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有何病徵?退化性關節炎及關節痛

2008/07/15 23:15:43 網誌分類: 風濕病科
15 Jul

[轉貼]日

類風濕關節炎 治療要趁首兩年                  文章日期:2008年6月18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news3.cfm?File=20080618/news/gzb2.txt

【明報專訊】年約20歲的學生,3年前開始感到腳眼及腰部疼痛,最初以為打籃球時弄傷,自行服止痛藥了事,直至半年前因手腕、頸、肩膀及背脊等關節同時發炎,連簡單刷牙動作也做不到,求診方知患上類風濕關節炎。有醫生指出,這種病早期病徵不明顯,故要把握兩年黃金治療期,及早確診就有望根治。

風濕科專科醫生郭文亮表示,市民常將類風濕關節炎與風濕病混為一談,抱「年紀大機器壞」的心態,以為看中醫跌打敷藥就可治癒,最終病情惡化至關節變形才求醫,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他解釋,類風濕關節炎與自身免疫系統出錯有關,過去有研究指,病人若能於發病首兩年接受治療,治癒機會可大增。

 

郭透露,曾有一名50歲男士,本身是舉重教練,約3、4年前開始出現手指、手肘及肩膀關節痛,由於他經常舉重,以為是自己不小心弄傷,曾經看跌打,但病情沒改善,痛楚更蔓延至背脊及盆骨關節,手指關節亦變形,甚至無法舉重,求診方證實患上類風濕關節炎,但因太遲求醫,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合併治療新法 五成病人有改善

 

英格蘭諾福克及諾維奇大學醫院David Scott教授引述美國風濕學會會議上一項研究,542名早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以「雙盲方式」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傳統藥物「甲氨喋呤」治療,另一組則接受「甲氨喋呤」及生物製劑「依那西普」合併治療,為期52個星期。

 

結果顯示,使用合併治療一組,50%病人有改善,病徵消退,至於只服用傳統藥物「甲氨喋呤」一組,僅28%病人有改善。研究人員指出,若能把握發病首兩年黃金期接受治療,根治此病的機會更大。

 

空調大開 「冷氣病」來襲

http://ladie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89/4/1/240492/1.html

 

更新 (綜合報道)

 

置身辦公室、交通工具,甚至回到家中,都離不開冷氣空間,踏進夏日更是空調大開的時分。如長時間身處冷氣環境下,經常打噴嚏、流鼻水、頭痛,很可能已受到「冷氣病」襲擊。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張文達表示,冷氣環境多為密閉式設計,加上因製冷緣故,空氣較少流動,長時間身處會誘發多種呼吸系統疾病。冷氣病乃普遍的統稱,當中的徵狀包括:空氣不流通而積聚成塵埃、細菌和有毒物質,致令流鼻水、打噴嚏、鼻子容易過敏等。經冷氣系統處理後的空氣,缺乏負氧離子,會導致人體功能失調、神經系統紊亂和免疫力下降,因而易致患病。冷氣病並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只可於環境上作出預防。

風濕專科醫生郭文亮指,並沒有直接由冷氣引起的風濕科疾病,坊間所謂「吹冷氣」而導致的「風濕痛」,實情是關節腔內的液體,因溫度變化而冷縮熱脹,壓逼關節的神經而造成疼痛。若只長期處於同一溫度水平,就不會令關節腔內壓力改變;但長期處於低溫環境下(如冷氣空間),則有機會誘發雷諾症。此症患者處於低溫環境下,手指的微絲血管會嚴重收縮,令手指細胞因血液供應停頓而壞死,嚴重者要切除壞死的手指。

雷諾症乃不能根治的疾病,需終身服藥,現時的治療方法均只可紓緩病情。初期患者可用擴張血管藥物,如硝苯地平,預防和初步改善病情。中期病情轉趨嚴重後,可用新型生物製劑如前列腺素,擴張血管和抗血小板積聚,改善血流。末期時近九成病人經藥物治療,病情極嚴重者可藉切除控制血管收縮的交感神經,令血管停止收縮。以往多於腋下胸側的位置開刀,但因該交感神經同時掌控皮膚排汗,故術後整條手臂會不能排汗。近年發展至於手掌位置開刀,傷口更易復元,副作用影響的範圍亦大為縮小。

雷諾症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的成因不明,遺傳為重要因素。繼發性的又稱雷諾現象,是很多風濕科疾病的病徵之一,包括出現硬皮症、紅斑狼瘡症、血管炎、皮肌炎等。經常接觸高頻震動的物件,如電動牙刷、風鑽等,均會增加出現雷諾現象的機會。

一般病徵為低溫環境下手部皮膚顏色改變,先是血管收縮變蒼白和冰冷麻木,繼而因缺血而呈紫藍色,若此時用外熱令雙手回復溫暖,則會呈橙紅色和皮膚感痛楚;病徵為對稱性,雙手尾指和無名指常為最先病發部位。

以二十至三十歲女性為高危群,有家族病史者亦較高危。經常處於寒冷環境下會令此症更易病發。

 

 [轉貼]文章日期:2008年6月18日
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news3.cfm?File=20080618/news/gzb3.txt
 

【明報專訊】類風濕關節炎的早期病徵,與感冒、退化性關節或一般肌肉及骨骼疼痛相似,一般人常誤以為是風濕痛症,又或誤以為隨年紀增長,關節活動能力下降是理所當然。事實上,類風濕關節炎有兩大典型病徵﹕

 

◆起時關節僵硬(晨僵)

關節持續於晨早起床時僵硬,因患者關節發炎,加上經過一晚沒有活動,令關節腫脹情况較嚴重

 

◆對稱關節腫脹或疼痛

即左邊手指關節痛,右邊手指的相應位置亦然

 

資料來源﹕風濕病科專科醫生郭文亮

退化性關節炎

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Archive3.cfm?File=Archive/diseases/Arth05.txt

是最常見的關節炎,跟年紀大有關;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於2025年,全世界超過65歲的長者約有8億人,他們將患上不同程度的退化性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內的軟骨出現磨損,令骨骼之間摩擦,產生疼痛,令關節膜發炎,嚴重可致變型。受影響關節常見於膝蓋、臗關節、手指關節、頸椎等。

成因除年長外,還包括遺傳因素、肥胖、肌肉乏力及創傷等,當中肥胖的因素很重要,常人減少體重20磅,可減少患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達50%。

治療方面,可食用止痛、消炎藥物、接受關節注射,及進行運動及控制體重;預防方面,應避免肥胖,做適當運動。

 

         

 

 關節痛

 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Archive1.cfm?File=20071122/news/gzc3.txt

 

 

Q﹕關節痛成因是什麼?

 

A﹕常見成因包括勞損或用力過度(包括拉傷或扭傷,不正當的姿勢或過

      度重複同一動作)、受傷(如骨折或脫骱)、關節炎(包括骨關

      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及痛風)和其他炎症(如黏液

      囊炎或肌腱炎)。關節痛亦可以是某些系統性疾病(如紅斑狼瘡)或 

     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熱等) 的症狀。持續約一星期的關節

      痛,亦可能是對某類疾病或創傷的一種反應。

 

資料來源﹕衛生防護中心

           

 

 

 

醫生指沒根據 氣候變化致關節痛  [轉貼]文章日期:2007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關節受傷後接觸水,會有風濕?開冷氣睡在地板上會患風濕?洗髮後不吹乾便睡覺又會「入風」?

 

患病主因關節軟骨現退化

中文大學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國銘表示,以上所說並無醫學理據,亦沒有臨床數據支持,長者最常有關節痛困擾,主要與年紀大,關節軟骨出現退化有關,與天氣潮濕並無關連。

 

李國銘指出,關節痛又叫做「風濕病」,因關節痛患者在轉天氣時,患處特別敏感,甚至病情會惡化,遂推測天氣影響骨骼神經,故稱之為風濕病。但他強調,有關說法純粹推測,並無實質證據,而關節痛成因亦有多種,單以氣候變化並不會形成關節痛。

 

 

回應 (3)
我要發表
小女子
小女子 2013/10/12 16:15:26 回覆

FR 芷
FR 芷 2008/07/15 23:30:37 回覆
您好, 晚安! 
  
2008/07/15 23:22:19 回覆
晚安...
user

最新回應

包
2021/09/21

芷,中秋節快樂

炎澄魂
炎澄魂 2017/12/31


炎澄魂:新年快樂啊~芷~(要我送相嗎?都可以的.)


2017/12/31 1711 炎

小女子
小女子 2017/09/30

祝你貓月兩團圓

{#A1321452839.jpg}

383383
383383 2017/06/24

"哈哈哈"

"現在吧"

"別等了"

"我愛你"

"咪玩啦"

"慳啲啦"

"口痕呀"

哈…那三個字好呢?

中國還有三字經呢…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要做,想做,就去做好了。還要等?

明天,太多變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