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而享有權威

2020/01/23 04:12:49 網誌分類: 生活
23 Jan
          對於哈里王子夫婦退出皇室,英女皇發聲明,威嚴溢於言表。

          英女皇平時不動聲色,近乎隱形,但是擁有不怒而威的尊嚴和地位,廣受國民愛戴,甚至在國際上也如此,在英聯邦國家依然享有超然的國家元首地位。

          英女皇「無為而治」,以個人威望代替實質權位,值得深入研究。

          中世紀的歐洲貴族統治,也奉行威權,因此有馬基維利的名言「使人愛戴不如使人畏懼」之流傳,更成為西方政治厚黑學的代表。但是,英國的君主統治,從十三世紀《大憲章》開始,就已經和歐洲宗教傳統深厚的宮廷分道揚鑣。

          從《大憲章》簽署開始,國皇和貴族分權確立,再加上伊莉沙白一世和蘇格蘭女皇的競爭,英國的君主統治不但沒有唯我獨尊,一統天下的目標,反而加上遠離歐洲大陸,隔岸觀火的先天地位,尋求勢力均衡而自保,成為英國政治傳統的主旨。

          這種君主王權文化,和中國人熟悉的「天子」不一樣,即使查理一世發起內戰,造成大規模的動盪,結果卻是由法庭判決處死,而不是死在「反賊」濫殺無辜的刀下。查理一世之死,並沒有掀起王朝興替的革命,而這種革命在中國歷史上反覆輪迴多次,克倫威爾也沒有取而代之,因為對英國貴族傳統而言,皇室不可以隨便更替,許多人更為斬殺國王而懺悔,認為粗暴踐踏既有的傳統和體系,是一種極失體面和不榮譽的事情。因此,英國最終發生光榮革命,降服君權,並非偶然事件。

          君主交出權力之後,換得的是榮譽和聲望。榮譽和聲望,是虛無的權力,只可意會,必須深藏不露,絕對不可濫用——這便十分考驗智慧了。因為深藏、含蓄、克制和人的天性相違背,需要理性、信仰、制度的約束;絕大多數人喜歡張揚、賣弄,有風駛盡𢃇,拿着雞毛當令箭,像中國歷史上的項羽所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可以代表許多人對於「當皇帝」的看法。

          但是英女皇六十多年來,克制、低調,為保持國家的象徵、古老的傳統而克制甚至隱藏自我,而不是利用女皇之尊到處炫耀,享受娛樂版的鎂光燈的聚焦。但她所秉持的價值觀,皇室下一代是否能延續,不免令人悵然。

        陶傑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