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譚紀豪
譚紀豪

滄桑南京

2014/01/02 10:14:40 網誌分類: 經濟
02 Jan
        本欄鄰居卓文慧小姐寫了兩期南京,我「卓門弄墨」,也說這個我最愛的城市之一,望卓小姐別見笑。

        我喜歡南京,也許是骨子裏的悲觀因子作祟。中國如果有「悲情城市」的話,非南京莫屬。此地多災多難,雖是十朝都會,但每代都是短命王朝。明朝夠長,卻只有三代皇帝在南京。民國政府把政權從北京搬回南京,結果不足四十年又退出了。是巧合?宿命?還是風水?

        南京有很多別稱,最常見的是金陵。據說,春秋時期楚威王說此地乃「王氣所鐘」,於是埋金鎮之,金陵一名從此不脛而走。說起來南京陵墓也的確特別多,三國孫權、明太祖朱元璋、國父孫中山均埋骨於城東的鐘山。

        諸葛亮說:「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南京風水好,有帝王之氣,所以侵略者攻下南京必壞其風水,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先鑿方山,再引淮水成秦淮河。有人說楚王故意傳出埋金之說,引人掘金挖斷龍脈。日本放縱皇軍在南京大屠殺,也被說成是為破壞風水。肥的豬才會被宰,要是南京風水真的那麼好,就不該屢遭劫難了。

        毛澤東入南京時好像沒做甚麼破壞風水的事,只寫了首七言絕詩,最後兩句這樣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寫南京,也寫眾生。

        davetam13@hotmail.com

        譚紀豪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