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圓融圓通

無人車的發展前景

2016/01/07 08:41:45 網誌分類: 經濟
07 Jan
        上星期本專欄分享2016年的科技大趨勢,電動車、可攜帶裝置及虛擬現實等項目,都是令市場萬眾期待的事情。其中,無人車技術亦深受矚目,不少大企業,例如谷歌、索尼、Uber等先後加入研發無人車,更陸續發佈試駕測試成果,似乎無人車可於不久將來真正投入服務。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亦有參與研發無人車的競賽中。不過,為了能在這個飛速增長的技術範疇中站得住腳,日前宣佈向叫車軟件Lyft投資5億美元(約39億港元),開發無人車的叫車服務。

        是次交易是歷來最大宗傳統車廠對科技初創企業的單筆投資額,一方面希望在無人車市場上捷足先登,成為首批無人車即時叫車服務的供應者,另一方面亦希望加強GM及Lyft在各自市場的競爭力。此外,GM總裁安曼(DanAmmann)亦將加入Lyft的董事局,形成同盟關係。Lyft司機可以優惠價格,按日、周或月向通用汽車租車,而通用汽車則可使用Lyft的叫車服務軟件。

        Lyft主席兼共同創辦人齊默(JohnZimmer)更表示,無人車的叫車服務將提供一個試驗平台,讓用戶率先體驗無人車服務,繼而作出購買決定。這樣一來,無論對企業來說,以及對用戶來說,將會是一個互相得益的體驗。

        將衝擊行業經濟結構

        表面上看,GM及Lyft都在跟着潮流走。潮流「興」無人車,又「興」叫車服務,所以索性把兩者合併,開發無人車叫車服務,走在潮流尖端。但是,深層次一點來看,兩間公司的合作,揭示無人車將來的發展空間,如何把現有交通工具的經營方式改變過來。無人車對傳統汽車行業,除了是技術上的衝擊,更是行業經濟結構上的衝擊。

        不過,這個合作將不是一帆風順的過程。Uber亦看準無人車叫車服務的商機,密鑼緊鼓投入自身的開發項目中。據自動車研究公司KelleyBlueBook資深研究員KarlBrauer所指,假若Uber的研發項目成功,不僅在營運上擁有更大自主性,在汽車結構、設計皆可加入更多獨家元素。此外,谷歌、Benz、Audi、Tesla等亦在賽道上疾風狂奔,競爭激烈。

        從技術角度看,汽車行業將進入新時代,而從商業角度看,這將是一場精采賽事,值得拭目以待。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info@yuantung.com.hk

        資深財經公關

        陳民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