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仁
陸羽仁
陸羽仁

利率調期指標

2020/07/06 08:34:19 網誌分類: 經濟
06 Jul

上週五係美國獨立日前一天,美股休市。

美國的新冠疫情越演越烈,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資料,美國上週五新增確診個案超過5.6萬宗,創疫情以來單日新增個案數新高,主要係與美國逐步重啟經濟有關。

以美國目前經濟重啟的狀況,和113日比較,在出門方面,人們步行和駕駛,高出15%30%,利用公共交通的減少了50%,人們怕乘坐公共交通會較易染疫,所以改為走路和駕駛;餐廳訂位下跌了65%,反映餐飲業仍未全面重開,即使開業,也只限於室外;酒店入住率比較好,已回復至接近50%,與疫情爆發前差不多,主要係臨近國慶長假,很多人外出旅遊;最差的是航空服務,按年下跌近80%,主要受全球出入口限制所致;最好的是買屋增長,增長率較年升15%,遠高於1月的約5%。市場估計,隨著新冠疫情不斷惡化,美國經濟重啟步伐勢將緩慢下來,但完全暫停,基本上也不可能。

相對於經濟重啟狀況,美股在323日觸底後大反彈,與去年年底比較,標普500指數和杜指已回復得七七八八,分別跌3.1%9.5%,納指更有13.8%的大幅進賬,最差的是中小型股,羅素2000指數仍跌14.2%。而股市就是這樣,跟紅頂白,升跌都有條路。

至於後市,摩根大通最近發報告,截至624日,美國一個月隔夜指數掉期OIS,是指一種將隔夜利率交換成為若干固定利率利率掉期,是衡量市場對於中央銀行利率預期的指標),20184月以來首次長短期倒掛,出現這種情況通常被視為風險市場不祥的預兆。由2015年中OIS逐級收窄,至20181月利差首度轉負,美股開始從高位回落,2018年第一季標普500指數下跌了10%,之後回升,但到第四季又再下滑,跌了18%!摩根大通認為這是因為聯儲局在那段時間「縮表」和加息所致,當時美國經濟並未好轉,而聯儲局過早推出逆週期政策。其後聯儲局改變策略,減慢「縮表」速度,甚至連番減息,令到股市大翻身,標普500指數由2018年底一路狂升至今年3月的歷史新高3393點,累升超過四成!

今次OIS雖然又再轉負,但摩根大通認為聯儲局不會重蹈覆轍,應對政策不會再度出錯,因此估計聯儲局再推出更寬鬆政策,但由於利率已減無可減,再減就會變成負利率,這是聯儲局最不想做的,聯儲局只有放水一途,摩根大通估計,美國又將天量印鈔。

至於會印多少?據高盛在5月中的研究報告指出,聯儲局需要將更多的債務貨幣化,估計要比當前預計的再多大約1.6萬億美元。世界各大央行雖然也正在大量印鈔,但相對美國,只係「蚊髀同牛髀」,據高盛對今年各國資金供應預測,美國以外最多的是丹麥,也只是740億歐元;英國為450億英鎊。在大水漫灌之下,股市又不會差得去邊?

陸羽仁

回應 (22)
我要發表
Yan
Yan 2020/07/07 06:56:11 回覆

官府唱小狂牛仍健康
2020年07月07日

  港股昨日大升,動力主要係來自大陸A股。陸羽仁形容,內地股市出現「結構牛」,即是結構性向上的周期,但呢隻牛好似好有力,一舉就升穿3300點大關。對於這個升勢,內地官媒則形容為「健康牛」。在憧憬內地股市後向可以繼續升,與內地股市有關的券商股或保險股,就大力爆上。

  內媒料A股在危機中成長

  美國疫情未止,甚至有點惡化,美國有甚麼應對方法,在防疫上似乎無橋,於是唯有救市不救人,估計未來會繼續放水。同美國相比,中國放水無咁勁,但喺美鈔鋪天蓋地印出來下,投資者開始意識到資金遲早外溢湧到,不如自己炒住先,所以中港股民都爭相入市。同美國相比,無論係疫情控制,抑或經濟運作,內地都比美國好得多,中國政府似乎也樂見股市向上,帶動社會信心。

  據官媒《中國證券報》形容,稱A股近日穩步向上為「健康牛」,仲話A股有必要、有條件、有基礎進入健康牛市。官媒唱好內地股市,理由同之前陸羽仁所講差不多,就係在全球經貿關係複雜、數碼經濟快速發展、貨幣寬鬆潮漲潮落的後疫情時代,內地資本市場相對其他地方有更佳條件,所以認為現在出現的是一隻「健康牛」,將成為在危機中的新機。

  從經濟基本面以至貨幣金融政策,中國都比美國來得穩健,美國控疫無方,狂搞大水漫灌,如果從風險回報考慮資產配置,無論如何中國都要比美國穩健,雖然指數昨日狂升,但相信後市仍未見頂,至於個市可以升幾多升幾耐,當然要睇全球政治同經濟變化,但A股肯定比起西方其他股市風險較低,在預算銀紙不值錢下,有股就不必太急於沽貨。

  市場資金持續湧入股市,中港股市氣勢如虹,上證指數連升五日,收飆5.7%,報3332點,為五年來最大單日升幅,刺激恒指一度升逾千點,收復二萬六關,恒指收報26339點,爆升966點,升3.8%,四日累飆2037點;主板成交金額2507億元,創兩年最多。吉利(175) 股價及相關新聞 飆15.8%,收報16.4元,為表現最強勢藍籌股。大股中,同內地投資市場有關的國壽(2628) 股價及相關新聞 勁飆14%,收報20.15元;平保(2318) 股價及相關新聞 收升6%,報86.15元;上半年多賺逾倍的眾安在線(6060) 股價及相關新聞 飆17%,收報55.1元。多隻券商股續落鑊炒上逾兩成,招商證券(6099) 股價及相關新聞 飆29%,收報14.06元;光大證券(6178) 股價及相關新聞 飆30%,收報11.7元;中國銀河(6881) 股價及相關新聞 飆23%,收報6.23元。

  中芯登科創板前爆升

  券商股單日升幅勁,但若論受惠內地股市,中芯(981) 股價及相關新聞 A股周二於科創板上市,H股再創新高,飆20%,收報40.1元,過去一個星期接近翻了一倍,表現相當驚人。中芯國際A股每股發行價格為27.46元人民幣,掛牌前股價受到瘋狂抬捧,內地分析估計首掛股價有望翻倍。內地有這樣樂觀的預測,一個原因是公司從IPO申請獲受理到證監會同意註冊,僅僅用了29天時間,刷新科創板記錄。從申請6月1日獲得受理,6月4日就進入問詢環節,6月7日公司回復首輪問詢,6月19日過會,6月22日提交註冊,6月29日獲得註冊,從其迅速進入大直路,成功趕在科創板開通一周年前掛牌,反映中央扶持力度。

  中芯國際集資後擬將40%(80億元)用於12英寸晶片SNI專案、20%(40億元)用於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項目儲備資金、40%(8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內地分析師用了市帳率等不同估值方法評估中芯價值,保守計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經過昨日大升基本上已經到價,但最樂觀估計可達6500億元人民幣,即是比現在還有1.5倍升幅,即是逼近百元大股水平。如果說中芯會升到100元,令人想到港交所喺2008年首度升破200元,當時有人極度睇好,話終極可見500元,當股市如果炒起上來,天花沒有上限,沒有甚麼不可能,只不過這是投機不是投資而已。

  陸羽仁

80後股民
80後股民 2020/07/06 16:10:57 回覆

{#iconb_46}升千, 二千五成交........戰狼300咁殺法....

2020/07/06 15:16:42 回覆

熊仔慘絕人環 {#iconb_610}

2020/07/06 13:17:34 回覆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將軍,2013今早沽清了 {#iconb_66}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20/07/06 12:48:33 回覆

fly兄: 噢....大叔問我呢隻得唔得--->2013, 子龍研究中...... {#iconb_332}

2020/07/06 12:43:45 回覆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將軍: 後市咩策略, 無炒股好耐, 救我 {#iconb_67}

2020/07/06 12:42:31 回覆

新冠大時代 {#iconb_67}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20/07/06 12:40:56 回覆

大戶兄:噢.....贏回來是辦不到的. 根據波浪理論, 5浪上升3浪下跌, 今日升得都幾勁..... {#iconb_62}

2020/07/06 12:40:50 回覆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易路易發 <-- 算半隻證券股 {#iconb_65}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0/07/06 12:32:27 回覆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將軍數錢數到手軟 ..... {#icons_dog1}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20/07/06 12:27:17 回覆

大戶兄: 升...升.....升...... {#iconb_513}

fly兄: 問你何所沽..... {#iconb_62}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0/07/06 12:16:49 回覆
@...

易路易發

2020/07/06 12:11:36 回覆

今早daytrade兩隻, 唔敢渣 {#iconb_66}

千你馬都升成11%<-- 什麼來的 {#iconb_61}

80後股民
80後股民 2020/07/06 12:02:47 回覆

見紅夾紅....比條路紅仔開下啦.....

唔是無得玩..... {#iconb_33}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0/07/06 11:59:35 回覆

殺到肥紅區, 升到傻咗 {#iconb_625}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0/07/06 11:45:12 回覆

千你馬都升成11% ... {#iconb_626}

80後股民
80後股民 2020/07/06 11:35:36 回覆

將軍大軍衝殺太暴力血腥了.....太想沽吧....熊仔餅死心不惜.....天殺沽升... {#iconb_330}

2020/07/06 11:22:31 回覆

26樓不易破, 係咁升點算, 越沽越升 {#iconb_66}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0/07/06 10:45:19 回覆

今日上唔上26樓呢? {#iconb_61}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0/07/06 09:13:47 回覆

{#iconb_62}

Yan
Yan 2020/07/06 08:41:50 回覆

內地股市「結構牛」
2020年07月06日

  上周五港股升248點,收報25373點。《港區國安法》懸劍落地,外國制裁並不強烈,港股進入一個自由飛行的狀態,除了追落後之外,主要跟着美國和內地股市來炒。

  股王騰訊(700) 股價及相關新聞 上周五升1.2%,收報524.5元,市值突破5萬億元。現時興炒科技股,騰訊形成一個生態圈,股仔圍繞這個圈大炒特炒。看恒指一年走勢,仍然比內地股市弱,但開始見到追落後情況。上證指數上周五收報3152點,已經突破一年高位。此前說炒股不炒市,現時內地股市破位向上,真的要留意一下不同地方股市。

  內地股市 非「全面牛」

  上證指數破頂,自然會引起內地議論,究竟是否牛市重臨?用內地術語,牛市有兩種,一種是「全面牛」,一種是「結構牛」。「全面牛」是大的牛市行情,就像2015年那種牛市,上證綜指炒至5000點以上,全面起哄;「結構牛」是指股市處於結構性的向上周期,中線仍是在炒波幅。如果是「結構牛」的話,上證綜指會在2800與3300點之間運行;創業板則在2300至2700點之間波動。內地證券界暫時認為內地股市只是一隻「結構牛」,意味上證指數現價距離3300點的周期結構頂部,仍有4.6%潛在上升空間。

  看內地股市上半年走勢,上證綜指現價仍較去年底下跌2.2%,創業板指數則牛冠全球,上半年累升35.6%,遠高過美股納指的13.8%升幅。行業板塊方面,內地股市傳統行業,包括銀行、地產、煤炭板塊持續低迷,這些舊經濟行業主要受新冠疫情帶來環球經濟衰退的影響,醫藥、消費、科技等板塊十分火熱。上半年內地醫藥生物板塊升了40%,成為大贏家;悠閒服務板塊升30%;電子板塊升24%;食品飲料板塊升23%。這些都是不太受疫情影響,甚至受惠於疫情的行業。

  內地股市受兩大因素推動。第一是中國經濟表現優於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IMF最近估計美國經濟今年會萎縮8%,中國會增長1%,內地經濟專家更樂觀,認為中國經濟仍會增長2%。據IMF估計中美經濟一加一減,出現巨大的9%差額。關鍵原因是中國在一月疫情爆發時,採取非常嚴厲的抗疫措施,把疫情控制在萌芽階段。中國經濟在三月以後慢慢重啟,現時除了因為外國仍受疫情困擾,令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外,內部經濟已開始回復。

  2020年1至5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按年下降6.3%,降幅比1至4月和首季收窄4個百分點,較1至3月收窄9.8個百分點,可見投資正在急追。有些經濟數據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比如採購經理指數,就連續三個月回到50以上,在5月是50.6。中國在經濟復甦上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令中國股市有一定吸引力。

  經濟回復 放水受益

  第二是美國無限放水。美國疫情再度爆發,上周美國多日的單日新增確診個案超過5萬宗,重啟經濟步伐被逼放慢。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繼續大力放水死撐經濟,工人無工開,惟有繼續派錢。特朗普的派錢策略也很簡單,話明一定要多過民主黨所提出的。美國大放水,錢多到用不完,美股又已升得很高,部份資金就會流出國外,中國股市成為其中一個追逐的對象,加上內地政府本來亦已放水救市,水頭充足股市易炒。

  看內地股市的資金流向,也看到這個狀況。今年上半年北上流入A股的資金為1881.5億元人民幣,單是5及6月,便分別淨流入301.1億元和527.6億元,即是說,中國經濟開始全面重啟,也是資金大幅流入之時。另外,內地基金發行量也相當火爆,截至6月30日,新發行權益類基金達390隻,涉資6400億元人民幣,遠高於去年同期的發行規模。換句話說,無論是外來資金和內部資金都相當充裕,都看好內地股市成為全球資金配置的核心資產之一。

  醫療消費 市場寵兒

  浙商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李立峰認為,上半年資金集中在科技成長、消費、醫藥板塊,是行業景氣度推動資產配置。業績仍然保持較高景氣度的主要有八大類行業:第一,養殖和飼料;第二,醫療器械;第三,生物製品;第四,化學製藥;第五,食品加工;第六,電源設備;第七,消費電子;第八,傳媒中的「遊戲」,這也是投資者普遍「抱團」投資的板塊。未來資金主要會投入三條主線:第一條主線是部份必需消費品(醫藥、食品、白酒);第二條主線是新能源汽車及產業鏈;第三條主線是消費電子部份龍頭個股。雖然部份股份估值已較高,但他仍看好這些行業,覺得較好的行業景氣可以消化高估值。

  至於股市會否切換話題,即從高估值股份切換到低估值股份?李立峰認為A股的估值切換需具備幾個條件:第一是是所處的經濟周期發生實質性變化;第二是偏中長期的「土豪」險資,頻頻掛牌買入低估值藍籌;第三是地產政策發生重大變化。他認為目前並沒有出現上述三者條件中的任何一條,所以傾向於A股結構性行情持續,意味股市仍有輕微升幅,但不會是大牛市。

  傳統股份 難以大炒

  李立峰指,上半年以上證指數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已連續四季跑輸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偏科技類的板塊。所以他估計下半年某個階段,地產、銀行、保險等低估值板塊可能會出現補漲機會,實現低估值板塊部份估值的合理回歸,但低估值板塊趨勢性的走強,持續的取得相對於創業板指數的超額收益概率仍不是特別大,主要是A股發生上述估值切換所需的條件並不具備。所以他仍然建議「科技+消費」是主要配置的方向。

  看完內地證券界對股市分析,可以定出未來投資策略。第三季(7至9月)估計港股有望跟着內地繼續走一個上升周期,主要原因是本地政治不再惡化和部份旅遊業可以恢復,特別是「旅遊氣泡」政策落實。「旅遊氣泡」是指香港、澳門和廣東省城市的疫情受控,在幾地旅客進行核酸檢測的前提下,就可以自由出入境而毋須檢疫隔離,這也是所謂有「健康碼」就可以出行的機制,政策將鼓勵幾地市民作有限度出行,令本地旅遊零售有一定幫助。

  未來炒作的風險,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政治性的,特朗普總統選情惡劣,最怕他會兵行險着,採取與中國全面決裂的方式去提振選情,中美貿易戰將可能重演,成為推倒大市的「灰犀牛」事件。另一個是第二波新冠疫情重臨,環球疫情惡化,新冠疫情第二波爆發已是大概率事件,問題不是會否出現,而時何時出現。現時估計是11、12月出現,如果提前出現,將終止股市原有升勢。按目前情況,股市仍可繼續炒作,膽大的可以買科技股,膽小的可以撈一些落後股。

  至於有甚麼股可以買,進取一些可以買醫藥股和科技股,不過股價已經比較貴,等股價略為回落才買會比較好。以中國生物製藥(1177) 股價及相關新聞 為例,早前創出15.2元高位,上周五收報14.88元。按走勢,回落至上一浪的頂位12.8元不是沒可能,至少要回到13.5元附近買入會比較安全。

  吼佐丹奴 稍勝莎莎

  香港一些傳統零售股份可能會因為「旅遊氣泡」,局部開放邊境,令消費市場回復更多生氣。有老友問我莎莎國際(178) 股價及相關新聞 和佐丹奴(709) 股價及相關新聞 ,買那一隻比較好。看五年圖,莎莎在2018年升上5.8元,上周五跌1.5%,收報1.29元;佐丹奴在2018年升至5.3元左右,上周五升0.9%,收報1.17元。兩隻股份都由5元多插至近期的1元多,雖然不能說是茶渣價,但已跌得很殘。兩者之間,我比較看好佐丹奴,現價市值18.5億元,原因是佐丹奴經營地點較分散,盈利也比較穩定。

  總括而言,佐丹奴市值較莎莎細一些,但手頭現金多一些,業績倒退也沒有莎莎那麼厲害,因此值博率較高。佐丹奴現價1.17元,與全年低位1.05元相去不遠。在「旅遊氣泡」落實,有較多內地旅客來港後,相信本地零售股會有一波炒作,可以吸納,但要定好止蝕位,若見到第二波疫情出現,就要急急走人。

  陸羽仁

Yan
Yan 2020/07/06 08:40:25 回覆

騰訊撒豆成圈一世夠運
2020年07月06日

  港股踏入七翻身,大市連升三日,恒指最高見過25453點,為3月11日以來新高,收報25373點,一周進帳823點或約3.4%;成交連續多日達到1500至1600億元。市場氣氛轉趨樂觀,認為資金持續流入市場,後市有望挑戰二萬六水平。陸羽仁就認為,無論係美股抑或港股,都係大病初瘉,高沽低吸仍然較為穩陣,若然看好後市,高位可以沽少啲,低位可以買多啲,見過急追若然個市回頭反而可能會窒步,影響了步伐。

  A股強勢連升三個星期

  7月開局港股勝美股,上周五美國假期,周四杜指收報25,827點,納指依然強勢,收報10,207點,升53點,再創收市新高。美股上周仍以科技股最突出,大型科技股阿馬遜再創收市新高,股價全日升0.4%至2,890.3美元,帶動香港科技股炒風,但要留意係7月幾個交易日,恒指表現都比美股略強,扭轉了過去港股追不上美股的勢態。改變兩個市強弱勢的原因,好重要是內地股市呈現穩步向上。同香港交投壯旺相似,滬深兩市上周四、五已連續兩日破萬億人幣。總結全周,滬指已累漲5.8%,連升第三個星期,累積上升7.98%。美國疫情未止,經濟重啟不順,反而內地自農曆年後逐步回復正常運作,至今雖然出現北京小型爆發,但整體情況受控。當全球人流陷入半停頓,各國都要靠內銷市場自救,內地相對穩定和13億人口的市場,相對就容易吸引資金的注意。

  良莠不齊宜捧親生仔

  7月升市中以科技股表現最突出,股價愈升愈有,變成考膽識多過考眼光的遊戲。在升浪中,股王騰訊(700) 股價及相關新聞 成為帶動潮流的主引擎,除了旗艦外,幾隻搶眼大股都與它有關,股王上周股價創新高,高見529元,收報524.5元,市值突破5萬億元,騰訊持股的美團(3690) 股價及相關新聞 借住有可能染藍炒上,高見193.1元創新高,收報191.7元,美團市值暴增至1.1萬億元,年內升幅超過80%爆炸力非常驚人。

  相比之下,另一科企巨股阿里巴巴(9988) 股價及相關新聞 收報220.8元,表現就有點乏力。兩者有這個差別,一個原因是騰訊年前受南非大股東減持影響,股價去年回調較多,由低位回升力度變得較大。阿里股價長期向升,在去年回流香港時又增加了貨源,走勢上就變得平緩。

  另一個原因,是騰訊早年大舉入股科創公司,估計數目有幾百間之內,這些公司部份接連上市,變了撒豆成兵,形成一個所謂的生態圈,當資金大量湧入股市追逐科技股,騰訊就成為大贏家。

  然而,騰訊採取大包圍式的入股,投資的股份良莠不齊,並非隻隻到交到功課,部份公司在股王效應下曾經大炒,但之後急速回落,部份跌至只有幾億元市值。現在騰訊生態圈圍炒效應重現,可以估計高潮過後,一樣有不少無法成功,情形一如2000年科網狂潮,不少大公司爆煲,餘下只有阿馬遜等少數精英能成大器。

  資金圍炒騰訊生態圈,但怎樣揀選焦點股呢?通常而言親生仔要符合幾個條件,就是持股量要相對高,管理層與騰訊的關係密切,另一點就是業務與騰訊的互補性。從這個標準,早前管理層曾經執位的閱文(0772) 股價及相關新聞 、能夠借助微訊變現的微盟最受市場熱捧。

  漁翁撒網撞正中概股大浪

  另外,上周發力的有移卡(9923) 股價及相關新聞 和眾安在線(6060) 股價及相關新聞 ,兩間公司和騰訊在股權和業務上都不算密切,但前者屬於半新股,創新高後沒有蟹貨,後者則得益於近日保險股跟隨A股造好的浪潮。

  騰訊大舉投資科企,曾被批評為缺乏像阿里的戰略眼光,魚翁撒網式的股權投資缺乏重心和焦點,但在炒中概股回流的資金市下,集團旗下像鬥魚、拼多多都有可能從納市回歸香港,令騰訊有可能繼續吸引市場的注意力,這個結果是評論家意料之外,也可以說是時勢重英雄,一世夠運。像這種炒生態圈的模式,很有北水炒作的風格,這類資金炒起上來往往不講理由,總之一哄而上,如果想順勢而炒,策略是買熱不買冷,直至豬吹上的半天掉下來為止。

  股民等炒健康碼望穿秋水

  美國疫症個案創新高,香港就多日無本地感染,本來港人應該開心,不過,無論商界抑或投資界,本來以為7.1前就開始出到晚來的健康碼,點知一直只聞樓梯響,最新說法是要到星期五政府才會交代安排,炒中港重啟人流的股民,今次真係望穿秋水仲未等到。

  內地省市間用健康碼監控疫情,前後有兩、三個月,但係香港的安排,搞來搞去總係未出台,以往香港以效率見稱,但今次變了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健康碼只聞樓梯響,而且仲話開始時主務客,這個說法相信係驗證費用甚貴,可能要過千元起跳。早前港大深圳醫院負責人話香港檢測用外國試劑,每劑要數百元,內地則只需數十元,相比下平靚正,建議政府搵內地一齊採購。

  市場人士本來以為6月份至少廣東省可以和香港恢復往來,點知七月已到還未有具體計劃,如果係因為檢測費用太貴,所以不敢推出,咁高官就真係要想想辦法,因為不炒消費股仲有好多股可以炒,但商戶做生意日日要交租畀人工,就真係等得好心急。

  陸羽仁

user

最新回應

soho*
soho* 2023/07/21

20/7/2023 外交部:反對日方排海計劃有理有據
<匯港通訊> 因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中國強化限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表示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學保障,計劃向中方呼籲要求盡快取消進口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表示,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須對人民的健康和海洋環境負責,反對日方的排海計劃有理有據,採取有關措施有理有據。

對於日本政府利用北約峰會、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東加勒比漁業部長會議等場合,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辯解,並釋放不會推遲今夏啟動排海的訊號。

毛寧強調,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合理關切,停止強推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鄰國充分協商,切實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國際監督。(WL)

soho*
soho* 2023/06/10

有美國撐腰的日本官員卑鄙無恥下流賤格自私, 將核災難輸出全球, 害人精將會受到詛咒

https://youtu.be/zBNGawiSC1o

soho*
soho* 2023/06/10

日本執意傾倒核水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進一步推進,最快7月傾倒入海,在國際間引起極大關注。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計劃安全,惟說法無可否認極具爭議性,多國都強烈質疑,在安全疑慮完全釋除前,日方堅持推動計劃無疑非常自私。

本港作為日本農產品最重要市場之一,在此敏感時期,港府作出了周詳果斷的應對,加強日本食品檢測同時,亦已預備好禁制高風險水產,保障食品安全。

若信核廢水安全 日本何不自用?

日本政府在國內外強烈反對聲下,繼續核污水傾倒設施的工程,排放隧道基本竣工,東京電力公司本周開始在隧道注水,按照日方說法,現在距離正式排放只差最後一步,只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料廢水最快今年7月排放落海。

事態發展引起區內國家強烈反應,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指,將核污水向海洋一排了之不負責任,按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馬來西亞、南韓、俄羅斯以及多個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一再強調倒核廢水入海安全,但按日媒報道,東電5月份在核電站附近海域作檢測,發現有海魚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計劃。

環境局長謝展寰曾向日本當局和日本駐港領事表達極度關注,直指日方若對核廢水安全有信心,應在本國尋求作灌溉等用途。

如今日本選擇將廢水排入海,而非注入當地的湖泊、河川,顯然也明白箇中風險,核廢水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後患無窮,而且覆水難收。日方忽視這些合理疑慮,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下一意孤行推進計劃,做法非常自私。

香港雖然只有700多萬人口,卻是日本漁農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香港的農林水產品總值2,086億日圓(約117億港元),僅次於中國的2,783億日圓(約156億港元)。

隨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計劃推進,料愈來愈多國家或地區作出類似入口限制警告,日本將要承受自私行動的後果。

(轉貼9/6/2023經濟日報)

{#iconb_227}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現在係頭條網註冊會去咗下載星島頭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