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紀行
美食紀行
美食紀行

紀曉華 - 不能被收編的味道|美食紀行

2022/03/21 04:12:17 網誌分類: 生活
21 Mar
        俄、烏開戰已經進入第四周,看新聞,烏克蘭多個城市被俄軍空襲,甚至是圍着麵包車排隊買麵包的平民也受到俄軍的無差別槍殺,只要有些同理心,看到這些慘痛片段,心情就會變低落。可以想像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烏克蘭人,心情又會是如何的傷痛。

台北朋友說,在宜蘭的烏克蘭餐廳芭樂狗,透過製作家鄉雞肉丸子義賣來資助家鄉,同時希望獲取俄侵在台的更多關注。

家鄉美味能夠撫慰遊子的心,不過要收服「人心」,同樣可以透過創製食譜去做「俄羅斯夢」!上世紀二次大戰後,前蘇聯領導人史太林為了國家形象,下令編製一本橫跨各民族都喜愛的「蘇聯味道」,利用食物做文宣,團結新生代!

羅宋湯是香港人最早認識的俄羅斯菜,隨上海移民傳入,用椰菜替代紅菜頭,加入番茄汁調色,成為酸甜味道的港式「豉油西湯」。

羅宋湯在中國發展成兩代人不同回憶的味道,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羅宋湯是洋氣與品味的象徵。來到五十年代開始,中國學生大量到俄國學習,回流後形成一批吃俄羅斯菜的「蘇歸精英」。北京「莫斯科餐廳」在一九五四年開業,見證中、蘇關係變遷與文革精英被打壓的故事。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經歷過的人開始在暱稱「老莫」的莫斯科餐廳搞聚會,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後,好一段時間更成為文青熱點。

「味道」是文化和身份認同的一部份,羅宋湯盛行於烏克蘭東部及白俄羅斯,二○二○年就有烏克蘭廚師召集學者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羅宋湯歸宗,味道感受到的是人心,與民族性一樣,不能被收編!(www.youtube.com/channel/UC39gFX0VF1BxPRDOfFu4Lmw?view_as=subscriber)
紀曉華
紀曉華 - 不能被收編的味道|美食紀行
 紀曉華 - 不能被收編的味道|美食紀行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