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子強
蔡子強
蔡子強

膠袋稅

2011/07/18 08:46:45 網誌分類: 生活
18 Jul
        昨天從電視新聞中看到,塑料袋業廠商會召開記者會,指出在徵收膠袋稅之後,垃圾袋的生產量增加六成三,而不織布袋則增加九成六,並指生產環保袋的用膠量要較普通膠袋多三十至五十倍,而且前者更難分解,擔心因減得加,反而有違提倡環保的原意。

        其實兩年前當膠袋稅正式實行時,我便在報章撰文提出過類似憂慮,稱入住近十年,從沒有向管理處索取任何垃圾袋,原因是我一向用超市膠袋來盛載垃圾,不會浪費,相信很多市民如是,但問題是徵收膠袋稅,截斷這個源頭後,大家慢慢轉用管理處提供的垃圾袋,由於這些膠袋比起超市膠袋容量大得多,大家又不會等待垃圾裝滿後才丟掉,結果可能是大家以相近的頻率,丟掉更大、更花塑膠材料、對環境造成更大負擔的膠袋。

        更甚的是,當環保袋被視為環保和政治正確的象徵之後,如今為了趕時麾,很多零售商,以至機構舉辦活動時(包括大學舉辦中學生資訊日),都會把文件、小冊子、以及紀念品等,通通放在一個大大的環保袋送給到訪者,再在袋上印上機構自己斗大的名稱和徽號,以收宣傳之效。久而久之,家裏便積聚了大量類似的環保袋,究竟可以如何打發它們,便成了令人頭痛的問題。要麼把它們當作垃圾袋用,那就更加不環保。

        我相信環保局最初推行膠袋時是基於好意的,但究竟膠袋與垃圾袋和環保袋彼此間的關係如何,是真的因減得加,膠是用多了還是少了,這還有待當局進行一個比業界更全面和系統化的調查,以數據來說服公眾。

        蔡子強

        
回應 (1)
我要發表
2011/07/18 18:09:07 回覆

可以像台灣和韓國,規定用已包含稅款的指定垃圾袋。至於要儲好幾天才夠一大包垃圾,會出現衛生問題,那主要就是因為垃圾裡面有廚餘。所以垃圾問題,應該全盤管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或是象徵式做一點點,結果弄出另一個大頭佛!

siusound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