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低入市投資買樓
2020/03/12 04:12:49
網誌分類:
經濟
數據顯示,2月7日至13日期間,內地40個大城市的一手樓房成交,按年增速由「正」變「負」,數字為-86.26%,二手樓房成交按年增速,同樣由「正」變「負」,數字為-70.32%,這顯示市場情況慘淡,沒有成交,也沒有新樓開盤。
內房推「無理由退房」
然而更糟糕的是,較早前簽訂買賣合約;交付部份訂金的買家,按常規是必須完成買賣合約,但在疫情衝擊下,社會經濟大受打擊,居民收入銳減,無法完成合約。在此環境下,可能會出現「撻訂」等連鎖反應,開發商不希望做壞個市,於是便推出「無理由退房」的應變措施;以及維持網上賣樓、樓盤優惠等營運業務,刺激市場消費。
有報道,開發商將「無理由退房」與「置業反悔周期」掛鈎,即「無理由退房」最長期限,為直到收樓前的「置業反悔周期」。此外,個別開發商更有「差價返還」,以將置業人士及投資者留在市場。
所謂「差價返還」,便是收樓時,如果買入樓價高過市價,開發商將按市價計算。據悉,「差價返還」期限有所規範。內地「差價返還」截止日期,暫定為今年6月30日,在此之前收樓,則按合約價與市價折算加減。
學者專家認為,從開發商角度而言,「無理由退房」是給予置業人士一個心理保障;減低對交易意向改變,樓價會有較大上落等情況顧慮,從而把一些仍在觀望中的置業人士,吸引入巿置業。
望令觀望者減低顧慮
市場人士亦認為,現階段「無理由退房」的推出,確實能為房企銷售帶來利好因素,可以幫助企業發展一部份潛在的市場需求入市。通過爭取置業人士、投資者入市增加銷售,並以此對沖當前市場降溫所帶來的的風險。
一般而言,開發商目前推出的一系列措施,除了增加與置業人士之間的磨合黏性外,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計;刺激釋放因疫情影響滯後的市場,力保業務營運。
既然內地房地產開發商可以這樣做,本港地產發展商也可以這樣做,大家一同共渡時艱。
話說回來,只要堅信疫情必會受到控制,社會經濟一定會復甦,觀之每個家庭總得要住屋,做生意總得要寫字樓、舖位,屆時地產市道又再興旺,如今何不早着先機,揸定錢趁低入巿投資買樓。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