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底子弱

2015/07/10 08:41:07 網誌分類: 生活
10 Jul
        內地A股接連崩盤,令中央政府希望透過財富效應,繼續推動經濟增長和穩定民心的如意算盤打不響。這次中央以「有形之手」血拼市場「無形之手」,即使將來有成效,有金融界朋友也形容只是「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的可悲現象。

        中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都有飛躍式的增長,就算股市一度長期不振,亦無損國家繼續富庶起來。可惜今時不同往日,中國經濟不是靠出口製造帶動,而「世界工廠」的美譽亦成過去式。眼前的榮景(亦可說是泡沫),只是過去幾年中央不斷以政策刺激內需和投資所致,中國經濟底子愈來愈虛弱,生產競爭力也無優勢。

        美國有研究顧問報告指,美國自頁岩油開發成功後,製造業生產成本大幅下降,目前的生產成本較中國高百分之五,比歐洲主要經濟體低一至兩成。預計再過三年,美國的製造成本就會較中國便宜百分之二以上,而美國的人均生產總值遠高於中國,顯示中國生產效率甚低。

        從積極角度看,股市急挫對其他經濟環節可帶來冷卻作用,例如人民幣匯價、資產價格和生產成本等調整,都能讓生產力重新注入活力。股民從貪勝不知輸,到懂得理性投資,都是學習必經階段。中國從「鳥籠經濟」走向與世界市場接軌,過程又怎會沒有波折?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