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良
錢樹良
錢樹良

守業維艱永安遭狙擊

2013/08/22 08:44:06 網誌分類: 經濟
22 Aug
        華資百貨業翹楚──先施、永安、大新、中華,合稱「四大公司」。在港英年代,永安郭家不乏達官貴人,郭琳褒、琳珊昆仲,赫赫有名。未知是否應了一句老話「富無三代」,永安創業難,守業更難。到了「志」字輩這一代,遇到狙擊,這個滬港百貨業老大帝國,險落在外人手上,個中過程,波詭雲譎。

        市場泛稱永安之「永安集團」,前身為成立於1973年1月的永安人壽集團有限公司,同年8月,永安人壽在香港上市。永安人壽上市時,全資擁有人壽保險、地產證券投資業務、永安水火保險72.89%股權、永安銀行30%股權、永安百貨20.19%股權,以及永安置業30%股權。

        1974年6月,永安人壽為加強海外聯繫,與新加坡銀行換股,由此,華僑銀行持有永安人壽25%股權,為第二大股東。後有財團狙擊永安,該銀行轉讓這批股權,無形中助狙擊者一臂之力,此乃後話。無怪常言:商場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1981年,永安人壽正式易名永安集團有限公司,此為舊式家族企業重組案例之一。

        1983年,郭琳珊去世,董事局公推郭琳褒長子郭志權任董事局主席,郭志權為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經此,永安郭家進入第三代掌舵時期。這時期,集團業務除百貨大有作為外,餘多乏善可陳,尤其永安銀行最差,虧損日益嚴重。有云屋漏偏逢連夜雨,香港「九七回鯞」進入中英政府香港前途談判議程,市民投資信心受到衝擊,地產、股市下挫,導致提供信貸的銀行、財務機構壞帳纍纍,繼大來財務、恒隆銀行、海外信託銀行,相繼被港府接管後,永安銀行財務危機亦日漸浮出水面。

        1985年7月,永安銀行提請股東供股,但小股東拒供,只好由大股東孭飛,才獲資1.2億元。然而,不足兩個月,核數師發現該銀行出現嚴重虧損。同年年底,由港府出面,邀請恒生銀行注資接管,赫然揭發永安銀行資產及供股所得之1.2億元,已全數虧清,銀行放出的貸款,九成是壞帳,其中包括該行副主席郭志匡以500萬港元抵押,借了7200萬元,郭志匡在該行出事前數月,因癌症病逝,貸款未能追回。

        華資承購起狙擊序幕

        經過資本重組,恒生銀行持有永安銀行50.28%股權,成為永安銀行大股東,並派員進入董事局,永安集團所持之永安銀行股權降至45%。集團主席郭志權引咎辭職,由堂弟郭志梁繼任。

        時移世易,香港前途大局已定,市民恢復投資信心,地產、股市回升。1989年2、3月之間,永安股價跟隨大市上升。於此之際,新加坡華僑銀行突然在該年3月中旬宣佈,把持有之4537萬股永安股份,以每股作價11.52元,悉數轉給本港一個華資財團。永安股價受此消息刺激,當天收市價炒上14.1元高位。

        到底本港何方神聖如此高調承購永安股份,以此為起點狙擊此老大帝國,貪佢乜嘢好?下周四再拆局。

        資深財經傳媒人

        錢樹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