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仁
陸羽仁
陸羽仁

科技股繼續掙扎

2022/02/08 07:21:51 網誌分類: 經濟
08 Feb

科技股繼續在利息高企的泥沼中掙扎,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昨日再跌逾半成,繼續拖累大市。週二杜指微升1點,收報35091點;標普500指數跌0.4%,收報4483點;納指跌0.6%,收報14015點。

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在劣績和債息高踞不下的影響下,上週四暴挫26%,昨日又傳出因為用戶私隱問題,FacebookInstagram可能會撤出歐洲,股價再插5.1%,收224.91美元,再度成為納指100指數的跌市冠軍,Meta Platforms現價相對於去年19日的高位384.33美元,已累跌了41.5%,認真慘情。

美國國債息因為通脹和聯儲局收水加息預期升溫而持續上升,美國10年期國債息在上週五升上1.9厘以上的逾兩年高位之後就居高不下,昨日一度高見1.932厘,搞到科技股雞毛鴨血,納指亦由上週三的14504點回落了昨日的14015點,大跌近500點。

在債息高企的環境下,其他科技股當然也無運行,納斯達克100指數(納指頭100家市值最高的股票)昨日跌0.8%FAAMGN當中,除了晶片股Nvidia昨日反彈1.7%和亞馬遜企穩之外,其餘都見紅,蘋果跌0.4%,微軟和Google母公司分別跌1.6%2.9%。要留意的是,隨著美國1月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勞動市場就業人數增長,工資上漲,SGH Macro Advisor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Tim Duy就認為「聯儲局幾乎不可能令人信服地宣稱就業市場沒有過熱。如果市場為3月份加息0.5厘做好了準備,聯儲局可能會欣然接受。」而美國利率期貨昨日的交易數字顯示,目前市場預計聯儲3月加息0.25厘的機會是75%,而加息0.5厘的機會雖然由上日的34%回落至25%,但仍遠高於1月底的9%。在通脹高企和就業好景的前提下,聯儲局收水和加息速度和幅度,只會更快和更大,債息也只可能有一個方向,就是進一步攀升,科技股的壓力也會有增無減,所以即使科技股近期跌得很傷,也不應期望會有較大的反彈,從標普500指數11個板塊昨日的表現,能源、金融和工業等傳統週期性股票逆市上升0.1%1.3%,而科技和通訊板塊分別跌0.7%2.2%,市場的取態已可見一斑。再者,不要見到科技股近期跌得很慘,例如Cathie Wood旗下以重倉熱門科技股聞名的方舟創科基金(ARKK)(昨日再跌0.4%,收72.48美元)較去年2月中的高位159.7美元,已暴挫近55%,貌似很低,好抵買,但比較2018年至2020年的橫行價位約45美元,現價仍有近四成的進賬。市場水乾加上利息攀升,對高增長型科技股尤如雙鬼拍門,壓力出大,前景仍然並不樂觀,現時入市撈底的風險依然很大。

回應 (1)
我要發表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2/02/08 11:50:39 回覆

{#iconb_62}

user

最新回應

soho*
soho* 2023/07/21

20/7/2023 外交部:反對日方排海計劃有理有據
<匯港通訊> 因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中國強化限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表示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學保障,計劃向中方呼籲要求盡快取消進口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表示,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須對人民的健康和海洋環境負責,反對日方的排海計劃有理有據,採取有關措施有理有據。

對於日本政府利用北約峰會、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東加勒比漁業部長會議等場合,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辯解,並釋放不會推遲今夏啟動排海的訊號。

毛寧強調,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合理關切,停止強推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鄰國充分協商,切實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國際監督。(WL)

soho*
soho* 2023/06/10

有美國撐腰的日本官員卑鄙無恥下流賤格自私, 將核災難輸出全球, 害人精將會受到詛咒

https://youtu.be/zBNGawiSC1o

soho*
soho* 2023/06/10

日本執意傾倒核水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進一步推進,最快7月傾倒入海,在國際間引起極大關注。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計劃安全,惟說法無可否認極具爭議性,多國都強烈質疑,在安全疑慮完全釋除前,日方堅持推動計劃無疑非常自私。

本港作為日本農產品最重要市場之一,在此敏感時期,港府作出了周詳果斷的應對,加強日本食品檢測同時,亦已預備好禁制高風險水產,保障食品安全。

若信核廢水安全 日本何不自用?

日本政府在國內外強烈反對聲下,繼續核污水傾倒設施的工程,排放隧道基本竣工,東京電力公司本周開始在隧道注水,按照日方說法,現在距離正式排放只差最後一步,只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料廢水最快今年7月排放落海。

事態發展引起區內國家強烈反應,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指,將核污水向海洋一排了之不負責任,按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馬來西亞、南韓、俄羅斯以及多個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一再強調倒核廢水入海安全,但按日媒報道,東電5月份在核電站附近海域作檢測,發現有海魚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計劃。

環境局長謝展寰曾向日本當局和日本駐港領事表達極度關注,直指日方若對核廢水安全有信心,應在本國尋求作灌溉等用途。

如今日本選擇將廢水排入海,而非注入當地的湖泊、河川,顯然也明白箇中風險,核廢水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後患無窮,而且覆水難收。日方忽視這些合理疑慮,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下一意孤行推進計劃,做法非常自私。

香港雖然只有700多萬人口,卻是日本漁農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香港的農林水產品總值2,086億日圓(約117億港元),僅次於中國的2,783億日圓(約156億港元)。

隨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計劃推進,料愈來愈多國家或地區作出類似入口限制警告,日本將要承受自私行動的後果。

(轉貼9/6/2023經濟日報)

{#iconb_227}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現在係頭條網註冊會去咗下載星島頭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