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耆商機
神耆商機
神耆商機

杭州農民村屋變度假公寓

2018/10/04 04:13:20 網誌分類: 經濟
04 Oct
          內地近年養老地產項目火熱,一些大型地產集團紛紛砸下巨資購得養老地塊,開發養老地產。但由於目標客戶是針對老年人,存在局限性,空置率普遍在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四十五之間。 加上養老服務終究是由人配合硬件設備提供的服務,人員薪酬、護理耗材、設備維護等,都是長期的支出。讓很多養老地產項目在後期運營中,面臨不同程度的盈利困難。

          內地大部份城市由於發展和擴張,周邊的農民會選擇其他非體力的工作,導致一些農地、農宅面臨荒廢。農村獨有的山水風光和氣候條件,加上農舍維護成本較養老地產低,讓一些敏銳的鄉村資源開發者嗅到了商機。

          「一到夏天,就有大批的城裏人湧向杭州天目山的九思村、大有村等地方避暑,因為賓館數量有限,很多遊客就借住在農宅,但符合城市人居住環境要求、有接待能力的農宅畢竟是少數。很多人找不到理想的住宿地,特別是那些需要長期避暑、避寒養老的退休老人。發現這個龐大的休閒養老市場後,我們跟當地政府提出了合作」,浙江聯眾鄉村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學兵告訴大家他經營「城仙居」的初衷。

          聯眾公司與當地的村民簽訂協議,由公司出錢,按統一標準對他農宅進行改建裝修。改建後的「城仙居」,都是四層樓房,房間則按賓館標準間建造,改造成本約人民幣四十萬。房子的產權仍歸農民所有,農民可任選兩間居住,一樓的餐廳也由農民經營。其餘房間三十年的使用權和經營權則歸聯眾公司所有,期滿後歸還村民。客戶只需花人民幣五至六萬元,就可以向聯眾公司購得「城仙居」其中一間房間三十年的居住權。客戶可以自住,也可以請聯眾公司代為出租,獲得租金收益。

          除了經營餐廳獲得收入外,村民每月還可以收到聯眾公司的六百元工資,作為管理報酬,再加上一些土特產品的銷售,收入尚算可觀。很多年輕的勞動力回流,經過培訓後,回流人員亦可以為養老的長者提供相關的護理服務。

          寧靜的鄉村生活,讓許多城市老人心動不已,又給當地的村民帶來了收入的提高。該類型的項目因無損村民利益,解決城市養老牀位緊缺,受到政府的支持。然而,內地很多城市邊緣的農村,也在尋找這種由私營機構投資的新農村建設的機會,香港投資者不妨多關注。

        百本醫護執行董事

        關志康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