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晒界
跨晒界
跨晒界

盧健生 - 精緻餐飲 | 跨晒界

2024/05/27 01:14:10 網誌分類: 經濟
27 May
        

  最近有幸造訪了一間以泰國南部風味為主打的高級餐廳,所謂的fine dining,每位價格約2000港幣,價錢一點不便宜,菜單包羅萬象,有河蝦、帶子、鮑魚、龍蝦、藍蟹、香米飯、咖喱魚、通心菜、牛肉等,連甜點糕點,超過20道菜式,整餐共持續了將近3個小時。

  在用餐前,主廚親自現身,向客人介紹自己及餐廳風格,看樣貌打扮,非常注重外表形象,其實這也反映了餐廳的風格,就是注重形象。據訂座的朋友說,預定時,餐廳要求先查看客人的社交帳號,才給確定預訂。其實我想,主廚應該在廚房內忙得不可開交,到客人用膳完畢,客人覺得很滿意,才去請求主廚出來打個招呼,感謝一下主廚。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還沒開始吃,主廚已經跑出來打招呼,我認為這儀式感太過了。

  每一道菜端上來,侍者都用她很生硬的英文,為每道菜品做介紹。對我來說,我更喜歡透過文字描述來理解菜品,這樣更加清晰易懂。不過,我對這種fine dining 體驗實在一般。雖然菜單上列出了龍蝦和鮑魚等高級食材,但當食物上桌時,因為這是所謂fine dining,每一道菜份量都非常少,讓人吃得不盡興。

  我品嘗每一道菜品時,雖然口感精緻,卻無法滿足我對這些名貴食材的渴望。我開始思考,難道fine dinning就一定要吃那麼多種食材嗎?河蝦、藍蟹、帶子、龍蝦、鮑魚、牛肉、豬肉,每樣都只有一小口,非常不過癮。以鮑魚為例,切成幾顆小粒,吃進嘴裏完全感受不到鮑魚應有的肉質口感,跟一整隻讓我用刀叉切來吃的那種體驗,真是天淵之別。

  對我而言,如果想要品嘗牛肉,我可能會選擇去一間高級牛排館;如果想要享用海鮮,我可能會去尋找一間高級海鮮餐廳。這間泰國高級餐廳,卻堅持要將所有食材,一次過呈現給客人,但每道料理的份量卻微乎其微。吃完後,我只記得吃了很多道菜,卻完全記不起有甚麼招牌菜。這可能就是現在fine dining的通病,太注重儀式感和排場,太多道菜。想像如果是一套電影,有二十幾個主角,平均戲份差不多,作為觀眾,你只會覺得頭昏眼花。

  反觀同樣是主打精緻餐飲,「好酒好蔡」的晚餐菜單,通常只有7、8道菜,每一道菜份量適可,不會讓我吃得不夠過癮,用廣東話說句:「不會到喉唔到肺。」

視覺科技CEO
盧健生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