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巴士的點評

點解英國議員唔拍枱?

2015/10/27 08:41:32 網誌分類: 經濟
27 Oct
        習近平結束訪英,但他遇到的空前禮遇,仍然是茶餘飯後的話題,部份香港人對英國這個前宗主國仍有點感情,問她是不是要「去到咁盡」?

        周末看到兩段國際新聞,發人深省。第一條是日本前眾議員石原慎太郎表示,中國在不久將來一定崩壞。石原向日本《產經新聞》投稿,指中國政制不人道和不合理,導致大都市出現憂憤,中產階層的不滿將會爆發;另外在其他地方,少數民族受到壓制,將引發抗爭。

        石原慎太郎是堅定的反華右派,在二○一二年擔任東京都知事期間,曾經發動捐款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的釣魚島,最終令日本政府將尖閣諸島「國有化」。雖然他說「中國必將崩壞」,可以視為唱衰中國的偏見,但無論如何引人反思,中國崩壞的可能性有多大?

        另一段新聞是身屬工黨的英國前首相貝理雅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罕有為當年英國跟從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致歉,他說以為薩達姆擁有大殺傷力武器是錯誤情報,他為此致歉。另外,他們對攆走薩達姆政權後會發生甚麼事的理解,也出現錯誤,他亦為此道歉。他間接承認當日出兵導致今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在區內興起。

        兩段看似風馬牛不及的新聞,其相關性在於英國不理長期堅實盟友美國的感受,投向中國的懷抱,中國即使不是一定崩壞,但也並非完美,甚至可以說,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本來不是英國那杯茶,英國為何要作此艱難的轉向?英美多年政治軍事結盟,到底為英國帶來地位與繁榮,抑或是恥辱和衰退?

        大家都知習大大訪英時到了西敏寺英國議會發言,在座除了執政保守黨、還有在野工黨、自由民主黨和其他黨派成員,相信定有部份人個人不太認同中國,為何沒有人掟杯潑水,甚至拍枱離場呢?出現這種平和局面,除了人家議會文化深厚,事前溝通做足之外,難道不是代表無論是執政保守黨和在野工黨等,都認同英國要行向中國傾斜的路線?

        中國不是很好,但英國沒有太多選擇。傳統上英國和美國緊密結盟,緊密度比歐盟更甚,所以當年歐盟對攻打伊拉克舉棋未定,英國已響應出兵。美國以「伊拉克擁有大殺力武器」為名而出手,我記得當時西方媒體還說懷疑伊拉克有超級鋼炮,繪影繪聲。結果戰爭過後,一無所獲,半支炮都無,但人死了,首都攻陷了,政府推翻了,卻無人要負責。如果是一個警察入屋殺錯人,恐怕早已要坐監了。

        美國在二○○一年遭受九一一襲擊事件,當時捉不到元兇拉登,把矛頭轉向伊拉克,宣洩了憤怒,美國在戰爭中消耗了大批軍火,在戰後全包了伊拉克重建合約,英國又分到多少?這樣胡亂出兵,又鞏固了何種國際地位?

        二○○八年金融海嘯之後,歐美都同樣困難,但美國就向歐洲銀行大開罰單,幾十億、一百億美元去索取賠償。這是個一面倒的遊戲,並不好玩。

        英國想重新選擇盟友,或者至少把蛋分散一點,不應放在一個籃內,是一個理性行為。美國之外,英國不能轉向歐盟、轉向日本,他們自身難保,在經濟上不可以給英國甚麼。所以中國就成為何伯遜選擇(Hobson'schoice),即是唯一的答案了。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完美的。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