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贏家輸家的分界點

2010/10/05 13:58:59 網誌分類: 閱讀
05 Oct

作家羅莎貝絲‧摩斯‧肯特教授認為,輸贏成敗的關鍵點來自於「信心」。看起來抽象的名詞卻是影響輸贏的重要關鍵,聽來不可思議,但羅莎貝絲‧摩斯‧肯特教授在其所著的《Confidence》(中文書名暫譯為「信心」)一書中,運用調查、訪問、面談等方式,舉證歷歷,分析出贏家、輸家的分水嶺就是「信心」。
輸贏關鍵---信心
大家都想當贏家,但我們觀察勝負的競賽中,似乎有著贏家恆贏,輸家恆輸的現象,這
並非恆久不變的魔咒,而是信心使贏家恆贏,輸家恆輸。「信心」雖是一種讓人摸不著邊的抽象名詞,但卻可以化成激勵、管理的工具,用在如何激勵個人信心。
信心,是一種組織行為。領導人管理的是員工,而非管理策略。策略必須靠人、設備、資源來執行。所以領導人重要的是了解組織行為─員工行為不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而是態度、感情、慾望、願望綜合而成,而領導人必須創造一個文化,讓員工可以高效率工作,而且成果斐然。
信心+創新+努力=成功
信心讓人充滿鬥志,信心讓人勇於創新,信心讓人願意付出努力,而信心+創新+努力就
可以帶來成功的機會。成功帶來信心,信心讓贏家勇於接受新挑戰,如此良性循環,衍生出了一種看似贏家恆贏,輸家恆輸的定律,但追根究底仔細分析,其實輸贏最根本的關鍵就是「信心」。
贏家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工作充滿熱忱,對公司結構與日常運作也深具信心,當然願意
投注更多的心力、努力創新,即使面對困難、問題,也能積極正面的迎接挑戰,而不是躲在負責人的背後,互相指責、推卸責任,這也正是贏家成為常勝軍的原因。
轉輸為贏
贏家充滿鬥志,就像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磁鐵,廣泛的吸引有才氣、有能力,有自信的人
員,大家齊心共力為工作付出、努力;而輸家卻像是個絕緣體,人人避而遠之。但千萬別以為一旦嚐到失敗的滋味,就會淪入失敗的惡性循環中,肯特說,「失敗是十字路口,而不是懸崖,它累積你克服挫折的能力。」所以當失敗時,不需垂頭喪氣、怨天尤人,只要冷靜面對問題,探討失敗的原因,想辦法解決才是上上之策。
肯特認為第一次失敗,很容易東山再起,第二次失敗就困難得多。沒有企業或團隊可以
每戰必贏,但是贏家會從失敗中學習。當人面對挫折時,不可能一下子全盤轉敗為勝,這時你要開始作一些事,讓你得到小勝利,迅速累積你的信心。例如,曾有一位讀者寫信給肯特說到,他姊姊得了不治之症,本來很沮喪,但是看了肯特的書後,她去學畫畫,作輕微運動,
每天看到自己有點進展,雖然病沒有好,但是她自己感覺沒有像以前那麼痛苦。這就是她逐漸建立對自己身體的信心。
領導人的重要任務:人或企業不可能一直站在勝利的頂峰,如何有效運用資源,從山谷爬上頂峰,扭轉局勢,才是真正考驗領導人的能力。肯特在書中也提到,每一個公司都應該有一個機制來解決問題,公司整體能面對問題,不是掩蓋,從各部門徵調人才,一起討論,解決問題,以免滑入輸家軌道。

回應 (1)
我要發表
2010/10/05 20:19:29 回覆

{#201003011418566410.gif}

user

最新回應

ycf
ycf 2024/05/11

整個香港市場北移,的確是可悲的事實,也告诉你知,你要學習一樣新的事物,才可跟别人競爭。

易明
易明 2024/04/23

天下可憐的孩子何其多!

wongi
wongi 2024/04/22

花姐姐,送上勵志星星。

淺雪
淺雪 2024/04/22

對.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就必敗.

所有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