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rlie
shirlie
shirlie

電影雜談

2008/12/01 19:53:15 網誌分類: 未分類
01 Dec

特別通告,

alan 看到這麽多偽學院派電影橫行無忌,小妹將之前彭大導套出埃及記的朋友留言通知了 alan,alan 看完他心愛的英超後,決意開拓學院派電影系列篇呢個topic,教番班影評人去評審電影,以免跌落偽學院派陷阱。

有人問,呢個部落會否於 yahoo hong kong 重開呢?

小妹坦白講,

sight and sound 前主編課程導讀篇要教人的材料大把,只是看前主編那半本演員剛柔分佈如何影響本人戲路,就已經可以教演員,導演,製作人呢3 個岡位。

呢個學院派電影系列篇是取材自前主編的另一本名作 - 電影創作思維,小妹不才,只是讀了 1/4 。

呢2本書厚度 - 演員剛柔分佈如何影響本人戲路原書約 1650 頁,而電影創作思維原書約 3640 頁。

至於小妹未曾讀過的那本鏡頭運用思維學,全套幾本書由於過於龐大,小妹捧都有點困難,本書全部約 15460 頁。

前主編要教的東西包羅萬有,隨口數有以下幾個 topic。

電影物料學,

電影鏡頭運用思維學,

RGB 色彩空間等。

有人問,

SIGHT AND SOUND 前主編寫的電影文章點解可以一部電影寫 300 萬字。

理由很簡單,

在大中華的影視製作系教授們來講,他們只需學生們去寫電影內的鏡頭、燈光、剪接、攝影、聲音、音樂、敘事角度、場面調度和美術等項目。

但在前主編立場來講,這些只是一般電影系的論文,絶對登不上泛電影系之堂。

小妹的 GOOGLE 部落有 18 篇 A CLOCKWORK ORANGE 的電影文章。

例子:

角色對立場面講了2篇

a clockwork orange  part 16 講角色沖撞演技

a clockwork orange  part 18 講  演員造型部份和背景顏色的關係。

泛電影系的文章講的東西很多,就以樓上呢幾個例子為例:

演員着的衣服,電影的美術,音樂等都和電影息息相關,但問題是,有多少人會留意而已。

以Burn After Reading CIA光碟離奇失竊案為例,

電影我未看過,我根據blog 友 HoraceChan 的資料以電影創作思維講番:

影片開首從太空(監察衛星?)俯瞰地球,視點逐漸移近,收窄範圍至 CIA 總部之一室(結局則反轉來一次)。

開首由外至內,結尾由內至外。

高安兄弟利用電影對比來形容世間荒謬,前15 和後15 用同一個景但相反,在電影創作思維上,看來高安兄弟想利用故事講出在保守的世俗中,看來是荒謬的東西,卻是真實存在。

就以以下電影的 opening title 為例 :


knife in the water opening title

談論此電影原因是呢部電影巧妙利用了opening。

1. 你們可以細看,當工作人員字幕出現時,你們是看不到男女角的面孔,只是看到汽車玻璃所反映的倒影。

2. 出了導演名後,我們好清楚看到男女角的面孔。

3. 當車尾的攝影機影完男女角的背景後,接鏡時燈光比先前明亮,然後我們看到路障,接着是女角停下車子,改由男角駕駛車輛。

4. 又過了不久,我們看到有個男子截停車輛。

5. 男角跟這位男子爭執後,邀請他上車。

由於字數問題,只列這麼多,免悶親各位。

我想訪問你們,

(1) 同一架攝影機所拍出來的鏡頭,為什麼演員字出現時是看不到男女角的面孔,但當導演字出了後,我們可以好清楚看到男女角面孔呢?

(2) 你們可以好清楚看到男女角的衣服顏色是一致,男子的衣服較深色,深淺相撞。

前文提到:

有人問我,拍電影最難拍是邊類型。 我好坦白講,不是分類型,而是空間越窄越難拍。 原因: 空間越窄,觀眾的焦點越會集中,所以,道具,演員,拍攝的方法等全部都要選擇得好小心,因為一揀錯,就會出現滿盤皆落索的後果。

我現在嘗試以較淺白的文字去講,希望大家會明白我寫什麼。

電影由許多部份組成,在SIGHT AND SOUND 前主編立場來講,每一個人物,每一件物件都有著關係。

就以此幕為例作簡單形容:

1. 導演利用鏡頭暗示了男女角的關係 - 你們留意,為什麼是女角駕車然後換男角駕車呢?

此電影以男女關係角力為題材。

2. 男女角身穿同色系列的衣服,但另一男角身穿深色的衣服,儘管這是黑白片,但是,在顏色角度來講,深淺有異,即暗示衝突由男角而來。

3. 車是行直路,但是突然有路障。

即是暗示男女角的愛情會因為一些事情而起了爭執。因為車是搖晃的東西,以此為主要物件時,即暗示男女或電影未來的情節會有一些不穩定的事影響。

電影是由不同部份組成,同樣地,每件物件,每位演員都經過細心挑選。

引用KNIFE IN THE WATER 原因是這是ROMAN POLANSKI 的最佳作品,而本片劇本精彩絶倫,實為最佳參考題材。

例子: 李安 - 色戒。為什麼他要花15分鐘去鋪排一場麻雀戲呢?

用一場麻雀戲去講述梁朝偉,湯唯,陳沖等三人在感情上,性格上的角力。(本人沒有看色戒,也不打算看,如果在呢段寫錯,祈為指正)。

有人問為什麼一場麻雀戲要15分鐘的原因,是因為呢15分鐘就是電影最次要的重要環節。在呢15分鐘的每一件擺設,每一個場景,每一個出現的人物等都絶對會影響電影往後的每一個場景的轉接和構造。

在中國人立場來講,打麻雀是可以很精細地看到每一個人的性格,包括對錢財看重與否,個人是胆大還是胆細等。

在前文提到,如何分辨學院派電影?

1) 電影前15必須要講出電影的全部主題。

2) 電影前15 必須要有學院派理論滙聚其中。

3) 所有電影必須會有很清楚的場面調較。

4) 看預告片時,電影會充滿實感。

knife in the water 是學院派電影原因:

1) 電影男女主角的衣服,動作,攝影手法融合了心理學。

2) 電影以7 分鐘講晒成部電影主題。

3) 我們好清楚看到 roman polanski 的每一個場面調較

別以為一架車看不到什麽東西,在這部 knife in the water 的 opening title 內,我們好清楚看到成部電影是 thriller 。

不如全個大中華的影視製作工作者向小妹講番,小妹有沒有講錯 knife in the water 這部電影是以男女角力為題材呢?

電影開頭講晒全套電影的主題,全個大中華的導演中,以 king hu 水準最高。

一套 a touch of zen 已經好清楚告訴全世界,中國竟然會出現一個文學全才的導演。

a touch of zen 贏康城獎項,沒有一個中國人評審,不會存在任何私私相授問題。

小妹講過,要贏就要贏得全世界心服,小妹從不希罕去贏一些俾面獎。

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只是一些俾面獎。

不如全個大中華的觀眾去訪問下全個大中華影評人以下問題?

神探水準高過投名狀,點解投名狀會贏電影獎?

現在選電影獎不是選大電影,而是要選說服民心的電影。

一套 brokeback mountain 得不到 the best film of oscar ,就令到全美國的影評人信譽破產。

當別人問點解美國影評人會沒有工作做?

不如全個大中華的影評人去問下全美國班觀眾,人人自發給錢去 VARIETY 刊登廣告說他們不服 OSCAR 的判決時,他們怎樣去看當日吹噓 CRASH 比 BROKEBACK MOUNTAIN 的影評人。

只是那股怒火發洩於影評人身上時,不如全個大中華的影評人向小妹講番,假如班米飯班主向你閣下表達不滿,繼而擺看你閣下影評時,你閣下是否要執包袱走人呢?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