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心佩服英國人,他們在政治上,可真是玩得出神入化,老謀深算的程度,讓奸詐狡猾的美國人,充其量亦只能屈居做「阿二」,難怪說二流的英國政客只會送到香港做港督!

戀殖者喜愛經包裝的民主

殖民時代,香港最優質的地段都是不知怎樣就批給了英資機構。香港人,包括當年貴為議員、今天已經成為資深大律師的某人,都沒吭過一聲。英國人享盡風騷,臨近回歸前才忽然讓香港有民主,結果,我們陪玩浪費了足足廿年。最難得是有一班戀英的追隨者,偏偏愛死這班飽餐喝醉又打包的英國人及其代言人。說明某些香港人就是喜歡包裝過的自由、粉飾過的民主。

戴耀廷何不去北京播獨?

你看看抬出「言論自由」作擋箭牌的戴耀廷,陰濕與否見仁見智,我只知道他顯得不夠勇猛。老遠跑到台灣省談涉及中央底線的題目,若果不是「身有屎」要龜縮,他應該直飛北京去開講,那才堪稱是他那班支持者心目中的真偶像、真英雄嘛。至於說學術討論,既然那麼學術,又為什麼偏偏不敢比較美國、英國、日本哪個城市更有條件自立成國呢?根據最新公布的2017城市GDP,東京以29,900億美元居首;紐約26,300億美元;洛杉磯18,000億美元;倫敦7,000億美元;香港才3,400億美元。喂,教授,東京紐約是更有條件獨立成國的! (我是以經濟角度考慮作出學術提問和研究,呵呵)

一些泛民港獨派,處處攔路,阻一地兩檢,阻香港發展,無疑令人火冒九丈,然而,話說回來,建制也是不爭氣的。為什麼本屆議會內有足夠的建制派議員當選,竟然還能夠搞出法定人數不足的鬧劇,讓陳淑莊有機會「腰潤」,指建制配合,他們才能成功讓一地兩檢流會。有足夠法定人數的當選議員,卻經常沒有足夠法定人數的議員開會。市民還可以做什麼?可能只有學特首林太,高唱沉默是金。(我記得何君堯叫殺無赦時,她很快就有回應,反而今次有人在台灣省討論港獨,她就很忙,只讓政府發個聲明。)

政治真是需要夠陰濕,否則,陰濕不成變鬥風濕,「無眼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