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wong
mattwong
mattwong

82)炙甘草湯

2013/06/06 20:38:57 網誌分類: 方劑學
06 Jun

 

炙甘草湯(復脈湯)《傷寒論》       

 

組成 : 甘草,炙(12g  生薑,切(9g  桂枝三兩,去皮(9g  人參(6g  生地黃(50g)  阿膠(6g)  麥門冬,去心(10g)  麻仁半升(l10g)  大棗三十枚,擘(10)

用法 : 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六點三四品脫,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阿膠烊化,沖服。)

功用 : 益氣滋陰,通陽復脈。

主治 : 1.陰血陽氣虛弱,心脈失養證。脈結代,心動悸,虛贏少氣,舌光少苔,或質乾乾而瘦小者。2.虛勞肺痿。乾咳無痰,或咳吐涎沬,量少,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乾舌燥,大便乾結,脈虛數。

病機 : 氣 虛血弱,陰陽亦不足。本證是由傷寒汗、吐、下或失血後,或雜病陰血不足,陽氣不振所致。本方是《傷寒論》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的名方。陰血不足,血脈無以充 盈,加之陽氣不振,無力鼓動血脈,脈氣不相接續,故脈結代;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或心陽虛弱,不能溫養心脈,故心動悸。

方解 : 治宜滋心陰,養心血,益心氣,溫心陽,以復脈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血為君,《名醫別錄》謂地黃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 配伍炙甘草、人參、大棗益心氣,補脾氣,以資氣血生化之源;阿膠、麥冬、麻仁滋心陰、養心血、充血脈,共為臣藥。佐以桂枝、生薑辛行溫通,溫心陽,通血 脈,諸厚味滋膩之品得薑、桂則滋而不膩。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熱,可溫通血脈,以行藥力,是為使藥。諸藥合用,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使氣血充足,陰 陽調和,則心動悸,脈結代,皆得其平。

            炙甘草在方中的劑量超出常規劑量,意在補心氣,定驚悸,此時的甘草非一般方中的調和作用。故名炙甘草湯

            由於服用後具定悸復脈之功故又名復脈湯

配伍特點:一是氣血陰陽並補,尤以益氣養血之力較強;二是心脾肺腎四臟同調,尤以補益心肺之功為大;三是補血之中寓有通脈之力。甘寒滋陰之品,加入辛溫之藥,滋而不膩,溫而不燥,使氣血充足,陰陽調和,脈氣接續,諸症自癒。

【運用】

辨證要點:本方為陰陽氣血並補之劑。臨床以脈結代、心動悸、虛贏少氣、舌光色淡少苔為辨證要點。

臨證加減:方中可加酸棗仁、柏子仁以增強養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龍齒、磁石重鎮安神;

          偏於心氣不足者,重用炙甘草和人參;偏於陰血虛者重用生地、麥門冬;心陽偏

          虛者,易桂枝為肉桂,加附子以增強溫心陽之力;陰虛而內熱較盛者,減去桂、

          薑、棗、酒,酌加知母、黃柏,則滋陰降火之力更強。

中方西用:常用於功能性心律不齊,期外收縮有較好的療效。對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

          病毒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而有心悸、氣短、脈結代屬陰血不足,陽氣虛

          弱者亦適用。

【附方】

     加減復脈湯《溫病條辨》

      組成:炙甘草六錢(18g  乾地黃六錢(18g),生白芍六錢  麥冬不去心,五錢(15g)阿膠三錢(9g)  麻仁三錢(9g)

      用法: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功用:滋陰養血,生津潤燥。

      主治:溫熱病後期,邪熱久羈,陰液虧虛證。身熱面赤,口乾舌燥,脈虛大,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

           本方是由炙甘草湯(復脈湯)加減衍化而成。因溫病後期,熱灼陰傷,故本方去益氣溫陽之參、棗、桂、薑,加養血斂陰之白芍,變陰氣血並補之劑為滋陰養液之方。此外,在此方的基礎上稍事加減則可成為滋陰生津,柔肝熄風的系列名方,如:“一甲復脈湯二甲復脈湯三甲復脈湯、大定風珠

 【類方比較】

 炙甘草湯與生脈散均具有益心氣、養心陰而复脈定悸的作用,用治心氣虛,心陰不足之證。但生脈散以人參為君,功善大補元氣,滋斂心陰而生脈。用治氣陰虛甚,脈微欲絕者,可使脈絕复生而有生脈之功,但臨證尤多用治熱病後熱邪已去或久咳傷肺而見氣陰二虛之證。炙甘草湯以干地黃為君,重在滋陰養血,並能益氣温陽而复脈定悸,為氣血並補,陰陽二調之劑,用治陰血虧少,氣虛陽弱,心脈失以滋養、宣通而致脈搏結代,心動悸證,亦可用治陰虧氣弱為主之虛勞肺痿證。

【方歌】

            炙甘草湯參桂薑,麥地膠棗麻仁襄,

            心動悸兮脈結代虛勞肺痿俱可嘗。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最新回應

mattwong
mattwong 2018/10/19

Facebook matthew wong 師兄黃

2018/10/07

亞黃sir點解近來不見你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