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仁
陸羽仁
陸羽仁

科技股開市運滯

2022/02/04 08:53:31 網誌分類: 經濟
04 Feb

新春佳節,恭祝大家虎年順境,事事如意。不過,美股年初三就有點運滯,特別是Facebook的母公司Meta Platforms 更跌出個有史以來的最大跌幅,拖累其他的幾隻熱門科技龍頭股新春大出血,單是FAAMGN和特斯拉,昨日就蒸發了接近4000億美元市值!

週四杜指跌518點,收35111點,跌幅1.5%;標普500指數跌2.4%,收4477點;納指跌538.73點,跌幅為3.7%,收報13878點;羅素2000隻中小型股指跌1.9%

科技股踏入2022年便開始腳軟,由15832點一路下滑至127日的13322點,大插2500點才喘定。之後連彈4日,反彈1065點,離200天線(14734點)還有200點,又再大幅回落,走勢有點危。

昨日打殘美股,特別是科技股的元兇是facebook的母公司Meta Platformsfacebook2012年上市,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當中,facebook似乎永遠在增長,正如TD Ameritrade首席市場策略師JJ Kinahan所講的,「Facebook是市場信心的基石之一。它是一隻被超級廣泛持有的股票,也是許多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不過,Facebook在去年盈利相對市場預期,一季不如一季,去年首季每股盈利3.3美元,高過市場預期39.8%,第二季3.61美元,高過預期19.1%;第三季3.22美元,只高過市場預期0.6%,今期公佈的第四季為3.67美元,較市場預期的3.78美元,低了2.9%。營收方面,Facebook第四季營收336.7億美元,略高過市場平均預期的333.6億美元。

大都會資本顧問公司首席執行官Karen Finerman表示,Meta Platforms的財務報告中「有很多令人不喜的地方」,而公司的營收增長預期是其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部分。Meta Platforms正面對問題是年輕人,也是其主要廣告受眾都轉去選擇TikTokGoogleYouTube等娛樂和社區平台,對Facebook的廣告收入自然造成重大影響。事實上,Facebook也不看好其生意前景,Meta在財報中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預計會在 270億和290億美元之間,上限低過市場預期的302億美元,比去年第四季的336億美元,更低了的近14%。當市場見到強如Facebook的科技巨頭,都遇上困難的時候,整體信心就會動搖,尤其是對於一些熱門科技股。股市就是這樣,在市場恐慌之下,不是升過龍,就是跌過龍,Meta居然跌出有史以來最大跌幅,市值一天就蒸發了237億美元。標普500指數科技板塊跌3.1%,以科技股為為主的納指100指數重挫4.2%FAAMGN當中,蘋果最硬淨,跌1.7%,第二差的是收市很公佈業績的亞馬遜,勁插7.8%,當日市值蒸發了近1200億美元,不過,亞馬遜第四季盈利遠超市場預期,股價在延長交易時段大幅反彈14%,全日仍有5.3%的進賬,對今天的市況應該有些支持。Google母公司Alphabet昨日跌3.6%,晶片股更係重災區,Nvidia5.1%AMDIntel跌超過2.2%,費城半導體指數跌4.6%。特斯拉在延長時段回升,全日只跌2美元。重倉熱門科技股的方舟創科基金(ARKK)插5.6%

Karen Finerman認為Meta Platforms的股價跌得「有點過頭了」。而股壇人氣分析師Jim Cramer認為,Meta Platforms業績比較醜樣,但下跌約15%,已經合理,大跌26%,的確有點過份,因為公司有實質盈利,市盈率只是18倍,遠低過標普500指數的現價市盈率25.72倍。他認為Meta Platforms將是可以買的股票,因為賣家最終都會「力盡」,沽壓會枯竭。但他認為目前仍未到撈底的時候,因為目前市場氣氛仍然比較情緒化。他形容市場仍然是「憤努的」、「混亂的」,不理性的,所以沽壓也是不正常的,這種狀況也不會一天之間就會停止,所以不能排除Meta Platforms 仍會再跌。

回應 (2)
我要發表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2/02/04 15:01:54 回覆

發舊! {#iconb_626}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2022/02/04 10:26:11 回覆

{#iconb_62}

user

最新回應

soho*
soho* 2023/07/21

20/7/2023 外交部:反對日方排海計劃有理有據
<匯港通訊> 因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中國強化限制日本食品進口,日本政府表示食品的安全性有科學保障,計劃向中方呼籲要求盡快取消進口限制。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時表示,中國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必須對人民的健康和海洋環境負責,反對日方的排海計劃有理有據,採取有關措施有理有據。

對於日本政府利用北約峰會、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東加勒比漁業部長會議等場合,為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辯解,並釋放不會推遲今夏啟動排海的訊號。

毛寧強調,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就沒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應該排海。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國際社會和國內民眾的合理關切,停止強推排海計劃,以真誠態度同鄰國充分協商,切實以負責任方式處置核污染水,並接受國際監督。(WL)

soho*
soho* 2023/06/10

有美國撐腰的日本官員卑鄙無恥下流賤格自私, 將核災難輸出全球, 害人精將會受到詛咒

https://youtu.be/zBNGawiSC1o

soho*
soho* 2023/06/10

日本執意傾倒核水

日本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的方案進一步推進,最快7月傾倒入海,在國際間引起極大關注。

日本政府一再強調計劃安全,惟說法無可否認極具爭議性,多國都強烈質疑,在安全疑慮完全釋除前,日方堅持推動計劃無疑非常自私。

本港作為日本農產品最重要市場之一,在此敏感時期,港府作出了周詳果斷的應對,加強日本食品檢測同時,亦已預備好禁制高風險水產,保障食品安全。

若信核廢水安全 日本何不自用?

日本政府在國內外強烈反對聲下,繼續核污水傾倒設施的工程,排放隧道基本竣工,東京電力公司本周開始在隧道注水,按照日方說法,現在距離正式排放只差最後一步,只待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料廢水最快今年7月排放落海。

事態發展引起區內國家強烈反應,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發言人指,將核污水向海洋一排了之不負責任,按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規定,日方有義務與可能受影響的國家充分協商;馬來西亞、南韓、俄羅斯以及多個太平洋島國也表達憂慮。

日方一再強調倒核廢水入海安全,但按日媒報道,東電5月份在核電站附近海域作檢測,發現有海魚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日本民眾也強烈反對排放計劃。

環境局長謝展寰曾向日本當局和日本駐港領事表達極度關注,直指日方若對核廢水安全有信心,應在本國尋求作灌溉等用途。

如今日本選擇將廢水排入海,而非注入當地的湖泊、河川,顯然也明白箇中風險,核廢水一旦進入自然環境,後患無窮,而且覆水難收。日方忽視這些合理疑慮,在國際社會未有共識下一意孤行推進計劃,做法非常自私。

香港雖然只有700多萬人口,卻是日本漁農業第二大出口市場,去年出口香港的農林水產品總值2,086億日圓(約117億港元),僅次於中國的2,783億日圓(約156億港元)。

隨著日本排放核廢水計劃推進,料愈來愈多國家或地區作出類似入口限制警告,日本將要承受自私行動的後果。

(轉貼9/6/2023經濟日報)

{#iconb_227}

大戶終結者 ( 等人齊 )

現在係頭條網註冊會去咗下載星島頭條 app。