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主播看世界——掌聲的陷阱

2007/03/19 00:00:00 網誌分類: 寫作
19 Mar
 由八間電子傳媒合辦的行政長官選舉辯論後,有調查顯示,梁家傑在發言過程中獲得的掌聲,較曾蔭權多幾倍。

    利用互動效應來博取掌聲支持,對演講者來說,可達到增強己方氣勢和削弱對方信心的效果。然而處理不當,會弄巧成拙。

    當梁家傑回應港獨的提問時說﹕「我想問問現場的人,有沒有人相信香港會有人搞港獨﹖有的請拍掌。」結果引來一陣掌聲。之後他尷尬地說﹕「少數,只有兩三人。」熒光幕所見,又豈止兩三人﹖他為辯駁而強撐的表現,令人留下負面印象。

    激發別人作出正面鼓掌及附和是有技巧的,梁家傑的提問方法容易勾起負面反應,顯然是他不懂得善用語言框架(frame)去取得別人認同。

    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表示﹕「生命中任何經驗的意義,都取決於我們將甚麼框架圍繞它。」每一件事本身沒有意義,任何意義都取決於我們怎樣定框,所以,框架是用來解釋及限制每件事情的意義。

    如果梁家傑想要正面的掌聲鼓勵,可以這樣為說話定框﹕「我相信沒有人會搞港獨,大家都想香港好,想香港經濟繁榮,市民安居樂業,是嗎﹖支持的人,請拍掌﹗」現場觀眾(包括曾蔭權)也不得不拍掌。

    善用語言框架,不只可取得鼓勵掌聲,還可使對方自然地進入你預設的目的,從而引導接收者的思維,增強溝通的成效。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