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耀
楊振耀
楊振耀

旅遊資源今古難分

2018/03/26 12:01:03 網誌分類: 生活
26 Mar
          多年前曾到比利時的安特惠普旅遊。二戰時小城未被波及,故而戰前建築風貌,差不多全都保留下來,奧斯卡得獎電影《鋼琴戰曲》(Pianist)曾在此城取景。電影公司只需要把現代商業招牌卸下,換上納粹德國旗幟,停泊好配合場景的不同類型軍車及道具設置,時光恍如倒流。小城面貌得以保存,有賴政府政策與民間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這類旅遊資源,內地差不多各省各市都有。最近到桂林,有兩個遭遇。三江侗族自治縣「程陽八寨」,保留了特色的風雨橋木樓建築。雨後遙看美不勝收。近看就發覺田間或坐或臥的,遠方溪水旁游戈的;無論牛隻或肥鵝,原來都是玻璃纖維製品。一隊隊荷鋤穿梭的農婦,衣飾整齊一致,腳上的黑布鞋,全沒有泥濘;怎看也不似剛耕作回歸。原來都是特約演員。

          陽朔的「西街」仰仗一千四百多年歷史,為了加大接待能力,近年就在接連的區邊,加挖人工湖,及按足西街風格蓋了幾條人工古街,結果變成古中有今,今古難分。成都的「寬窄巷子」及武漢的「戶部巷」不也犯了相同毛病?借歷史招牌,搞現代旅遊經濟,無可厚非,但急於求成,有形而無神的發展古鎮旅遊資源,應是時候檢討了。

        楊振耀
■原西街前面挖了湖及加建部份街道。
 ■原西街前面挖了湖及加建部份街道。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