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竹
趙文竹
趙文竹

微短劇着重「捧人」

2021/06/21 04:14:01 網誌分類: 經濟
21 Jun
          微短劇並非一個新鮮概念,但現階段短片平台佔據主場的微短劇,相比起早前長片平台主導時,在內容製作與呈現方式、行業生產及變現等方面,都已發生巨大變化。目前行業公認說法是,2016年前後推出的《萬萬沒想到》是微短劇最早期代表,不過這類短劇相較長片劇集突破有限,依舊採用橫屏形式,每集時長5至20分鐘不等。

          2018年愛奇藝曾貢獻一個成功的豎屏微短劇案例,其出品的《生活對我下手了》每集長度3至4分鐘,集合大量網紅和喜劇演員,數據與口碑皆有不錯表現。但是當時長片平台的用戶付費模式尚未完善,很難說服商家下廣告,在長片主導環境下,微短劇沒能形成規模。2019年快手建立小劇場,代表短片平台正式入局,隨後微視、抖音等迅速跟上,進行微短劇內容部署。

          目前微短劇生產與早期已有明顯不同,跳出短片與長片框架來看待微短劇,這是一種新興、獨立敍事方式,不是長片降臨,相較短片也有更高門檻。製作方面,除了MCN機構外,愈來愈多專業影視公司、IP版權方開始關注到這一新賽道。長片與短片平台都不願丟掉這個新戰場,不斷加碼對微短劇扶持,與創作者一同推動微短劇工業化、IP化及精品化。內容方面,每集時長縮減至兩分鐘以下。在時間限制下,微短劇更重視人設突出、矛盾激烈,要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必須直戳觀眾爽點,提供消費快感。

          微短劇在講故事時所體現出的一個獨特之處是,比起「劇的IP」更着重突出「人的IP」。相比故事,微短劇通過加強人設、反覆刷臉,更意在讓觀眾記住這個「人」,大鵬、白客、辣目洋子等,都是「人IP」受益者,相較於其他,相信人IP將會成為微短劇中最重要一環。

        趙文竹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