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內閣制是參考中國古代的內閣制而成的

2019/07/11 10:32:18 網誌分類: 政治
11 Jul

西方內閣制是參考中國古代的內閣制 在我們以往學到的歷史中,內閣制一直是西式民主的代名詞,世界很多國家都是採用這種體制。在我們中學歷史中,或許你注意到一些選讀內容,籠統地介紹我國明代的內閣體制,哎,你沒聽錯,我國的內閣制度。 歷史上我國曾有三朝實行過內閣制度,相信你也就知道這一個。那麼還有哪兩個朝代呢,我就不套路了,那兩個是清朝和民國。清朝初期實行過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後演變為軍機處。民國效法西方實行議會民主制內閣。這兩個時期的內閣都沒有延續下去,一個被君權控制,一個被袁世凱竊取成果,都無功而亡。 但是,明朝的內閣卻是東方內閣的獨特體現,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民族特性和政治生態。 我國的內閣制最早始於明代,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了當時的丞相胡惟庸,並藉此廢除了中國封建政治中傳統的丞相制,以相權分六部。明成祖時開始選派品秩較低的文官當值文淵閣,參與機務,始稱為「內閣」。因此有很多人將明代的內閣與西方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內閣相比較,認為由於內閣的出現,明代是否也是君主立憲制或出現了君主立憲的趨勢?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政治權力的爭奪可分為兩條主線,一條是中央和地方,另一條就是皇權和相權。鬥爭的結果非常明顯,地方權力及相權逐步縮小,中央集權和皇權不斷強化,直至明太祖廢除丞相制,皇權則是達到了空前的強化。朱元璋誅殺了胡惟庸後,廢丞相制,罷中書省,設置「四輔官」,不久又罷。 雖然後來內閣大臣的職權不斷加重,其中內閣首輔更是位高權重權壓群臣,出現了如徐階、高拱及張居正等一批名垂千古的柄國重臣,但是他們仍然無法制約皇權,縱然實現短期的制約,也會遭到強大反撲而最終難逃被清算的結局,如張居正死後被萬曆皇帝抄家。原因在於內閣的權力本身就是依附在皇權之上的,閣臣權力的大小完全取決於皇帝對其的信任程度,要殺要剮都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經過嘉靖、隆慶的發展,萬曆早期應該是內閣權力極盛的時期,張居正改革讓內閣成為政府運轉的中樞,張居正的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明代內閣權力不穩定,雖然有嚴嵩,張居正之顯赫,但他們一是乘皇帝靜攝而代行皇權。 綜觀有明一代,內閣對宦官之干政,雖亦起過一點制衡作用,如成化年間,由於閣臣一再堅持,汪直主持的西廠一度被撤。但總的來說,內閣是越來越受制於司禮。內閣為司禮監扼制,以致明代成了宦官為禍最烈的朝代。 但,這並不能否認曾在這個偉大的國度上,出現了近於現代內閣的典範,辛勤的中華兒女在這片熱土上還至今揮灑熱血,創建不朽的詩篇。 要說古代中國對當代民主制度最大的貢獻,那就是文官制度和科舉制度,科舉選士、擇優錄用,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核心內容,也是西方國家最感興趣,對西方人影響最大的。 1569年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出版的《中國遊記》一書,對中國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備加稱頌。 葡萄牙修士胡安·貢薩雷斯·德萬多薩,於1583年出版《偉大的中國》一書,闢專章介紹了中國科舉制的考試方法和內容。 此書在羅馬出版後,很快譯為多國文字,引起歐洲人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注意。 英國在創建和完善文官制度時,用英文出版的有關中國文官制度的政治書籍達70種之多,其中的《中國札記》、《中國的歷史與現狀》等,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的政治制度 ,對中國的文官制度特別是科舉考試制度,極為推崇,並敦促英國政府效仿。 這個時期英國的駐華使節,也把中國文官制度的概況和考選制度,作為他們向政府匯報的主要內容。 1855至1870年英國文官制度形成時期,著名的刊物如《紳士》、《倫敦》、《霧》等,先後刊載和介紹了中國錄用官員的程序和方法的文章,提倡在英國實行中國式的文官 考試。 正是這種思想和主張,為英國走出庸人充斥政府、任人唯親的人事制度迷宮,提出了一條現實的道路。 美國文官制度的建立,也深受中國科舉考試的影響。 1866年10月,北京同文館館長威·瑪丁在美國波士頓給東方協會等學術團體作過“中國的競爭考試”的報告,向美國介紹了中國的科舉制度。 1867年10月,《北美評論》雜誌撰文稱譽中國的考試取士。 中國的政治制度也反映在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的著作中,他們對中國的文官制度進行了介紹和評述,從而影響了法國大革命。 早在唐代,中國的典章制度已傾倒日本朝野。 明治維新後,日本把中國文官制度中的合理部分與西方文官制度結合起來,廣開才路,刷新吏治,推行考任制,建立起了一支適應現代化需要的精干高效的干部隊伍。 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家認為,中國的科舉制度體現了“機會均等”,因而主張加以引用。 目前,西方人士普遍承認,文官制度起源於中國,就是因為中國的文官制度確曾給西方以強大的影響。 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現在各國的考試制度,差不多都是學英國的。 窮源溯流,英國的考試制度原來是從我們中國學過去的。 科舉制度不用多說,西方學者認為我們的科舉制度是“第五大發明”就足以說明這一制度形式對世界的影響。 另一個影響西方的中國古代製度,就是內閣制,這個制度由明成祖創立的,內閣最初的職責是幫助處理日常公文,為皇帝決策提供參考性意見,後來到了明代中後期,內閣大學士兼任六部 尚書,內閣擁有很大的行政權,內閣首輔大學士,就是很多現代國家首相這個職位的前身。 中國人的治國方法啟蒙時代的西方人學了不少,難能可貴的是西方人並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完善和發展,突破了這些制度原有的局限性,這似乎和當代中國人學習西方 有所不同,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思考。 最後要說明後的是,對於近現代的民主建設中國古人同樣是功不可沒的,儘管民主制度誕生在西方。

回應 (0)
我要發表
user

網誌分類

已關注

最新回應

幪面馬仔
幪面馬仔 2024/02/11

老師

{#iconb_210}

祝您

身體健康

k98m
k98m 2023/12/16

立法局議員任務是為人民服務,而他們不以人民福祉為目的,他們議員目的是金錢,無心為人民,這些議員,下次選舉,人民就是不會選他們,選了他們等於放只老鼠入米缸。

易明
易明 2023/12/15

厚顏無耻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