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仁
陸羽仁
陸羽仁

買股要買得好

2022/02/10 08:32:57 網誌分類: 經濟
10 Feb

在最新的通脹數據出爐前夕,美國國債息輕微回落,美股造好,杜指第三日上升,週三再升305點,收報35768點,升幅0.9%;標普500指數升1.5%,收報4587點;納指升2.1%,收報14490點。美股全線造好,標普500指數11個板塊全部造好,中小型股亦報捷,羅素2000指數升1.9%

週三美國國債拋售潮流暫時平息,美國10年期國債自輕微回落,收報1.954厘,科技股跌勢亦可以唞唞氣,有些反彈。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升2.3%,通訊板塊升2.5%,係表現最好的兩個板塊。FAAMGN和特斯拉幾大科技巨頭,除了亞馬遜跌0.1%,其餘都有進賬,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Nvidia彈力較大,都升超過半成。

美國1月通脹資料(消費物價指數CPI)將於今晚出爐,市場預期CPI會按年升7.3%,係40年以來最高。市場正密切關注美國10年期債息會否突破關鍵的2厘水平。據美國利率期貨最新的交易數字顯示,3月加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問題只是加0.25厘,還是0.5厘而已,市場賭加0.5厘的機會為25%。至於今年會加幾多次息,市場預計聯儲局會加息5次(至1.25-1.5厘)的機會為31.7%,加息6次至1.5-1.75厘的機會為32.2%,加息7次的有16%,即今年加息5次或以上的機會達到80%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 昨日出來安撫市場,話對利率的看法沒有市場那麼激進,他預計今年將加息三到四次,但亦補充,聯儲局並沒有鎖定一個具體的計畫,說「要看看經濟會如何反應」。而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 則預計,聯儲局以更快的速度加息將是合適之舉,因為跟2015年相比,目前的通脹率顯著上升而且勞動力市場偏緊得多。

股票可以粗略分成兩大類:夢想型(高增長型科技股屬於此類)和週期性傳統股,例如可口可樂。在利息週期是向下的時候,經濟得到刺激,水源充足,夢想型公司可以藉著借貸搞出很多新奇花樣,給市場一些夢想,夢想型股票就會有較好表現;但到了加息週期,夢想型企業會因借貸成本增加影響發展,未來的錢又因利息上升而要打折扣,未來的收益(股值)變得沒那麼吸引,一旦生意有些不如預期,股價就會閃崩。例如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上週一天內暴跌26%,跌得非常「丟臉」。然而,Meta的業績其實並非差到要一子暴挫26%這樣誇張,Meta第四季每股盈利3.67美元,與市場預期的3.82美元,相差相實不遠。公司預期今年第一季按年仍有增長3%11%,只係此前增長得太快,市場不接受這種低增長而矣。講到底,還是在利息趨升的環境下,夢想型股票的前景不確定,而市場最不喜歡的就是不確定性。稍有差池,就「走夾唔唞」。

以重倉科技股的方舟創科基金(ARKK)為例,(我經常提ARKK,原因係比較有代表性),亦可看到利息和股價的關係。ARKK股價在2018年至2019年,都在大約45美元上下橫行,之後抽上歷史高位159.7美元(2021216日),喪升了2.5倍,之後掉頭回落。而美國10年期國債由2018年高位3.2厘一路下滑至20207月的約0.5厘,之後開始回升,昨日收1.945厘。「巧合」的是,美國10年期國債息離201811月的高位相差66%,而ARKK現價76.11美元,較201811月的45.5美元,也是67%。所以,即使ARKK現價較52週高位已腰斬,在20207月入市的股民都要賠錢,但現在撈底還是風險很高,意味著其他熱門科技股亦然,因為美國債息繼續上升已經係大概率事件。

橡樹資本的創辦人馬克斯(Howard Marks)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強調,投資股票,是要「買得好」,而不是「買好的」,買得好指買得夠便宜,要冒的風險就細得多。毫無疑問,FAAMGN這類科技龍頭股,當然是好公司,是優質的。但隨著股價升得很高,風險也變得很高。

 

回應 (3)
我要發表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2/02/10 19:27:38 回覆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將軍要做大道? {#iconb_626}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子龍 (kaka就是大叔的契哥) 2022/02/10 17:21:26 回覆

買股要買得好--->一注獨贏, 巴巴....... {#iconb_62}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2/02/10 09:31:59 回覆

{#iconb_62}

user

最新回應

soho*
soho* 2023/07/21

20/7/2023 外交部:反對日方排海計劃有理有據
<匯港通訊> 因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中國強化限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表示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學保障,計劃向中方呼籲要求盡快取消進口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表示,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須對人民的健康和海洋環境負責,反對日方的排海計劃有理有據,採取有關措施有理有據。

對於日本政府利用北約峰會、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東加勒比漁業部長會議等場合,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辯解,並釋放不會推遲今夏啟動排海的訊號。

毛寧強調,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合理關切,停止強推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鄰國充分協商,切實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國際監督。(WL)

soho*
soho* 2023/06/10

有美國撐腰的日本官員卑鄙無恥下流賤格自私, 將核災難輸出全球, 害人精將會受到詛咒

https://youtu.be/zBNGawiSC1o

soho*
soho* 2023/06/10

日本執意傾倒核水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進一步推進,最快7月傾倒入海,在國際間引起極大關注。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計劃安全,惟說法無可否認極具爭議性,多國都強烈質疑,在安全疑慮完全釋除前,日方堅持推動計劃無疑非常自私。

本港作為日本農產品最重要市場之一,在此敏感時期,港府作出了周詳果斷的應對,加強日本食品檢測同時,亦已預備好禁制高風險水產,保障食品安全。

若信核廢水安全 日本何不自用?

日本政府在國內外強烈反對聲下,繼續核污水傾倒設施的工程,排放隧道基本竣工,東京電力公司本周開始在隧道注水,按照日方說法,現在距離正式排放只差最後一步,只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料廢水最快今年7月排放落海。

事態發展引起區內國家強烈反應,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指,將核污水向海洋一排了之不負責任,按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馬來西亞、南韓、俄羅斯以及多個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一再強調倒核廢水入海安全,但按日媒報道,東電5月份在核電站附近海域作檢測,發現有海魚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計劃。

環境局長謝展寰曾向日本當局和日本駐港領事表達極度關注,直指日方若對核廢水安全有信心,應在本國尋求作灌溉等用途。

如今日本選擇將廢水排入海,而非注入當地的湖泊、河川,顯然也明白箇中風險,核廢水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後患無窮,而且覆水難收。日方忽視這些合理疑慮,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下一意孤行推進計劃,做法非常自私。

香港雖然只有700多萬人口,卻是日本漁農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香港的農林水產品總值2,086億日圓(約117億港元),僅次於中國的2,783億日圓(約156億港元)。

隨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計劃推進,料愈來愈多國家或地區作出類似入口限制警告,日本將要承受自私行動的後果。

(轉貼9/6/2023經濟日報)

{#iconb_227}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現在係頭條網註冊會去咗下載星島頭條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