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洞悉
調研‧洞悉
調研‧洞悉

流動支付

2016/02/26 08:41:23 網誌分類: 生活
26 Feb
        隨着流動電話的普及,以及網上購物的新趨勢,流動支付已成為金融服務業的另一發展方向。目前PayPal及阿里巴巴的「餘額寶」已被現有用戶廣泛應用,若然要突破或再開拓市場,有市場調查建議,要按消費者對流動支付的態度而推出相對的策略。

        調查來自台灣益普索市場研究公司。調查引述MIC資料顯示,已使用流動支付的消費者佔整體消費者不足百分之五,而具備流動支付條件的消費者(即曾聽過流動支付及其手機適用於流動支付的消費者)則近一成二,故此,台灣流動支付的潛在消費者至少達一成六,尚有龐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市場調查,消費者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別:

        一、自信型消費者:這群消費者經已投入流動支付方式,往往是新科技的先驅,他們對流動支付相關的知識充滿信心,認為流動支付有助他們管理財富。故推廣重點在於鼓勵他們於不同場合使用、更頻繁地使用;可考慮通過新產品及新服務,讓他們保持一定的興趣。

        二、開放型消費者:這群消費者最具發展潛力,調查發現,愈是向這群消費者清楚說明,就會有愈多人願意嘗試。故推廣重點在於鼓勵嘗試,確保他們的使用經驗是容易的、順利的,然後再想辦法增加使用頻率。

        三、謹慎型消費者:這群消費者不太認識流動支付的運作,認為要學習在手機上設定流動支付需大費精力、且擔心其安全性。故推廣重點在於技術支援、及安全保證。

        四、不感興趣型消費者:這群消費者是認識流動支付的,但選擇不使用,純粹因為不感興趣而不用。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讓他們接受行動支付。

        星島新聞集團市場調研總監

        星島新聞集團市場調研總監

        李立賢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