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鬥力下的教育工作

2006/11/24 15:47:39 網誌分類: 政治
24 Nov

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撤回就幼兒教育資助而提交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申請撥款文件,隨即惹來政府反擊政客「貪得無厭」的言論;同一時間,高等法院裁定「校本條例」勝訴,使提出上訴的一方,香港天主教會失去法律的理據,把那種拒絕提升轄下學校透明度的情況展露公眾眼前。惟這兩宗事件,卻虛耗了不少政府投放於教育政策的資源和心力。

 

自九七年香港回歸以來,醫療、教育、福利及房屋等關乎民生的政策,均是政客「搶攻」的議題,較純政治議題「雙普選」更深受市民關注。若政策令到市民,縱使是一小部分市民利益受損,亦罔顧議題內容的輕重緩急,政客們均以站在「道德高地」的姿態發表似是而非的論據,爭取傳媒曝光的機會。

 

在學券制事件中,這種為求一己、一黨利益的策略性行為,充分地暴露在市民面前。據報章報道,現時有逾百分之八十幼稚園為非牟利幼稚園,是今次學券制政策的受益者,而餘下不足百分之二十幼稚園,亦有不少公開表示計劃改變辦學模式,轉型至非牟利形式,是學券制三年過渡版本的受益者。此外,有不少每年學費逾二萬四千元規定,以其他教學模式教學的牟利私營幼稚園,亦表示將以質素取得家長的信任,無懼學券制的推行。總結來說,在學券制政策下利益受損者,可能不足百分之十。

 

在少數未能服從多數的情況下,政客們巧妙地使用了「公平」的理據,表示學券制減少了家長的選擇權,卻未有提及佔多數的百分之九十家長的期望。此外,歷史告訴我們,政客的理據往往只是一時之便,未有深思對社會的影響。

 

多年前,政客以教育界代表身份,要求進行教育制度改革,讓英文能力不及的學生們能繼續求學,明辨是非。及至政府推出母語教學,卻又因訂立了英文中學與中文中學的分別而飽受攻擊。另一例子就是取消小學學能測驗,由評核試評定學校水平,及以高一級學生成績作為下一級學生評分的參考準則,實為教統局回應教育界希望給予學生愉快學習而制定的政策。兩者最終在政客的鞭策下,將責任歸咎於教統局,而忽視了始作蛹者的他們,以及一意弧行,以操練學生提升校譽的校長罪責。教統局在沒有得到讚賞之餘,更被人紛紛指責,何奈!

 

李國章局長說:「白的不對,黑的又不對,不知怎樣才是對呢?」學券制是教育界爭取多年的幼兒教育資助的政策,在今年經濟稍為好轉下,政府才願意撥出二十億元推行,實為不易。現因有人以「一人之失萬人皆失」的心態,企圖迫使政府妥協以贏得掌聲,這種佔人便宜以利己的舉措,使人厭惡及唾棄。

 

至於天主教在《校本條例》敗下陣來,始料所及也!正如高院法官在判決書中所言,《校本條例》雖改變辦學團體的話事權,但《教本條例》是回歸前的教育制度基礎,亦符《基本法》規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辦學團體依靠政府資助,其自主權並非絕對,政府有權規管。

 

不論是「學券制」還是《教本條例》,那些已得利益者,一方面希望取得政府的資助,亦即市民的納稅錢;另一方面卻不願意接受監管,當然可隨己意將資助的金額用以提升學校教育質素,但亦可是聘請親人,購置「名車美樓」,又或是撥歸宗教用途,以改變日漸萎縮的教務。但這種說法,卻又怎可說服市民,有關的公帑是有效運用。

 

過往,當香港經濟陷於低潮時,政府花費一元一毫均深受政客們監管。為此,行政機關的運作,以致行政首長的選舉,除政客們要求高透明度外,宗教領袖亦提出要求。甚至乎,當政府推出《校本條例》後,有宗教領袖以取消辦學權為脅,要求政府撤消議案。這種政權謀略式的行為,律己不嚴卻對外要求多多的做法,未知是神的旨意,還是人的慾念。

 

辦學理念並非建基於有沒有政府資助,政治鬥力下的教育政策能破壞社會和諧,使學生、家長、學校成為三輸情況。觀乎現今香港社會,具良好辦學理念的學校,不論是幼稚園還是中學,以至大學,自有本身的名聲,屹立社會百多年而不倒者俯拾皆是。謹請政客們或宗教領袖們,不要再以辦學理念來掩飾主導權的私慾,不要再以公平來遮蓋學校的教學質素;要以我們受教育的學生需要為念,要以社會的整體利益為重。 

寫於二零零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