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高西斯的電影夢

2019/11/14 04:14:16 網誌分類: 生活
14 Nov
          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在《紐約時報》撰文,對當前電影市場趨勢及電影的定義轉變,發表感想,引起爭議。

          因為他批評美國以漫威為代表的一系列,以電腦技術製作、全明星陣容,漫畫科幻情節為賣點的所謂「節日猛片」,成為市場霸主,主導青少年及年輕世代的口味,而令他所理解的電影,日漸被邊緣化,電影的內涵日漸貧乏淘空。

          史高西斯表示:他不是敵視漫威電影,創作漫威電影的人才很有藝術才華,但是對於他和許多熱愛電影的製作人而言,電影是關於真相的,包括美學、情感和精神上的真相;電影是關於人性的,包括人性的複雜多樣以及自相矛盾,人與人之間會互相傷害,互相愛護,有人前人後,還有面對自己的時候,各有不同呈現。因此,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

          這就是再度將議題的焦點對準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到底應該如何平衡。

          史高西斯並不是純藝術電影的導演,也不贊成電影應該是一種需要獲得贊助才能生存的藝術,但是他看到電影創作的危機,即按照方程式倒模製作的商業電影,對電影獨特個性的扼殺。

          他舉例過去的荷里活,雖然是大片廠制度,電影創作人的藝術才能,和片廠老闆要求的商業成績,也同樣有對立和衝突,但是兩者的衝突反而帶來了創作的繁榮:《亂世佳人》、《北非諜影》、《飛渡關山》、《大國民》等,因為沒有倒模的方程式,片廠老闆也是獨立個體,各有立場和品味,霍斯、美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各自對電影的要求不一樣。

          但今天大電影的老闆,是一群由跨國界的投資人、精算師、會計師、銀行家、律師組成的無面孔的幕後群體,他們不在乎電影本身,甚至也沒有看過,他們只關心電腦計算出來的全球票房和投資的收益率。

          七十六歲的史高西斯,名滿世界,今時今日還提筆撰文,為電影的藝術創作呼喊,筆下流露出對電影的真心熱愛,十分感人。電影雖然是商業產品,但是電影不可以完全以商業掛帥,更加不可以由資本佔據壓倒性的支配地位,因為電影的本質兼具商業和藝術,在投資電影這個獨特領域,商業資本應該要有另類角度,釋放足夠的空間,讓創作電影的藝術家自由發揮。

          電影面世的時候,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純粹出於好奇——好奇這種新技術會帶來怎樣的想像和發揮空間,好奇如何通過電影的技術和可能性,展現人生的真相,表達內心的感受,和台下的觀眾以及後世的觀眾,在精神和心靈上溝通交流,跨越世代和國界,迴響永存。

          這才是電影的神奇和迷人之處,才是電影業有資格稱為夢工廠的原因。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