年跌兩級;喺亞洲亦只能排於第九位,比去年跌咗一級,同亞洲排名第一嘅新加坡固然無得揮,更首次輸畀越南,只屬中級水平。以整體排名計,香港話就話仍然高過中國內地,但如果以城市計,香港已經低於上海同北京,講起真係失禮。(我地尊貴嘅教育界代表:俾個說法吖?)

點解會咁?有學者根據本身嘅教學經驗,發現大部分港人唔敢講英語(淨係夠膽講政治),外地學生經常會積極主導討論,反而本地學生唔敢參與;學者建議老師應以鼓勵嘅態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喎。

冇錯,學習語言最緊要多聽多講,如果唔敢開口講,一味紙上談兵,英語水平點可能提高吖。以前有項本地調查亦顯示,七成受訪僱主認為在職人士英語水平下降,證明呢個問題已經唔係一朝一夕嘅事。講到底,教育質素每況愈下,正正係英語水平不斷下跌嘅主要原因。回歸後港府好大喜功,教改一浪接一浪,結果愈改愈亂,尤其係母語教學更加弄巧反拙,搞到母語唔得,英語又唔掂。有人形容香港教育不中不西,不倫不類,真係冇講錯架。

所以話,港產官僚眼高手低,誤人子弟。就以全港性系統評估(TSA)嚟講吖,教育局一直強調評估成績唔會影響學校排名及學生升學,可惜講者自講,學校喺教育局嘅無形壓力之下,瘋狂操練學生,令老師及學生負擔大增,引起家長及教育界怨聲載道。有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認為系統評估無助提升知識,反而造成極大壓力及困擾,唔少家長甚至認為子女壓力指數爆錶添。你話嘞,教育局無事生非,係咪添煩添亂吖?

唔怕唔識貨,最怕貨比貨。香港同新加坡有好多相似嘅地方,都曾經係英國殖民地,都係以華人為主嘅社會,以前不相伯仲,依家高下立見。新加坡教育搞得有聲有色,學生英文又得,中文又好,唔少人仲可以講幾種方言添;反觀香港教育七國咁亂,中文水平本來已經不如人,家陣連英文水平亦被人愈拋愈遠,想唔認輸都唔得,唔怪得近年香港嘅國際排名幾乎全部輸畀新加坡喇。(回歸後香港政府文件差不多全用中文,所以英文水評下降並不出奇,但相對用得較多的中文,有進步嗎?依家香港人最叻係時中時英---咁先至夠潮!)

一沉俱沉,港人英語水平下跌,可以講係回歸後樣樣沉淪嘅縮影。香港係高度開放嘅經濟體,過去主要靠國際貿易起家,今日連英語都唔掂,又點樣發展及生存呢?難為港產官僚仲話要喺「一帶一路」中擔任「帶路」角色,簡直唔知個醜字點寫!

唔好話鬼唔可怕,「鬼頭仔」可唔可怕吖?我諗任何一個機構/組織都唔樂意聘請「鬼頭仔」工作:洩密都仲可以打正旗號話係「維護正義」、明明係「偷」都仲可以話係....仲有天理嘅?不如學陳季常話齋:偷一次未為多吖!

10月4日播出的《城市論壇》中,討論過馮敬恩公開校委會會議內容的做法是否正確和合理,出席嘉賓中有葉建源(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員)和馮敬恩(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認為事件中,誠信和公義並不對立,有人則認為任何理由下都不應洩密。

葉建源雖與馮敬恩站在同一陣線,說話卻十分取巧,他沒有直接評論馮敬恩的對與錯,只說別看低年輕人以為他們蠢,認為馮敬恩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有自己的思想做決定,言中暗示馮敬恩的行為與其他人無關,若說有錯,也是馮敬恩一個人的錯。

雖不犯法但毀誠信

最近,馮敬恩就被禁止再參與保密項目的討論接受電台訪問,他仍然不認為自己的洩密行為有錯,更指沒有足夠時間讓他尋求法律意見及協助,認為校委會此時下決定不公義。筆者希望馮同學能明白,從法律角度看,當在事情弄清前,認為有人可能會再犯,對社會有負面影響,可頒禁制令。

在刑事案上的扣押候審亦類同,就如懷疑強姦犯多數不獲保釋機會,是因為怕他在等候審訊期間,可能會危害社會安全。即使最後證實疑犯實屬無辜,亦不存在任何不公平。

在筆者看來,其實是馮敬恩心裡不服氣,想「拖時間」,期望有包公出現判他沒有錯(遇著「黃法官」機會都好大啫)。不過筆者覺得,即使包公再世,亦會判他有錯。馮敬恩的行為雖然不真正算是犯法,並非違反合同協議。但他毀的誠信和承諾,卻沒有一個法庭正式可監管(人地都講左咯,就算真係洩露機密都冇咩嘢罰則,真係孫悟空話齋:駛咩嘢驚呀?)。如此,校委會難道要無限期等,等他尋求法律意見?筆者贊同校委會的決定,不可能為此而停止處理馮敬恩失信的行為。

校委會不想政治化

早前報章刊登了筆者的文章,內容有關馮敬恩失信。有反對筆者意見的朋友來電,說很多人想打筆者一頓,認為馮敬恩是為正義發聲。筆者卻不認同,除非會議內容涉及國家安全,預計將會發生罪案等,此時公開內容才算是正義之舉。如只是因為馮敬恩個人認為內容不公義,洩密行為絕不正義。

更可笑的是,真相日漸浮面,事情根本不如反校委會的人所想。起初反校委的原因,是認為否決陳文敏是政治行為。不過,經過馮敬恩兩次洩密、李國章和紀文鳳的錄音曝光後,原來校委會反而是不想搞政治才否決陳文敏。一連串的洩密風波,造成兩方受害:陳文敏形象被連串報道貶低;港大排名大跌,聲譽在國際上受損。

-----------------------------------------------

同是記者的屈穎妍受暴力威嚇危及新聞自由,記協龜縮不吭一聲。港大不道德的洩密偷錄,記協就立刻跑出來搖旗吶喊,記協是什麼政治顏色,畫公仔真係唔使畫出腸!(新聞自由就大晒,咁人家偷拍你出浴可唔可以話公眾有「知情權」吖?)

又講吓今期區議會選舉吖!我區有位候選人:(網上資料)

前九龍城民選區議員X,前民主黨黨員。自1994年當選,至2007年遭取消資格。

X於2006年被香港廉政公署控告一項串謀詐騙罪及四項提供虛假資料罪,指她於1998年9月至2004年9月間,涉嫌詐騙政府租金津貼。X在同年12月1日被判入獄十八個月,X因連續缺席三次區議會會議,於2007年5月24日失去區議員資格。其空缺由A得,而X氏辦事處則在8月初終止服務。

2007年8月,上訴庭維持X的定罪判決,但減刑至可當庭釋放(果個咩嘢官嚟?罪名冇減,竟然由十八個月監禁改為當庭釋放)

X在2014年雨傘革命期間積極投入抗爭。佔領活動遭警方清場後,仍於旺角活躍,繼續參與鳩嗚團的流動抗爭。

2015年10月2日,X再次報名出選九龍城區???區區議員候選人。民主黨發出聲明,指其參選未經黨內中委會同意,涉違反黨紀,或會被開除黨籍。

人地今次鐘意打正「黃旗」做旗號呀!選民:你點睇?我梗係唔會選佢啦!

咁呢隻又是人?抑或是鬼呢?

 

回應 (2)
我要發表
2015/11/04 13:01:53 回覆

Sinnid:畫公仔唔可以畫出腸架!

2015/11/04 12:12:45 回覆

請問X是否馮競文呢?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