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Sir食經
葉Sir食經
葉Sir食經

名廚的小碟、點心和小菜

2013/09/21 08:41:32 網誌分類: 生活
21 Sep
        「名廚」在銅鑼灣摩頓台五號百富中心地下及一樓,地下大堂可坐三、四十人,樓上有六間貴賓房,私隱度高,主理人Eling譚綺玲,人稱Ling姐,在「海都」二十年,是鍾錦的得力助手。錦哥是飲食界的傳奇人物,當年把「海都」打造成香港名牌,很多高官名人都曾經是座上客,「海都」當年的招牌菜甚多,好像雞油花彫蒸蟹、鹽焗雞、黃橋燒餅、XO醬腸粉、魚湯米線和煎薄罉等。Eling人脈甚廣,富豪熟客甚多,但Eling出名口密,從不洩露食客的身份和口味。

        點心款式多兼抵食

        「名廚」開業一年,走的是像當年「海都」的高檔路線,樓面和廚房的班底很多都是「海都」舊人,午市有點心供應,逢星期一至星期六大中小點心一律賣三十元,算是抵食。點心款式甚多,除了蝦餃、燒賣、牛肉和叉燒包等大路點心,也有較特別的紅油抄手、黃橋燒餅、XO醬煎腸粉、香煎粢飯和煎薄罉等,很多都是當年「海都」的招牌點心。

        馬時亨教授是Ling姐粉絲,最近在「名廚」為我等老同學搞了個慶生晚宴,還帶來私人珍藏的DRCRomaneeConti1985與我們分享,認真有心。他的最愛點心是「檸檬叉燒酥」,我試了一口,鬆化香口,有檸檬的鮮香味道,是很討好的點心。另一款我喜歡的點心是Ling姐推介的「香煎粢飯」,這是經她改良的上海點心,她蒸的粢飯煎得金黃香脆,粢飯煙韌,口感甚佳。XO醬煎腸粉人人愛食,煎薄罉也很有順德風味。

        除了點心,「名廚」也有多款小碟小吃,好像乾煸四季豆、生炒莧菜鬆、豉蒜杭椒、涼伴豬耳、茶樹菇豬手和話梅豬手等。馬教授是熟客,為我們點了香脆的鳳尾魚,脆得連骨和尾也食埋,莧菜鬆是用莧菜莖切碎成鬆,碧綠色非常悅目,其他小碟有杭椒小炒肉、清炒圍蝦、青瓜冲子參和蒜片牛柳粒等。是夜最受歡迎是牛柳粒,用的是小牛排最靚部份,肥瘦適中,食來不覺肥膩,牛肉味香濃,佐酒最宜。

        馬教授愛飲靚湯,是夜飲的是「海底椰燉鷓鴣」,「名廚」跟「阿二」一樣,是飲湯的好地方。海底椰真材實料,跟新鮮的鷓鴣是上佳配搭,燉出來的湯有潤肺止咳、化痰清潤的功效,秋天飲最合時。魚是海杉斑兩味,分別是酸菜魚片和煎焗頭腩,Eling在飲食界多年,經常親自到熟悉的魚檔搜購海魚,是夜的煎焗頭腩最合太座口味,酸菜魚片有點似在貴州食的酸湯魚,湯內有雲南酸菜和綠色薯粉,經理在席前把魚片放進奶白色的魚湯灼熟,魚肉鮮甜,魚湯甜中帶點酸,鮮味非常,好飲到極。

        「名廚」的小菜也非常精采,大家的至愛是「無花果生炒骨」,石議員說這是用無花果生炒的「拔絲咕嚕肉」,外面香脆,肉味酸甜合度,連老牌食家也讚不絕口。另一款「茶樹菇炆豬手」也是菜館的招牌小菜,茶樹菇來自廣西,味道香濃,但因為馬教授不愛食豬,所以Ling姐用鵝掌代替豬手,太座食得津津有味,飲杯「康帝」布根地紅酒王,是人生最佳享受。「鮑魚汁扣蘿蔔」是另一道精彩小菜,這是順德「順峰山莊」的名菜,厚厚的蘿蔔扣得腍身,吸取了鮑汁的精華,清甜無比,勝過食鮮鮑多矣!

        「雞油花雕蒸蟹」百吃不厭

        「名廚」跟舊日的「海都」一樣,最拿手做「雞油花彫蒸蟹」,花彫酒香動人,蟹肉嫩滑鮮甜,是百食不厭的招牌菜。青菜我們食的是「炒旺菜」,這是潮州名物,有點似椰菜,用乾椒來炒,清甜中帶點香辣,石議員則認為不用「辣椒」會更合大眾口味,謙謙不愧是一流政客!單尾的薑葱撈粗麵是我的至愛,煎窩貼則一般,甜品是香口的煎薄罉,太座最愛花生碎和芝麻的香味。壓軸甜品是食得人人甜在心頭的壽包和生日蛋糕。是夜除了有幸飲到馬教授帶來的布根地酒王「康帝」外,連飲的水也甚有來頭,是李大國手送來的「瑩」水和巴西莓碳酸能量飲料「28Black」。「瑩」是天然鹼性水,有多種礦物質,據說有助中和酸性體質。「Black28」則有超高抗氧化精華,怪不得晚飯後大家毫無倦意,堅持要打番四圈才盡興而歸。

        葉澍堃

        
海底椰燉鷓鴣湯
海底椰燉鷓鴣湯
跟Ling姐合照
跟Ling姐合照
乾椒炒旺菜
乾椒炒旺菜
煎局斑頭腩
煎局斑頭腩
杭椒小炒肉
杭椒小炒肉
無花果生炒骨
無花果生炒骨
脆皮龍岡雞
脆皮龍岡雞
DRC Romamee Conti 1985
DRC Romamee Conti 1985
一眾好友在「名廚」跟Eling合照
一眾好友在「名廚」跟Eling合照
茶樹菇炆鵝掌
茶樹菇炆鵝掌
煎薄罉
煎薄罉
鳳尾魚、帶子和皮蛋酸薑
鳳尾魚、帶子和皮蛋酸薑
酸湯魚片
酸湯魚片
清炒圍蝦
清炒圍蝦
檸檬叉燒酥
檸檬叉燒酥
鮑汁扣蘿蔔和茶樹菇鵝掌
鮑汁扣蘿蔔和茶樹菇鵝掌
香煎粢飯
香煎粢飯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