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慈
張慧慈
張慧慈

捱打的小商戶

2015/12/15 10:11:10 網誌分類: 生活
15 Dec
        日前出席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一個晚宴,細閱場刊時才發覺近年出現的部分新品牌,原來也屬於某幾個大集團。過去不少大機構都會將旗下的品牌結集在一起推廣,從而減輕成本和增加市場滲透率。現在一些大企業卻刻意低調處理新品牌或副線品牌,讓市場以為有競爭對手加入。例如消費者不想經常光顧某間連鎖薄餅店,刻意找一間口味和價格定位都不同的新進薄餅店,殊不知無論他幫襯那一間,銀錢還是流入同一個老闆手中。當大家以為市場有多個選擇時,其實「真正的選擇」卻愈來愈少。

        《競爭條例》正式實施後,為市場帶來多大的影響,還有待觀察。只是大集團明知不可合謀定價、瓜分市場、限制產量供應及圍標,日後跟競爭對手的商業合作自然也收斂;與此同時,產品和服務價格在競爭下有機會回落,消費者亦會因此受惠。然而小商戶的競爭力會否因為新法例而得到改善和保障?答案還未肯定。

        大企業於採購上享有財務和折扣優勢,即使售賣同一種貨品,其減價的能力也較小商戶強。競爭法減少大企業的合作,變相促使他們增加競爭,減價在所難免。小商戶面對大戶的割價競爭,加上人工和租金高企,只有捱打的份兒。當大集團以不同品牌進入不同的戰線時,競爭法也幫不到小商戶太多。

        張慧慈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